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健康资讯
医生资讯
健康问答
医院查找
疾病百科
天气
健康
网站导航
水管漏水怎么解决?维修方法又有哪些?
更新时间:2020-08-12 08:47:33

在日常生活中,水管是我们普遍用到的,尤其是厨房和卫生间,作为输水的管道,水管的质量会直接影响我们的生活,有时候水管会出现漏水的问题,需要进行及时的处理和适当的维修,可能很多人不太了解有哪些办法,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下水管漏水的解决方法和维修方法都有哪些?

水管漏水怎么办

水管接头漏水

家里的水管接头漏水,首先要断开水源,拧开接口。丝口处漏水的话可将其拆下,如果漏的不大可以买组农机胶混合补上即可。如果是金属接头,要么就是拧紧,如果拧紧都不行的话就直接拆下来加点生料带再重新上紧就可以了。如果是老化了或是是胶接或熔接处漏水就困难些了,最好换个新的,自己的工具和技术有限的话可以找专业维修人员来修理。

下水管漏水

如果是PVC材质的下水管漏水,就可以去买一根PVC材质的水管自己来接,先把坏了的那根管子割断,把接口先套进管子的一端,使另外一端的割断位置正好与接口的另外的一个口子齐平,使它刚好能够弄直,然后把直接往这一端送,使两端都有一定的交叉接着距离(长度)然后把它拆卸下来,用PVC胶水涂抹在直接的两端内侧与两个下水管的外侧。也可以买防水胶带来修补下水管,先缠住漏水处管道,再用砂浆防水剂和水泥抹上去即可。

水管漏水时的注意事项

水管漏水,应先关上电源,在检查漏水原因前,先看看电源是否关闭,因为水会导电,容易发生危险。然后赶快用抹布等软的物品把漏水的地方缠住,防止水流四处喷溅。找到水管的阀门,把它拧紧,直到水不再流为止。自己没办法处理时应找修理工来修理水管。同时可以用几条抹布堵住厨房门口,以免卧室进水把地毯或木质地板弄湿。找来拖布、海绵把水吸干,拧进水桶,倒进下水道中,等待修理师傅上门修理管道。

水管爆裂怎么办

在日常生活中,当人们突然面对水管爆裂的意外情况时,为避免损失加重,应该在修理工抵达之前,按以下步骤进行处理:

1.水管爆裂后漏水多少,一般与管内的水压高低有直接关系。无论水是滴漏还是喷涌而出,此时最应做的就是立刻关闭该供水管的阀门,并报修当地的物业部门。

2.用修补水管的专用胶布捆住水管的损毁部分。

3.另外也可以用玻璃纤维胶布或环气树脂黏剂修补水管的裂缝。

4.如果水管爆裂情况严重,可以用毛巾包裹住水管的破裂部分,这样既可以阻止水流四处喷射,也可以将水流引入放置好的水桶中,以免造成巨大浪费。同时还可关闭住户内总水管的阀门,完全截留屋内的自来水供应。

5.如果水管爆裂的原因是管道过于陈旧,应及时找水管工人进行检查和修理。

家装水管选择应该注意七点

1、家居装修水管普遍选用PPR水管、钢塑水管、铜管,钢塑管材价格相对高些,而PPR水管的配件价格较钢塑管配件高,铜管价格最贵,价格相当于PPR管的4倍左右。

2、PPR水管的标准长度为每根四米,买的时候要问清楚商家说的是每根管材的价格还是每米管材的价格,管材送到以后要记得抽查管材的长度是否符合要求。

3、家居装修用水管要注意管径和壁厚,一般总管要用6分管,分管可选用4分管,为了保证用水量,分管也可以使用6分管。

4、家居装修选购管材的时候要注意管材内径是否匀称,管径粗细不匀称会影响两个接口的对接。

5、建筑装饰行业协会的《家居装饰装修工程质量规范》对试压的时间和压力大小有这样的规定:新装的给水管道必须按有关规定进行加压试验。金属及其复合管试验压力0.6MPa,稳压10分钟,管内压力下降应不大于0.02MPa,无渗漏;塑料管试验压力0.8MPa,稳压20分钟,管内压力下降应不大于0.05MPa,无渗漏。

6、冷热水管的管壁厚薄不一样,冷水管不能用做热水管,分辨冷热水管的简便方法是热水管上有一条红线标记。

7、家居装修铺设水管应尽量避免从地面上铺,最好从顶上或者墙上走线,管材用量可能稍微会增加,但有利于日后的管道维修。

以上就是关于水管漏水怎么办的介绍,以及水管维修方法的相关知识,通过文章相信大家对水管漏水的解决方法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在生活中若我们遇到类似的问题可以做个参考,或者寻求专业的水管师傅来帮忙,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标签: 水管 漏水 怎么 解决 维修 方法 哪些
  • 教育
  • 美食
  • 健康
  • 数码
  • 家居
  • 娱乐
  • 生活
  • 时尚
  • 旅游
  • 社会
  • 情感
  • 汽车
  • 健身
  • 育儿
  • 科技
  • 游戏
  • 自然
  • 历史
  • 文化
  • 国际
  • 宠物
  • 财经
  • 星座
  • 体育
  • 风水
  • 佛学
  • 军事
  • 生产
  • 房产
  • 手工
  • 技术
  • 摄影
  • 机械
  • 科学
  • 绘画
  • 音乐
  • 其他
  • 养生
健康导航
疾病
医生
中医
男性
孕育
资讯
美容
减肥
医院
女性
老人
饮食
症状
检查
问答
体检
急救
护理
健康
温馨提示
进入夏季是中暑、热中风、肩周炎、水中毒、肠炎等疾病的高发季节,同时也是腹泻、消化不良的高发季节,广大网民要高度重视做好这些疾病的预防,网民如出现低血压、休克、心律失常、腹痛、腹泻、恶心、呕吐、发热及全身不适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Copyright © 2000-2017 jiankang4.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电话: 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