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健康资讯
医生资讯
健康问答
医院查找
疾病百科
天气
健康
网站导航
体检资讯:照X光你有防护吗
更新时间:2010-12-29 10:16:42

牛津大学和英国癌症研究中心的科学家在对15个国家的统计数据进行分析后发现,医院常用X射线扫描可能是导致一部分人罹患癌症的原因。英国每年诊断出的癌症病例中有0.6%是由X射线检查所致。日本每年新增癌症病例中有3.2%是X射线和CT这两种检查造成的。X射线具有一定的伤害性,射线照得越多,人体致癌的危险性就越大。

我国卫生部于2002年颁发的《放射工作卫生防护管理办法》明确要求:医务人员对患者和受检者进行诊断、治疗时,应严格控制受照剂量,对邻近照射的敏感器官和组织应当进行屏蔽防护。尤其是对孕妇和幼儿进行医疗照射时,应当事先告知对健康的影响。而从今年上半年开始,我市各大医院也开始按照有关规定购入了铅衣铅帽等防护服装,对接受放射检查的患者进行防护。那么目前,到底有多少医院在这样执行,有多少检查者在照X光时有穿防护设备呢?为此,记者进行了专访。

认识不到位

“很多病人家属对放射性检查的危害性认识不足,不听从医生的劝告,一定要进入检查室里面等。”市二医影像科主任黄崇权告诉记者。他介绍,不少病人家属缺乏基本的常识,喜欢进入检查室陪着病人,这是完全没有必要的,而且是极其错误的做法。市二医目前购制了两套特制的防护设备——铅制的衣服,但不可能给每个病人家属都穿上铅衣。他们会建议进入检查室的病人家属穿上铅衣;尤其是急诊病人家属,需要在旁边陪护,医生一般都会要求他们穿上铅衣。然而,由于铅衣比较厚重,一件铅衣达15~20公斤重,且目前没有办法做到一穿一消毒,不光很多病人家属拒绝穿,就连接受射线检查的病人也不愿意穿。

附一医放射科主任吴恩福介绍,X线诊断检查包括拍X光、胸透、CT、CR、DR片等检查。一般情况下,一台X光机器都配有一套铅制的帽子、围脖、围裙,应该保护非检查部位的性腺、甲状腺、乳腺等器官。特别是儿童、怀孕妇女,以及22岁以下的年轻人,在接受射线检查时一定要做好防护措施。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大部分的检查者不知道接受射线检查时,非检查部位应该得到防护这一常识。

防护有漏洞

附二医体检中心主任陈雪鹏指出,一般情况下,放射科的医生是在有安全保障的被铅玻璃隔开的房间里操作仪器,但在做DAC介入治疗时,医生和病人同在一个检查室,医生自己都会穿上防护设备。但病人却没有办法做到全面防护。因为病人有时候要进行360度旋转,整个人都要暴露在射线下。还有在拍胸片时,查体者应在下腹部围上围裙保护性腺。而照射胃肠部时,就无法防护了。

另外,检查人数多也是医院不能很好地推广穿防护设备的主要原因。现在很多体检一般都是以单位、学校集中进行,人数多,一个人穿一套防护设备接受检查,要费时10~20分钟,根本来不及一个一个穿戴防护设备后再检查。如附二医体检中心的放射科,一天要检查100个人。如果按此计算,一天只能检查 20个,远远不能满足患者的需要。按照规定,一个放射科医生一天只能检查十几个患者,但现在看来根本不可能,一天下来就有上百人。

链接

做X线检查的注意事项

1.普通体检进行的X射线照射,成年人每年不超过一次。中老年人的防癌检查,每年最好也应控制在一次以内。

2.青少年照X射线可能影响生长发育,如果直接照射下腹部和性腺容易造成成年后不孕不育,小儿骨髓受照射后患白血病的危险性要比成人大,因此青少年体检时不需把X检查列为常规检查。

3.女性孕期X线照射可能引起胎儿畸形、新生儿智力低下、造血系统和神经系统缺陷,因此孕期尽量不要做X射线检查,因检查疾病原因而必需要做的,整个孕期最好不要超过两次。

4.如治疗诊断要求必须做X射线检查,应穿戴铅保护用品。应对非受照部位,特别是性腺、甲状腺等对X射线反应敏感的部位进行防护,穿戴防护设备,在接受检查时可主动向医生提出。

5.X射线机处于工作状态时,放射室门上的警告指示灯会亮,此时候诊者,一律在防护门外等候,不要在检查室内等候拍片。患者没有特别需要陪护的情况下,家属不要进入检查室内陪同,以减少不必要的辐射。

  • 健康体检
  • 人群体检
  • 分类体检
  • 体检常识
  • 健康自测
  • 疾病体检
  • 体检专题
  • 体检动态
  • 老人体检
  • 儿童体检
  • 亚健康体检
  • 入职体检
  • 出国旅游体检
  • 婚前体检
  • 特殊套餐
健康导航
疾病
医生
中医
男性
孕育
资讯
美容
减肥
医院
女性
老人
饮食
症状
检查
问答
体检
急救
护理
健康
温馨提示
进入夏季是中暑、热中风、肩周炎、水中毒、肠炎等疾病的高发季节,同时也是腹泻、消化不良的高发季节,广大网民要高度重视做好这些疾病的预防,网民如出现低血压、休克、心律失常、腹痛、腹泻、恶心、呕吐、发热及全身不适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Copyright © 2000-2017 jiankang4.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电话: 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