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健康资讯
医生资讯
健康问答
医院查找
疾病百科
天气
健康
网站导航
便常规检查项目及其临床意义
更新时间:2013-06-18 19:47:19

之所以要做便常规检查其目的主要有三点:①是通过便常规可以了解消化道有无炎症、出血、寄生虫感染、恶性肿瘤等情况;②根据粪便的性状、组成,间接地判断胃肠、胰腺、肝胆系统的功能状况;③了解肠道菌群分布是否合理,检查粪便中有无致病菌以协助诊断肠道传染病。

便常规检查的具体项目如下:

(1)、便常规检查之颜色和性状:

正常成人在便常规检查中,其粪便为黄褐色成形便,质软;婴儿粪便呈黄色或金黄色糊状。病理情况下,粪便的外观可呈现不同的改变。患者在解大便时,应该顺便观察一下粪便的颜色及性状,可根据下面的介绍对自己消化道和粪便的问题做个初步判断。

1.稀糊状或稀汁、稀水样便,多见于各种感染性或非感染性腹泻、肠炎。

2.黄绿色稀水样便,并含有膜状物时可能为伪膜性肠炎。

3.米泔样粪便(白色淘米水样),内含粘液片块,常见于霍乱及副霍乱,此为烈性传染病,须及早隔离治疗。

4.当粪便内含有肉眼可见的较多的粘液时,多为小肠炎症及直肠炎症。

5.粪便中含有肉眼可见的浓血时称为浓血便,常见于痢疾、溃疡性结肠炎、结肠或直肠癌、局限性肠炎等。

6.鲜血便常见于痔疮或肛门裂所出的鲜血,多附着于秘结粪便的表面。

7.黑色粪便也称柏油便,形如柏油,质软并富有光泽,多为各种原因所致的上消化道出血,其潜血试验为阳性;而服用药物所致的黑色便无光泽且潜血试验为阴性。

8.冻状便,形如胶冻,表面似有一层膜,常见于肠易激综合征腹部绞痛后排出的粪便,也可见于慢性细菌性痢疾病人排出的粪便。

9.钡餐造影术后粪便可暂时呈黄白色。新生儿粪便中排出黄白色乳凝块提示消化不良。

10.细条状或扁条状便表明直肠狭窄,多见于直肠癌。

11.干结便多呈硬球状或羊粪样,见于便秘者或老年排便无力者。

(2)、便常规检查之寄生虫体

参考值:正常人粪便中应无寄生虫卵、原虫、包囊、虫体。

便常规检查的临床意义:

1、可在粪便中查到的寄生虫虫卵有:蛔虫卵、钩虫卵、鞭虫卵、蛲(nao)虫卵、曼氏血吸虫卵、日本血吸虫卵、东方毛圆形腺虫卵、粪类圆形腺虫卵、姜片虫卵、肝吸虫卵、牛肉绦虫卵、短小绦虫卵、猪肉绦虫卵、长膜壳绦虫卵等。

2.可在粪便中查出的原虫滋养体和包囊有:结肠阿米巴、痢疾阿米巴、布氏阿米巴、嗜碘阿米巴、微小阿米巴、脆弱双核阿米巴等。

3.可在粪便中查到的各种滴虫和鞭毛虫有:兰氏贾第鞭毛虫、入肠鞭毛虫、梅氏唇鞭毛虫、肠内滴虫、华内滴虫、结肠小袋纤毛虫等。

4.可在粪便中查到的虫体和节片有:蛔虫、蛲虫、钩虫、猪肉绦虫、牛肉绦虫、阔头裂节绦虫等。

(3)、便常规检查之隐血

隐血是指消化道出血量很少,肉眼看不到血色,而且少量红细胞又被消化分解以致显微镜下也发现不了的出血状况。粪便隐血试验是用来检查粪便中隐藏的红细胞或血红蛋白的一项实验。这对检查消化道出血是一项非常有用的诊断指标。

临床意义:消化性溃疡、药物致胃粘膜损伤(如服用阿司匹林、消炎痛、糖皮质激素等)、肠结核、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结肠息肉、钩虫病及胃癌、结肠癌等消化道肿瘤时,粪便隐血试验均常为阳性。故须结合临床其它资料进行鉴别诊断。在消化性溃疡时,阳性率为40%~70%,呈间断性阳性。消化性溃疡治疗后当粪便外观正常时,隐血试验阳性仍可持续5~7天,此后如出血完全停止,隐血试验即可转阴。消化道癌症早期,有20%的患者可出现潜血试验阳性,晚期病人的潜血阳性率可达到90%以上,并且可呈持续性阳性,因此粪便潜血检查可作为消化道肿瘤筛选的首选指标。尤其对中老年人早期发现消化道恶性肿瘤有重要价值。此外在流行性出血热患者的粪便中隐血试验也有84%的阳性率,可作为该病的重要佐证。

  • 健康体检
  • 人群体检
  • 分类体检
  • 体检常识
  • 健康自测
  • 疾病体检
  • 体检专题
  • 体检动态
  • 老人体检
  • 儿童体检
  • 亚健康体检
  • 入职体检
  • 出国旅游体检
  • 婚前体检
  • 特殊套餐
健康导航
疾病
医生
中医
男性
孕育
资讯
美容
减肥
医院
女性
老人
饮食
症状
检查
问答
体检
急救
护理
健康
温馨提示
进入夏季是中暑、热中风、肩周炎、水中毒、肠炎等疾病的高发季节,同时也是腹泻、消化不良的高发季节,广大网民要高度重视做好这些疾病的预防,网民如出现低血压、休克、心律失常、腹痛、腹泻、恶心、呕吐、发热及全身不适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Copyright © 2000-2017 jiankang4.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电话: 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