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健康资讯
医生资讯
健康问答
医院查找
疾病百科
天气
健康
网站导航
阿司匹林的作用与功效 如何减少阿司匹林的副作用
更新时间:2022-01-19 13:18:34

  阿司匹林的作用与功效

  阿司匹林是一种已在临床上应用了一百余年的药物,具有解热、镇痛、消炎、抗风湿、抗血小板凝聚等多种功效。

  迄今为止,全球已完成了近300余项的阿司匹林试验,有数十万人参与了这些试验。大量的试验数据显示,每天服用100毫克的阿司匹林可以有效地预防心脑血管栓塞事件的发生。

  因此,世界各国都已把阿司匹林列为抗血小板凝聚的基础药物。但是,该药对人体的胃肠道黏膜有直接的刺激和损伤作用,并可减少胃黏膜保护物质的生成。

  有些患者在长期服用该药后可出现胃溃疡、消化道出血等不良反应。这些不良反应使许多服用该药的患者都感到非常担忧。

  如何减少阿司匹林的副作用

  事实上,与长期服用阿司匹林所获得的益处相比,该药的副作用对人体造成的损害相对较小。而且人们在服用该药时还可采取一系列的预防措施,将该药的副作用降至最低。那么,采取哪些预防措施可减少阿司匹林的副作用呢?

  1可选用阿司匹林的肠溶制剂:常见的阿司匹林制剂包括阿司匹林肠溶片和非肠溶型(如普通阿司匹林片或阿司匹林泡腾片)两类。

  非肠溶型阿司匹林在进入胃内后会立即溶解,从而可在一定程度上刺激或损害胃黏膜。阿司匹林肠溶片的表面有一层耐酸的包衣,这层包衣会使该药不在胃内的酸性环境中溶解,而在小肠的碱性环境中缓慢地溶解和被肠黏膜吸收。

  因此,人们若服用阿司匹林肠溶制剂可显着地降低发生胃肠道不良反应的几率。

  2应在每天睡前空腹服用阿司匹林:目前,大多数专家都主张在饭前或晚上睡前服用阿司匹林,原因如下:①虽然将阿司匹林和食物同服或在饭后服用可减少对胃肠道的直接刺激,但这样服药也会延长阿司匹林在胃内的停留时间,从而增加该病发生副作用的几率。

  在饭前服用阿司匹林肠溶制剂则可使其快速地进入肠道,从而减少该药对胃黏膜的刺激。

  ②研究证实,在饭后服用阿司匹林并不能降低该药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因此也不会降低该药引起出血性副作用的几率。

  ③人们发生心脑血管意外的高峰时间为上午6~12点。由于肠溶型阿司匹林在进入人体后需3~4个小时才能发挥最大效用,因此在每天上午服用阿司匹林往往无法取得预防心脑血管意外的最佳效果。

  ④国外有研究报道,轻度高血压患者在睡前服用阿司匹林可产生一定的降压作用,而在上午服用则不会产生此作用。

  3应每天服用1次阿司匹林:阿司匹林发挥抗血小板凝聚作用的时间一般是在服药后的48小时左右。因此,人们只需每天服用1次阿司匹林即可。

  4应每天服用75~150毫克的阿司匹林:每天服用小剂量(75~300毫克)的阿司匹林具有抗血小板凝聚的作用。人们也常用此法预防心绞痛、心肌梗死、脑梗死等心脑血管栓塞事件的发生。每天服用中等剂量(500~3000毫克)的阿司匹林具有解热镇痛的作用。

  人们常用此法治疗感冒引起的发热、头痛、牙痛等病症。每天服用大剂量(超过4000毫克)的阿司匹林具有消炎及抗风湿的作用。

  人们常用此法治疗急性风湿热、风湿性关节炎等病症。因此,人们应服用小剂量的阿司匹林来预防心脑血管疾病。为了减轻该药引发出血性副作用的严重程度,服用该药的最佳剂量应为每天服75~150毫克。

  5应同时服用胃黏膜保护剂:患者在服用阿司匹林后若出现胃部不适、反酸等症状,应在医生的指导下同时服用胃黏膜保护剂(如硫糖铝等)、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等)或h2受体拮抗剂(如雷尼替丁等)进行治疗。

  6应避免同时服用可增加胃酸分泌的药物:糖皮质激素会增加胃酸的分泌,降低胃肠黏膜对胃酸的抵抗力。维生素b1可增加胃液的酸度,加剧阿司匹林对胃黏膜的损伤。

  阿司匹林在与其他非甾体抗炎药(如扶他林、芬必得等)、抗凝药(如华法林等)联合使用时也可增高发生胃肠道出血的几率。因此,人们在服用阿司匹林期间,应尽量避免同时服用上述药物。

  7应合理地安排饮食:有胃病史的患者在服用阿司匹林期间应合理地安排饮食:①应常吃易消化的含有丰富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如稀饭、软米饭、细面条、豆制品、鸡蛋、瘦肉、新鲜的蔬菜和水果等。这些食物可促进受损胃黏膜组织的修复和溃疡的愈合。

  ②应禁食可增加胃酸分泌的食物,如油煎或油炸的食物、肉汤、韭菜、生葱、生蒜、浓缩的果汁、咖啡、酒、浓茶及过甜、过酸、过热、过冷和过硬的食物。

  ③应戒烟禁酒。烟草中的尼古丁能改变胃液的酸碱度,诱发或加重溃疡病。酒精对已经发生水肿、糜烂及溃疡的胃黏膜有刺激作用,并可加重因服用阿司匹林而引起的胃溃疡和胃出血。

  需要注意的是,患有慢性胃炎、严重肝病及出血性疾病的人应慎用阿司匹林。处于胃肠溃疡活动期的患者应禁用阿司匹林。

标签: 阿司匹林 作用 功效 如何 减少 副作用
  • 教育
  • 美食
  • 健康
  • 数码
  • 家居
  • 娱乐
  • 生活
  • 时尚
  • 旅游
  • 社会
  • 情感
  • 汽车
  • 健身
  • 育儿
  • 科技
  • 游戏
  • 自然
  • 历史
  • 文化
  • 国际
  • 宠物
  • 财经
  • 星座
  • 体育
  • 风水
  • 佛学
  • 军事
  • 生产
  • 房产
  • 手工
  • 技术
  • 摄影
  • 机械
  • 科学
  • 绘画
  • 音乐
  • 其他
  • 养生
健康导航
疾病
医生
中医
男性
孕育
资讯
美容
减肥
医院
女性
老人
饮食
症状
检查
问答
体检
急救
护理
健康
温馨提示
进入夏季是中暑、热中风、肩周炎、水中毒、肠炎等疾病的高发季节,同时也是腹泻、消化不良的高发季节,广大网民要高度重视做好这些疾病的预防,网民如出现低血压、休克、心律失常、腹痛、腹泻、恶心、呕吐、发热及全身不适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Copyright © 2000-2017 jiankang4.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电话: 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