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健康资讯
医生资讯
健康问答
医院查找
疾病百科
天气
健康
网站导航
不容小觑!抗生素滥用每年直接致死127万人
更新时间:2022-01-23 09:27:17

  抗生素耐药性(AMR)是一个严重的全球健康问题,影响着人类、动物的健康和环境卫生。尽管许多国家制定了应对这一日益严重的致命问题的计划,但由于缺乏有力数据的证据来量化和使决策者认识到这一问题,这些计划在中低收入国家的实施一直停滞不前。

  当细菌的进化方式使它们不受现有治疗的影响时,就会出现抗生素耐药性,从而使感染更难治疗,并且通常会导致以前可以预防的死亡。

  2022年1月19日,全球多中心研究人员联合在权威期刊《柳叶刀》" The Lancet "上发表了一篇题为" Global burden of bacterial antimicrobial resistance in 2019:a systematic analysis "的系统综述。

  该研究分析了204个国家的数据表明,抗生素耐药性现在是全球主要死因,超过了许多公认的死亡原因,2019年有127万人直接死于抗生素耐药性,495万人的死亡与抗生素耐药性感染有关,全球迫切需要解决抗生素耐药性问题。

  在该研究中,研究人员分析了204个国家的数据,评估了23种细菌和88种细菌-药物组合的抗生素耐药性负担,共纳入4.71亿条个人数据,包括系统文献综述、医院系统、监测系统和其他数据源。采用统计建模方法对所有地区的抗生素耐药性影响进行估计。

  疾病负担的估计有两种方式:由AMR直接引起的死亡和与AMR相关的死亡。

  总的来说,2019年有127万人直接死于抗生素耐药性,495万人的死亡与抗生素耐药性感染有关。

  抗生素耐药性直接死亡和相关死亡数据

  从感染部位来看,下呼吸道感染(如肺炎)的耐药性对AMR疾病负担的影响最大,直接导致40多万人死亡,并与150多万人死亡相关;血液感染中的耐药性可导致危及生命的败血症,直接导致约37万人死亡,与近150万人死亡有关;腹腔内感染(通常由阑尾炎引起)的耐药性直接导致约21万人死亡,与约80万人死亡相关。

  下呼吸道、血液、腹部感染占主导

  虽然AMR对所有年龄段的人都构成威胁,令人震惊的是,幼儿的风险特别高,大约20%的死亡是由五岁以下儿童引起的。

  从国家收入水平来看,研究显示,低收入和高收入国家都面临显着的抗生素耐药性威胁,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负担最重,每10万人中有27.3人死亡。尽管抗生素消费水平较低,这表明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必须限制抗生素的使用,并努力改善所有类型抗生素的可及性。

  从细菌种类来看,在所研究的23种细菌中,仅6种的耐药性(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肺炎链球菌、鲍曼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就直接导致92.9万人死亡,与357万人死亡有关。一种细菌-药物组合(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在2019年,直接导致的死亡人数超过了10万。

  仅6种就直接导致92.9万人死亡

  在所有细菌中,对两类抗生素的耐药性通常被认为是抵御严重感染的第一道防线,氟喹诺酮类和-内酰胺类抗生素,估计占AMR导致的死亡人数的70%以上。

  不同地区不同细菌,细菌对健康的影响因地点而异,在撒哈拉以南非洲,AMR导致的死亡最常见的原因是肺炎链球菌(占死亡人数的16%)或肺炎克雷伯菌(20%),而在高收入国家,约有一半可归因于金黄色葡萄球菌(26%)、大肠杆菌(23%)。

  研究人员表示,随着国家和地区的耐药性差异如此之大,改善全球数据收集对于帮助我们更好地跟踪耐药性水平,并为临床医生和政策制定者提供应对抗菌素耐药性带来的最紧迫挑战所需的信息。

  这些新数据揭示了全球抗生素耐药性的真实规模,全球必须立即采取行动。先前的估计预测到2050年每年将有1000万人死于抗生素耐药性,但现实是越来越接近这个数字。

  该报告强调迫切需要扩大对抗抗生素耐药性的行动,并概述了决策者立即采取的有助于拯救生命和保护卫生系统的行动。包括优化现有抗生素的使用,采取更大的行动来监测和控制感染,以及提供更多资金来开发新的抗生素和治疗方法。

标签: 不容 小觑 抗生素 滥用 每年 直接 致死
  • 教育
  • 美食
  • 健康
  • 数码
  • 家居
  • 娱乐
  • 生活
  • 时尚
  • 旅游
  • 社会
  • 情感
  • 汽车
  • 健身
  • 育儿
  • 科技
  • 游戏
  • 自然
  • 历史
  • 文化
  • 国际
  • 宠物
  • 财经
  • 星座
  • 体育
  • 风水
  • 佛学
  • 军事
  • 生产
  • 房产
  • 手工
  • 技术
  • 摄影
  • 机械
  • 科学
  • 绘画
  • 音乐
  • 其他
  • 养生
健康导航
疾病
医生
中医
男性
孕育
资讯
美容
减肥
医院
女性
老人
饮食
症状
检查
问答
体检
急救
护理
健康
温馨提示
进入夏季是中暑、热中风、肩周炎、水中毒、肠炎等疾病的高发季节,同时也是腹泻、消化不良的高发季节,广大网民要高度重视做好这些疾病的预防,网民如出现低血压、休克、心律失常、腹痛、腹泻、恶心、呕吐、发热及全身不适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Copyright © 2000-2017 jiankang4.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电话: 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