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健康资讯
医生资讯
健康问答
医院查找
疾病百科
天气
健康
网站导航
断奶仔猪该如何管理
更新时间:2019-01-11 00:00:00

1。保持最初的饲养状态不换圈不混群,断奶时应把母猪调出另圈饲养,仔猪留原圈词养。不要断奶同时把几窝仔猪混群词养,以免仔猪受断奶、咬架双重刺激。不换料,断 奶 后 2〜3 周内,仔猪饲粮配方必须保持与哺乳期补料相同,以后逐渐过渡,让仔猪有个习惯过程,至断奶后1 个月再变为断奶仔猪饲粮。

断奶仔猪饲粮配合应基本与哺乳期补料相似,所差之处只是粗蛋白质水平略降低一些,饲料种类可能有些差别。预防消化道疾病,断奶后仔猪由吃料加母乳改变为独立吃料生活,胃肠不适应,很容易发生消化不良。所以,对断奶仔猪要精心词养。断奶头1 周内要控制仔猪采食量,防止消化不良而拉稀。

如果哺乳期仔猪补料是按顿饲喂,则断奶后2〜3 周内每日饲喂次数仍应保持与哺乳期相同,以后逐渐减少,至 3 月龄可改为每日喂4 次。断奶仔猪的料型也要与哺乳期保持一致,并设常备水槽,保证饮水清洁。

2。 保证具有充足的饮水断奶仔猪栏内应当安装自动饮水器 ,保证随时供给仔猪清洁饮水。

断奶仔猪采食大量饲料,常感到口渴,需要饮用较多的水,如供水不足不仅会影响仔猪正常的生长发育,还会因饮用污水造成拉痢等。

3 。 良好的圈舍环境温度断奶仔猪适宜的环境温度为 3 周龄 25° C 〜28° C , 4 周龄为22° C 〜25° C , 2〜3 月龄为22° C 。

冬季猪舍内要采取保温措施,温度达不到要求时可安装取暖设备。在炎热的夏季则要防暑降温,可采取喷雾、淋浴、通风等降温方法 ,采用纵向通风的降温效果良好。

4。 湿度育仔舍内湿度过大可增加寒冷和炎热对猪的不良影响,潮湿有利于病原微生物的滋生繁殖,引起仔猪多种疾病。

断奶幼猪舍适宜的相对湿度为65% 〜75% 。

5。 清洁卫生猪舍内外要经常清扫,定期消毒杀灭病菌,防止疾病传播。仔猪出圈后,采用高压水泵冲洗消毒,第 3 天后再进另一批猪。具体冲洗步骤为 高压水冲洗,用 2 % 火碱水等消毒药液喷洒地面、猪栏、墙壁,3 小时后再用水冲洗。

空间用髙锰酸钾加福尔马林熏蒸密闭一个晚上。

6。 调教新断奶转群的仔猪吃食、卧位、饮水、排泄区尚未形成固定位置,所以,要加强调教训练,使其形成合理的睡卧和排泄区。这样既可保持栏内卫生,又便于清扫。训练的方法是 排泄区的粪便暂不清扫,诱导仔猪来排泄。

其他区的粪便及时清除干净。猪活动时对不到指定地点排泄的仔猪用小棍哄赶并加以训斥,当仔猪睡卧时,可定时哄赶到固定区排泄,经过一周的训练,可建立起定点睡卧和排泄的条件反射。

7。设铁环玩具刚断奶仔猪常出现咬尾和吮吸耳朵、包皮等现象,原因主要是刚断奶仔猪企图继续吮乳和好动乐玩造成的,也有因词料营养不全、饲养密度过大、通风不良应激所引起。

防止的办法是在改善饲养管理条件的同时,为仔猪设立玩具,分散注意力。玩具有放在栏内的玩具球和悬在空中的铁环链两种,球易被弄脏不卫生,最好每栏悬挂两条由铁环连成的铁链,髙度以仔猪仰头能咬到为宜,这不仅可预防仔猪咬尾等恶癖的发生,也满足了仔猪好动玩耍的需求。

8。预 防 注 射 仔 猪 60日龄注射猪瘟、猪丹毒、猪肺疫和仔猪副伤寒等疫苗,并在转群前驱除体内外寄生虫。由于仔猪本身健康无病,加上科学的仔猪配合饲料,因此仔猪生长非常快,到10周龄时仔猪体重可达30〜35千克。比常规饲养的猪提髙将近10千克。

随着仔猪断乳日龄的提前,产仔窝数、总产仔数、分娩栏的利用率都得到明显提高。对提髙生产力及降低养猪成本构成都有极大的益处。

标签: 断奶 仔猪 如何 管理
  • 教育
  • 美食
  • 健康
  • 数码
  • 家居
  • 娱乐
  • 生活
  • 时尚
  • 旅游
  • 社会
  • 情感
  • 汽车
  • 健身
  • 育儿
  • 科技
  • 游戏
  • 自然
  • 历史
  • 文化
  • 国际
  • 宠物
  • 财经
  • 星座
  • 体育
  • 风水
  • 佛学
  • 军事
  • 生产
  • 房产
  • 手工
  • 技术
  • 摄影
  • 机械
  • 科学
  • 绘画
  • 音乐
  • 其他
  • 养生
健康导航
疾病
医生
中医
男性
孕育
资讯
美容
减肥
医院
女性
老人
饮食
症状
检查
问答
体检
急救
护理
健康
温馨提示
进入夏季是中暑、热中风、肩周炎、水中毒、肠炎等疾病的高发季节,同时也是腹泻、消化不良的高发季节,广大网民要高度重视做好这些疾病的预防,网民如出现低血压、休克、心律失常、腹痛、腹泻、恶心、呕吐、发热及全身不适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Copyright © 2000-2017 jiankang4.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电话: 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