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新生儿颅内出血的预防措施_健康室育儿专题
健康室首页健康问答
我的健康室收藏本页
白癜风 阳痿 早泄 血管瘤 牛皮癣 肿瘤科 前列腺炎 糖尿病 血管损伤 癫痫 男性不育 手足口病 子宫肌瘤 股骨头坏死 高血压 全部>>
提问

解读新生儿颅内出血的预防措施

  来源:育儿专题  编辑:健康室网

新生儿颅内出血(intracranial hemorrhage of the newborn)是常见的一种脑损伤,系由产伤与和缺氧引起,预后较差。所以很多朋友都不想自己的孩子患上这样的病,而对于这个病

新生儿颅内出血(intracranial hemorrhage of the newborn)是常见的一种脑损伤,系由产伤与和缺氧引起,预后较差。所以很多朋友都不想自己的孩子患上这样的病,而对于这个病来说并不是没办法预防的,在这里就给大家说一下怎样去预防新生儿颅内出血,要预防这个病要注意的一些事项,希望这个对广大的妈妈们都有用,让你们的孩子都健健康康。

新生儿颅内出血是新生儿围生期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一个重要的致残因素。缺氧型出血是因缺氧造成毛细血管渗透性增加使血液渗出,此型可发生在出生前、出生时和出生后。而损伤型则都发生在出生时,当然在缺氧的基础上更易出现损伤。不可忽视的是剖宫产儿亦可发生颅内出血,且多为缺氧型。

损伤型颅内出血见于臀位牵引,臀位助产和产钳,胎头负压吸引的颅内出血略少于产钳分娩。损伤型颅内出血都是体重偏大儿,且随体重的增加发生率增高,难产者发生损伤的机率明显大于自然分娩者。而体重越小发生缺氧型机率越多,而体重越大则损伤型越多。故防宫内生长迟缓及早产,防出生巨大儿,以及防胎位不正,头盆不称等,均是防新生儿颅内出血的关键,这就要求做好围生期保健。

轻型颅内出血儿几乎全都存活,后遗症较少,发生率0~10%;中型死亡率5~15%,后遗症发生率15~25%;重型则死亡率高达50~65%,几乎都有后遗症。颅内出血的常见后遗症有脑积水、脑穿通性囊变、留有智力落后、运动障碍、癫痫等,多为重残儿。故预防新生儿颅内出血应是防残工作的重点之一。

对胎儿宫内窒息,新生儿窒息及颅内出血等脑部损害性疾病,目前国内外除遵循既往的积极治疗外,还可采用高压氧舱治疗。我国已有优质婴儿舱投产和临床应用,疗效较为可靠,且越早得到进舱治疗,对脑缺氧缺血改善越早,疗效越好,后遗症越少,为防残提供了一个新的途径,应推广应用。

出生前应防止早产及避免窒息。

1、做好孕妇保健工作,避免早产,提高产科技术,减少新生儿窒息和产伤,对有出血性疾病的孕妇及时给予治疗, 孕妇须绝对卧床以减少子宫收缩,并可用拟β-肾上腺素能类药物如羟苄麻黄碱(Ritodrine)以推迟分娩。

2、提高医护质量,避免各种可能导致医源性颅内出血的因素发生,产程中对胎儿进行监护,如见宫内缺氧及出生时窒息,均及时抢救,分娩时尽量避免产伤,必要时作剖宫产。

3、对可能早产的孕妇,宜在分娩前3天内应用地塞米松以促进肺成熟及减少呼吸窒息综合征的危险,预防出血倾向,可于分娩前10小时缓慢静注苯巴50mg,并在产前4~15小时顿服维生素K15~30mg。

4、目前并未证明孕妇或新生儿预防性给予引朵美辛,止血敏,VitE等药可预防生发基质—脑室内出血发生,对<1500g的未成熟儿生后6小时内可用苯巴比妥降低脑代谢率,清除自由基,减少脑血流量,抑制血压急剧上升。

对于母乳喂养者应指导乳母多吃绿叶蔬苯及新鲜水果,对经常腹泻服抗生素者应给维生素K50~100μg/天,或每月注射维生素K1mg,患阻塞性黄疸或婴儿肝炎者,应给维持素K1缺乏所致的颅内出血。

首先要诊断明确,轻型颅内出血几乎全部存活,后遗症0~10%;中型死亡率5%~15%,后遗症15%~25%;重型死亡率达50%~65%,后遗症65%~100%,常见的后遗症有脑积水,脑穿通性囊变,运动和智力障碍,四肢瘫痪,癫痫,肌张力低下等。

广告合作 网站简介 换链接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健康XML 健康TXT 给健康室提意见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Copyright © 2000-2017 jiankang4.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健康室 版权所有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经营许可证编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