首页
健康资讯
医生资讯
健康问答
医院查找
疾病百科
天气
健康
网站导航
绿豆陈皮糖水的作用
更新时间:2022-04-02 15:10:06

  绿豆是一种消暑排毒的食物,绿豆能够跟稻米一块做粥吃,还可以独立煮绿豆水喝,夏季吃绿豆能够防止中暑,绿豆归属于性凉不宜常常吃,绿豆一定要煮熟了再吃,茯苓便是橘子的皮,具备药力,对身体的益处有很多,绿豆陈皮糖水的用途有哪些?接下去我们看来一下吧。

  一.原材料

  绿豆80克、茯苓1块、老红糖适当。

  二.作法

  1. 将绿豆用冷水侵泡1个钟头。

  2. 茯苓清洗备用。

  3. 扔掉侵泡绿豆的水并清洗一遍。

  4. 把绿豆和茯苓放进石锅里,添加一定量的冷水,灶火煮20分钟,歇火,不必掀盖。

  5. 过30分钟,再度开枪,下老红糖或老冰糖,灶火煮20分钟,歇火就可以。

  这一非常合适夏季服用的健康保健红豆糖水,绿豆有清热去火、解暑、有利排尿、去痘的功效,并且还非常添加了茯苓一起熬料茯苓有行气健脾胃,化湿止咳化痰的作用,还为红豆糖水增加口味。

  三.陈皮的功效

  1、用以胸腹胀痛等症。橘子皮辛散通温,味道芬芳,善于行气,可入脾肺,故即能行散肺气虚壅遏

  ,又能理气宽中,用以肺气虚拥滞、胸隔痞满及肠胃气滞血瘀、脘腹胀满等症。常与甘松、枳壳等搭配运用。

  2、用以湿阻中焦、脘腹痞胀、大便糖稀泄泻,及其咳嗽痰多等症。橘子皮苦温化湿而能健脾胃理气,故常见于湿阻中焦、脘腹胀闷、大便糖稀苔腻等症,可搭配苍朮、姜厚朴同用。又擅于化湿止咳化痰,为治湿痰壅肺、咳嗽痰多的常见要药,每与半夏、薏苡仁同用。

  3、用以脾虚饮食搭配降低、消化不良,及其恶心干呕等症。本产品化湿而能健脾养胃,适用脾胃虚寒、饮食搭配降低、消化不良、排便泄泻等症,常与山参、白朮、薏苡仁等相互配合运用。以其即能健脾胃,又能行气,故通常作为补气药之佐使,可让补而不滞,有避免 壅遏作胀功效。除此之外,橘子皮又能与立,可治胃失和降、恶心干呕,若胃寒呕吐,可与姜片同用;胃热呕吐,又可搭配竹茹、黄芩等药合用。

  四.陈皮的作用

  具行气降逆、调变健脾开胃、化湿止咳化痰之功。主冶肠胃气滞血瘀湿阻、胸隔满闷、脘腹胀痛、食欲饮食搭配、呕吐秽逆、二便不好、肺气虚阻碍、咳嗽有痰,亦治乳痈初起。经很多年科学研究,已经知茯苓具备很多药用价值。

  1、对消化道的功效:茯苓所含挥发油,对消化道有柔和的刺激效果,可推动消化酶的代谢,清除肠道里面积有气,显示信息了芬芳健胃消食和祛风温阳化的效应。

  2、对内分泌系统的功效:茯苓煎剂、醇提物等能激动心脏,但使用量过大时反倒出現抑止。此外,它还可使血管造成轻微的收拢,快速上升血压。茯苓中的阿拉伯胶对高脂肪饮食搭配造成的动脉硬化也是有一定的防止功效。

  3、对呼吸道的功效:茯苓所含挥发油有刺激处于被动化痰功效,使痰液易咯出。茯苓煎剂对支气管炎有很弱的扩大功效。其醇提物的止喘效价较高。

  4、对泌尿泌尿系统的功效:茯苓煎剂可让肾血管收缩,使排尿降低。

  5、抗感染功效:茯苓煎剂与维他命C、维生素B12并且用,能提高消炎功效。

  茯苓煎剂副作用很小,小动物数次实验均末见急性中毒。气虚证、肾阴虚燥咳、呕血证及舌赤少津、内有实热者慎服。

  五.常见问题

  茯苓偏于温燥,有干咳无痰、口干口渴等病症的阴虚体质者不适合多食。除此之外,鲜橘子皮不具有茯苓那般的药用价值作用,此外,由于鲜橘子皮表层有化肥和防腐剂环境污染,这种有机化学中药制剂不利于身体健康,因而,不能用鲜橘子皮来替代茯苓。

标签: 绿豆 陈皮 糖水 作用
  • 教育
  • 美食
  • 健康
  • 数码
  • 家居
  • 娱乐
  • 生活
  • 时尚
  • 旅游
  • 社会
  • 情感
  • 汽车
  • 健身
  • 育儿
  • 科技
  • 游戏
  • 自然
  • 历史
  • 文化
  • 国际
  • 宠物
  • 财经
  • 星座
  • 体育
  • 风水
  • 佛学
  • 军事
  • 生产
  • 房产
  • 手工
  • 技术
  • 摄影
  • 机械
  • 科学
  • 绘画
  • 音乐
  • 其他
  • 养生
健康导航
疾病
医生
中医
男性
孕育
资讯
美容
减肥
医院
女性
老人
饮食
症状
检查
问答
体检
急救
护理
健康
温馨提示
进入夏季是中暑、热中风、肩周炎、水中毒、肠炎等疾病的高发季节,同时也是腹泻、消化不良的高发季节,广大网民要高度重视做好这些疾病的预防,网民如出现低血压、休克、心律失常、腹痛、腹泻、恶心、呕吐、发热及全身不适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Copyright © 2000-2017 jiankang4.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电话: 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