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健康资讯
医生资讯
健康问答
医院查找
疾病百科
天气
健康
网站导航
浅谈血压升高
更新时间:2022-08-12 12:09:21

  最近,见不少年轻患者都在问刚发现血压升高应该怎么办,现一起回答如下,以供参考:

  血压人人都有,没有血压生命也就不存在了。只是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人们发现血压长期高于某一水平,对心、脑、肾等器官不利,容易发生中风、心、肾功能衰竭等症状,而且随着大规模临床试验的结果提示控制血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明显减少中风、心衰、肾衰的发生,由此,降压才日益显示其重要性。几十年前,血压超过160/90mmHg才需要服药,而现在的标准超过140/90mmHg就是高血压,甚至还发现越接近110/70mmHg心脑肾的危害性越小。同时,应该知道的是,每个人每天的血压都是波动的,一般来说,上午8-9点、下午5-6点有两个血压高峰,而且,正常人在紧张、休息不佳、运动、气候波动剧烈、颈椎病发作等情况下,血压也会短时间超过正常值。所以,偶偶血压升高很常见、真的不用过度紧张。

  那么,怎样才算高血压病呢?

  医学上要判断一个人是不是真正患了高血压病,必须要在不同时间段、不同地点(即不同环境下)、不同仪器(即不是同一个测量仪器,尽量避免误差)下超过三次血压高于140/90mmHg才可以考虑本病。当然,这些主要是对年轻人而言,对于有些平时不体检的老人,直到出现了心衰、肾衰或中风等才来就诊,则在门诊时就可直接诊断为高血压病(并伴有器官损坏,即高血压病三期了)

  据调查,血压升高有八十多种原因,与遗传、年龄、种族、性格、性别、环境、饮食、职业、气候、情绪、睡眠等等都有关系。

  所以,有好多年轻人一发现血压升高就追问原因,其实,在排除了测量误差因素、排除10%--20%继发性高血压后,所谓原发性高血压,其实就是由以上多种因素造成的,说穿了也就是不明原因的,是一个综合症,因为它并不是哪一个特殊原因所造成的,像遗传、年龄、种族等因素也是你无法改变的,因此,如果发现自己血压有所升高,在努力改正了某些可以改正的因素如:紧张、睡眠不佳、酗酒、高盐饮食、活动减少、肥胖等因素后,如果血压还是超过140/90mmHg后,就只能用药物来控制血压了。

  也并不是说一旦发现血压升高就应立即服药了。

  首先,在刚刚发现血压升高后,你就应该努力控制以上那些可以改变的因素,如低盐饮食、增加活动、控制血脂、血糖,禁烟限酒等等,如此1-3个月后,血压仍高的话,就应该到医院进行检查以排除10-20%由内分泌、肾脏等原因引起的继发性高血压。即使明确是原发性高血压后,也不用过分紧张。实验证明,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正常后,其寿命与正常人是一样的。初起时,如果没有合并高血脂、高血糖、高尿酸等情况,或者头晕症状不明显,你完全可以再观察多月,或等天气逐渐变冷时开始服用降压药,亦可在头晕症状明显时,服用一些中成药如天麻丸、松岭血脉康或开些平肝潜阳、调补肝肾、镇肝熄风的中药汤剂服用以减轻症状。记住:一旦开始服用西药降压药,建议终身服药!

  当然,在血压升高早期,可以服用上述所说的中药汤剂或成药以减轻症状。

  其实,现实生活中,也有不少人平时就喜好用些白菊花、枸杞子、决明子、天麻、麦冬等泡茶饮用以作保健,或在高血压病治疗期间配合服用,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配合降压或减轻症状,另外可以充分发挥中药全身调理、改善内环境、保护器官的作用。但要把血压指标降下来,而且终身控制,还是西药方便些,也不容易忘记。更重要的是每个国家目前都有血压控制指南,规定在哪个时期必须用那个药,不用是不道德的,因为这些都是经过几万、几十万个病例总结出来的。其实,有不少中成药降压效果也很好,说不定长期服用更能起到保护心、脑、肾的作用,但由于缺少大规模临床实验数据,只能在临床上配合使用,这不能不说是个遗憾,也有待国内大企业在这方面加大研究,真正发挥中医中药的优势。

  在还没正规服用降压药前,还应该适时监测血压变化情况。

  如果血压长期不降,或波动较大,或症状明显时以及伴有其它症状时,应该及时到医院专科检查,以免耽搁病情。要知道,临床出现头晕的原因很多,如颈椎病、脑供血不足、贫血、过度疲劳、脑部肿瘤、心律失常,包括低血压等等,而血压高的患者也不一定就有头晕等症状,50岁以上的患者更应提高警惕,及时就诊以明确诊断,及早治疗。

标签: 血压 升高
  • 教育
  • 美食
  • 健康
  • 数码
  • 家居
  • 娱乐
  • 生活
  • 时尚
  • 旅游
  • 社会
  • 情感
  • 汽车
  • 健身
  • 育儿
  • 科技
  • 游戏
  • 自然
  • 历史
  • 文化
  • 国际
  • 宠物
  • 财经
  • 星座
  • 体育
  • 风水
  • 佛学
  • 军事
  • 生产
  • 房产
  • 手工
  • 技术
  • 摄影
  • 机械
  • 科学
  • 绘画
  • 音乐
  • 其他
  • 养生
健康导航
疾病
医生
中医
男性
孕育
资讯
美容
减肥
医院
女性
老人
饮食
症状
检查
问答
体检
急救
护理
健康
温馨提示
进入夏季是中暑、热中风、肩周炎、水中毒、肠炎等疾病的高发季节,同时也是腹泻、消化不良的高发季节,广大网民要高度重视做好这些疾病的预防,网民如出现低血压、休克、心律失常、腹痛、腹泻、恶心、呕吐、发热及全身不适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Copyright © 2000-2017 jiankang4.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电话: 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