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运彬:胎龄越小的早产儿 遭受的痛苦越深_健康室育儿专题
健康室首页健康问答
我的健康室收藏本页
白癜风 阳痿 早泄 血管瘤 牛皮癣 肿瘤科 前列腺炎 糖尿病 血管损伤 癫痫 男性不育 手足口病 子宫肌瘤 股骨头坏死 高血压 全部>>
提问

陈运彬:胎龄越小的早产儿 遭受的痛苦越深

  来源:育儿专题  编辑:健康室网

随着围产技术的提高,越来越多胎龄小、出生体重低的早产儿被救活,被媒体一次次冠以“成功挑战生存极限”、“创造奇迹”之名。但是,“奇迹”过后,这些早产儿存活后的生存质量是怎样的,却没有人再去追问……近日,

随着围产技术的提高,越来越多胎龄小、出生体重低的早产儿被救活,被媒体一次次冠以“成功挑战生存极限”、“创造奇迹”之名。但是,“奇迹”过后,这些早产儿存活后的生存质量是怎样的,却没有人再去追问……近日,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联合举办的“第三届早产儿热点问题研讨会暨新生儿营养学习班”上,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副院长陈运彬接受家庭医生在线提问时表示,如今中外都面临着一个严峻的问题:早产儿存活率大大提高,但残疾率并没有降低,这些孩子的生存质量令人担忧。

陈运彬:胎龄越小的早产儿 遭受的痛苦越深1

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副院长 陈运彬

生存极限新生儿不到2成完全正常

“胎龄越小,需要受到的重症监护时间越长,遭受的痛苦也就越深,”陈运彬副院长沉重地说,“一方面是现在早产儿的存活率上升,比如广东省,出生体重低于1000g的超低出生体重儿的抢救成功率高达80%,但另一方面,致残率也在跟着上升。”

陈运彬副院长介绍,英国和爱尔兰曾经对胎龄小于26周的早产儿,进行长达11年的追踪调查,结果发现这些孩子大部分都在听力、视觉、脑神经发育、行为心理等方面,出现不同程度的伤残,仅有不到20%的孩子被评估为完全没事。

这样的数据不禁让人反思:一味救治生存极限新生儿,是否有意义?

建立健全的追踪随访机制有效提高早产儿生存质量

然而,现在某些医院为了出名或基于某些的原因,不顾一切地救治出生胎龄小、超极低体重的新生儿,使新生儿生存极限下限一再延伸,但是,这类早生儿存活后往往伴随着各种严重的并发症和后遗症,给家属带来极大的痛苦,也给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对此,陈运彬副院长提出,不要片面追求早产儿的抢救成功率,而是要做好以下三方面:

1.提高围产技术,加强监测,从源头控制早产。

2.确定大脑有无损伤。“尽早确定有没有脑损伤是一个很关键的问题,”陈运彬副院长解释,“其实脑瘫是最大、最麻烦的后遗症,而现在早期、有效监测大脑是否有损伤的方法极少或没有大范围应用(如振幅整合脑电图aEEG持续监测脑电波),如果能普遍使用,可以由有经验的NICU医生和脑电图室医生早期判断有无脑损伤,国外的经验是aEEG在出生后6小时内确诊脑病,其阳性预测率为86%,阴性预测率为96%。”

3.建立健全的追踪随访机制。陈运彬副院长指出,在追踪随访这一块,国内跟国外相差得非常远。在国外,会有特定的医护人员,定期把这些早产儿聚集起来,做心理、护理、行为、营养、发育等方面的评估,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干预。“在国内只有个别医院、个别医生在开展,参与随访的医生多缺乏对早产儿全面评估的技术手段或水平有限,而且普遍来说都没怎么真正开展规范的随访工作,长期的随访就更少了。”陈运彬副院长说,很多时候,只能靠家长自觉带孩子来复诊。这样导致了一个严重的后果:当发现孩子有“异常”的时候,往往情况已经无法逆转。

陈运彬副院长告诉家庭医生在线,希望能通过做好这三方面,减低早产儿的患病率和致残率,尽量提高他们的生存质量。

专家资料:陈运彬,儿科主任、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任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副院长,兼任中华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常务委员、广东省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儿科医师分会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儿科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医学会儿科分会常委兼学组组长、广东省营养学会常务理事兼妇幼营养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新生儿ICU质量控制中心专家组组长、广州市医学会新生儿分会副主任委员。主要研究方向为NICU治疗和护理实用技术开发、新生儿免疫功能、新生儿营养等。

家庭医生在线专稿,转载请注明家庭医生在线;媒体合作请联系:020-37617238

广告合作 网站简介 换链接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健康XML 健康TXT 给健康室提意见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Copyright © 2000-2017 jiankang4.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健康室 版权所有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经营许可证编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