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健康资讯
医生资讯
健康问答
医院查找
疾病百科
天气
健康
网站导航
灯笼果正确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更新时间:2021-05-10 14:41:08

  1、生长习性

  酸浆为茄科酸浆属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常作一年生栽培。适应性很强,耐寒、耐热,喜凉爽、湿润气候。喜阳光。不择土壤,尤其是原产亚洲的酸浆在3℃-42℃的温度范围内均能正常生长。

  2、繁殖方法

  采用根状茎营养繁殖是人工栽培常用方法。根状茎繁殖具有繁殖快、易于掌握、易保苗、植株健壮等优点,酸浆的根状茎生有许多不定芽,在北方于清明前后刨取野生酸浆的根状茎,选无病、无虫害的根状茎做“栽子”,以壮者为好,剪成10cm左右的小段,每段留有2-3个不定芽,把剪好的根状茎小段条播于沟里,行距约50cm,株距10-13cm,浇水,水渗下后覆3-5cm厚土,防止透风抽干,并顺构将土耙匀,镇压后浇水,用铁耙将沟拢成平畦,在气温18℃左右,14-15d出苗,可连续生长4-5年。

  3、栽植方法

  春早熟

  春早熟栽培酸浆的上市期正值初夏,由于生产成本不高,经济效益显著。1-2月在日光温室或风障阳畦内育苗,4月中旬晚霜过后定植于露地。5月下旬至6月开始采收。

  (1)育苗

  一般在风障阳畦或日光温室中建育苗畦。育苗初期外界温度较低,为提高地温,建畦播种前15-20天应扣严塑料薄膜,夜间加盖草苫子。

  苗床每公顷施腐熟的有机肥30000kg,浅翻、耙平,做成平畦。播前浇水,水渗下后播种。

  种子可用45℃的温水浸种,或用0.01{bf}的高锰酸钾液浸泡10分钟,防止种子携带病毒等病菌。然后用清水浸种12小时,捞出,放在20℃-30℃的温度条件下催芽。待80{bf}的种子露白后播种。

  撒种后覆土0.5-1cm。立即扣严塑料薄膜,夜间加盖草苫子,提高苗床温度。白天保持20℃-25℃,夜间10℃-15℃。在最严寒季节,苗床温度不应低于5℃。

  出苗后进行间苗,间除过密、并生、伤残弱苗。在2-3叶期,进行分苗,分苗株行距为10cm×10cm。

  苗期保持土壤见干见湿。小苗期外界温度低,蒸发量小,可不用浇水。分苗期外界温度渐高,可7-10天一水。如苗床缺肥,可追复合肥一次,每公顷施100-150kg。

  (2)定植

  定植地每公顷施腐熟的有机肥45000-75000kg,深翻、耙平,做成平畦。

  定植应在晚霜过后进行。在秧苗6-7叶期第一朵花初开时为定植适期。定植时应仔细起苗,少伤根系,以利缓苗。

  定植密度每公顷75000株左右,株行距为25-28cm×65-70cm。

  (3)田间管理

  ①追肥

  定植缓苗后,结合浇水追催苗肥,每公顷穴施或沟施腐熟的人粪尿7500kg,或尿素160kg。第一果实膨大后追第二次肥,每公顷施复合肥225-300kg,以促进果实发育和植株生长。

  采收中后期可根据植株生长情况追肥。如基肥不足,追复合肥300kg。有条件时行根外追肥,把尿素、或复合肥配成0.2{bf}-0.3{bf}的水溶液,每3-5天一次喷布叶面。如果叶片肥大,节间过长,有徒长的表现,可喷0.2{bf}磷酸二氢钾液控制。

  ②浇水

  定植时浇足定植水。缓苗追催苗肥后浇一水,即中耕蹲苗。蹲苗结束后,适当浇水,保持土壤湿润,每5-7天一水,夏季每3-5天一水。

  ③中耕除草

  定植初期,每浇水后即中耕一次,以使土壤疏松,提高地温,促进根系发育。在初花初果时,结合追肥,进行中耕培土,使栽培行变成垄,防止植株倒伏,并利于灌溉排涝。生长中后期及时除草。

  ④植株调整

  酸浆分枝多、匍匐性强,必须进行搭架。一般用竹竿插入土中,搭成人字架或篱壁架。植株每长30cm长即人工绑蔓一次。

  酸浆生长期为了抑制营养生长,促进生殖生长,避免枝叶过多影响通风透光,避免结果延迟,应及时进行整枝打杈。整枝分为双干式、三干式、多干式等,双干式为每株留2个主干向上延伸,余侧枝及早摘除。三干式为每株保留3个主干,余侧枝及早摘除。多干式为每株保留4-5个主干向上延伸,余侧枝及早摘除。在整枝过程中,主干越少,越有利于早熟,但总产量不高。多干式整枝,总产量较高,但成熟较晚。

  4、注意事项

  结合绑蔓,应及时摘除侧枝、权枝。在拔秧前40天摘去顶心,使停止生长,集中养分结果。摘心后及时打杈,防止侧枝丛生。

  在保证一定量果实的基础上,要疏去过多、过密的花和幼果,使养分集中结较大的果实。疏果要早要轻,留果位置在植株上分布应均匀。开花早期可使用防落素20mg/L液沾花防止落花落果。

标签: 灯笼 正确 养殖 方法 注意 事项
  • 教育
  • 美食
  • 健康
  • 数码
  • 家居
  • 娱乐
  • 生活
  • 时尚
  • 旅游
  • 社会
  • 情感
  • 汽车
  • 健身
  • 育儿
  • 科技
  • 游戏
  • 自然
  • 历史
  • 文化
  • 国际
  • 宠物
  • 财经
  • 星座
  • 体育
  • 风水
  • 佛学
  • 军事
  • 生产
  • 房产
  • 手工
  • 技术
  • 摄影
  • 机械
  • 科学
  • 绘画
  • 音乐
  • 其他
  • 养生
健康导航
疾病
医生
中医
男性
孕育
资讯
美容
减肥
医院
女性
老人
饮食
症状
检查
问答
体检
急救
护理
健康
温馨提示
进入夏季是中暑、热中风、肩周炎、水中毒、肠炎等疾病的高发季节,同时也是腹泻、消化不良的高发季节,广大网民要高度重视做好这些疾病的预防,网民如出现低血压、休克、心律失常、腹痛、腹泻、恶心、呕吐、发热及全身不适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Copyright © 2000-2017 jiankang4.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电话: 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