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健康资讯
医生资讯
健康问答
医院查找
疾病百科
天气
健康
网站导航
护理,腓肠神经血管绊逆行岛状皮瓣修复足跟部皮肤缺损的护理
更新时间:2011-03-16 22:22:58

足跟部皮肤厚韧,富有弹性,一旦皮肤缺损,修复困难。传统的游离皮瓣移 植及小腿内、外侧逆行岛状皮瓣移植修复,尚存在着损伤小腿主要血管等缺点。我科1997~1998年采用腓肠神经血管绊为蒂的逆行岛状皮瓣修复足跟部皮肤缺损10例,效果满意。报道 如下。

1临床资料

一般资料:10例中男9例,女1例,年龄13~58岁。均为外伤所致跟骨骨折,跟部皮肤坏死, 病程2个月至2年。临床表现为跟骨外露,慢性骨髓炎,溃疡面积8 cm×6 cm~15 cm×12 cm。经腓肠神经血管绊的逆行岛状皮瓣转移手术后皮瓣血运良好,9例成活,1例皮瓣边缘1 cm×0.5 cm坏死,换药15 d后伤口愈合。

手术方法:常规清创,除去坏死组织和死骨,溃疡边缘切至正常组织。以外踝上5 cm处为旋 转点,以腓肠神经的体表投影为纵轴,按皮肤缺损选择1.5~2 cm蒂长,设计皮瓣比实际缺 损面积的边缘应>0.5 cm。切开肌膜表面将皮瓣游离,连皮蒂转移至受损区缝合, 防止蒂部受压。术后随访6~12个月,皮瓣外形、质地均佳。

2护理

2.1术前护理

本组病例均有感染,术前按常规控制感染,手术区创面用抗生素换药;贫血者给予高蛋 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静滴白蛋白、复方氨基酸等,增加营养,增强体质。糖尿病病 人控制血糖在5.6~11.2 mmol/L、尿糖(+~++);高血压病人血压控制在21.3/12.0 kPa左右。

2.2术后护理

术后病人取侧卧或俯卧位,防止皮瓣受压,患肢抬高15 cm,有利静脉回流。严密观察病情 变化,每4 h测T、P、R及BP 1次。保持室温25~30℃,湿度50%~60%,患肢保暖,皮 瓣 局部用60~100 W红外线灯持续照射,灯与皮瓣距离为30~50 cm,使皮瓣血管扩张,改善组 织血供,注意防止烫伤。全身应用抗生素,并用低分子右旋糖酐注射液500 ml、5%葡萄糖注 射液500 ml加654-2 10 mg静滴,2~3次/d,持续3~5 d。

术后因皮瓣失去交感神经支配,故呈潮红色,又因静脉逆行回流,所以早期皮瓣稍肿胀属 正常现象。本组2例皮瓣苍白或紫绀,其原因为蒂部的敷料或石膏压迫所致,立即解除压 迫;患肢肿胀压迫蒂部,迅速拆除蒂部缝线2~4针,改善皮瓣的血运。

2.3康复护理

皮瓣移植成活,伤口完全愈合3周后,应开始进行康复护理。按摩周缘瘢痕,4~6次/d,或 加 用瘢痕软化药物(喜疗妥乳剂),以使足跟部负重后不致引起瘢痕溃破、疼痛。由于皮瓣转移 后浅感觉差,但深感觉良好。因此,病人在早期可部分负重,以后逐渐增加负重量,直至完 全负重。同时告知病人逐步加强踝关节功能活动,使各关节尽早达到正常活动范围。

3讨论

腓肠神经血管绊的逆行岛状皮瓣的解剖学基础是根据Masquelet[1]对小腿皮神经 的解剖学研究中证实“任何1根皮神经均有1根皮动脉轴相伴行”,在深筋膜上,皮神经伴行 血管在营养神经的同时,还发出许多皮支供应其表面相应区域的皮肤。由于这些伴行血管口 径细小,走行无规律,有时尚呈丛状分布,环绕神经走行。因此,无法将其与神经分离,单 独作为岛状皮瓣的供养血管,只有将其连同伴行的皮神经一起游离作为岛状皮瓣的蒂,再依 靠其发出的皮支供应岛状皮瓣,形成神经血管蒂岛状皮瓣。

腓肠神经血管绊的逆行岛状皮瓣血管恒定,供血可靠,回流充分,解剖表浅,手术简单,不 需吻合血管,不损伤小腿主要血管;供区面积大,隐蔽;蒂长,可修复足跟、足背皮肤缺损 区;尚可形成岛状筋膜瓣充填死腔或覆盖创面;修复后外观良好,可恢复保护性感觉,耐磨 。因此,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生活护理
  • 身体护理
  • 临床护理
  • 慢病护理
  • 急救护理
  • 婴儿护理
  • 日常护理
  • 女性护理
  • 老人护理
  • 皮肤护理
  • 眼部护理
  • 乳房护理
  • 口腔护理
  • 手部护理
  • 私处护理
  • 内科护理
  • 儿科护理
  • 肿瘤科护理
  • 外科护理
  • 男科护理
  • 妇产科护理
  • 肝病
  • 胃肠
  • 心血管
  • 呼吸
  • 秘尿
  • 血液科
  • 内分泌科
  • 神经科
  • 风湿免疫科
  • 手术科
  • 术后护理
健康导航
疾病
医生
中医
男性
孕育
资讯
美容
减肥
医院
女性
老人
饮食
症状
检查
问答
体检
急救
护理
健康
温馨提示
进入夏季是中暑、热中风、肩周炎、水中毒、肠炎等疾病的高发季节,同时也是腹泻、消化不良的高发季节,广大网民要高度重视做好这些疾病的预防,网民如出现低血压、休克、心律失常、腹痛、腹泻、恶心、呕吐、发热及全身不适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Copyright © 2000-2017 jiankang4.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电话: 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