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健康资讯
医生资讯
健康问答
医院查找
疾病百科
天气
健康
网站导航
中老年人该如何养生 养生三字经为中老年人导航
更新时间:2022-03-01 10:39:19

  45岁之后人们逐渐从壮年步入中年,而60岁之后人们开始从中年走向老年。就45~60岁这个阶段是一生中尤为关键的一个阶段,因为这个阶段是人生中疾病的高发区,比如常见的更年期综合症、肿瘤类疾病等就经常出现在这个时期,而很多大妈大爷都是从这个年龄层开始养生。养生是个很大的话题,养生应该从讲究生活习惯开始,下面列出几点拙见往中老年朋友参考。

  中老年人养生“三字经”

  1、测体重:要注意体重,过于肥胖会减少你的寿命。可采用一种简单的计算方法,即用身高的平方除以体重,所的数据如超过25,即为超重。例如,你的身高是1.70米,用1.70x1.70,结果是2.89。如果你的体重是75公斤,用75除以2.89,结果是25.95(正常指数是20—25),则你的体重超重。

  2、不吸烟:吸烟会使寿命平均减少10年。据有的医学专家说,在40岁至65岁间死亡的人,有30%是因患与吸烟有关的疾病而致命。因吸烟而患肺癌、支气管炎的占总患病人数的9%,有20%的吸烟者患心力衰竭。但如果在50岁前戒烟,你仍可恢复健康。

  3、少喝酒:对某些人来说,酒有着特殊的危险。如吸烟的人,酒又喝得很多,其患食道癌的危险可能增加44%;酒能增加患肝癌、口腔癌和喉头癌的可能性;酒可升高血压,从而导致心脏病和脑卒中。

  4、控脂肪:每天脂肪摄入量不得超过总热量的30%,高脂肪饮食可导致肥胖症、心脏病和高血脂症。

  5、多果菜:维生素A、维生素C和维生素E有保护身体健康的作用,每天至少应食用400克水果和蔬菜(不包括土豆)。

  6、多纤维:寒丰富纤维素的食品是维生素和矿物质的一个重要来源。食物纤维有助于消化,保护你免得胃肠道疾病。

  7、多进钙:这个年龄段的人应注意补钙。鱼、杏仁、绿色蔬菜和奶制品(脱脂奶)都含丰富的钙,应多吃。

  8、重淀粉:淀粉能保护你不受病菌感染,能预防心脏病和癌症。你每天的食谱上必须有面包和米饭,也可每天吃80克扁豆或土豆。

  9、常吃鱼:吃鱼能延年益寿。鱼脂肪少,而且多为人体所必需的脂肪。多吃鱼能增强人的免疫功能,提高防病抗病能力。

  10、少吃盐:如果每天使用比身体所需多5倍的盐,就有患高血压和心脏病的危险,对有慢性肾病、肝病的人更是不利。

  11、少咖啡:咖啡同心脏病的发病有直接关系,每天喝6杯咖啡的人,死于心力衰竭的风险可增加3倍。

  12、少吃糖:多吃会增加肥胖症、高血压、糖尿病的危险。

  13、多运动:45岁左右经常锻炼的男子,比不锻炼的人患心脏病的几率要小3倍。所以每天应当锻炼30分钟以上。

  14、忌乱性:性生活不能乱。变换性伙伴会造成心理压力,并使生活失去节奏。

  15、淡名利:不能不顾健康、不惜代价地去追求升迁发迹。过分劳累和不安定的生活是影响寿命的一个重要因素。

  16、择居处:医生们发现,生活在一个不适宜的环境里,会经常生病和烦恼,这个年龄段的人应改善居住条件。

  17、选职业:应从事你喜欢又胜任的工作,否则职业对你的寿命将会有不良影响。

  18、避车祸:车祸是人类的第四大杀手,死亡率仅次于心脑血管病和癌症,故一定要注意出行安全,不太远的路程应该以步代车。

  19、勿自扰:消极的情绪(紧张、焦虑、忧郁、沮丧)会使人生病。不要老去想生活中那些悲哀和苦恼的事,要有阳光心态。

  20、应结婚:有配偶的人,早死率比独身者、丧偶及离异者明显低得很多。俗话说,少时夫妻老时伴,即使60岁左右的人如丧偶,也应该尽快考虑找一个适合自己的异性一起生活。夫妻相濡以沫的生活意境会延长你的寿命。

标签: 中老年人 如何 养生 三字经 导航
  • 教育
  • 美食
  • 健康
  • 数码
  • 家居
  • 娱乐
  • 生活
  • 时尚
  • 旅游
  • 社会
  • 情感
  • 汽车
  • 健身
  • 育儿
  • 科技
  • 游戏
  • 自然
  • 历史
  • 文化
  • 国际
  • 宠物
  • 财经
  • 星座
  • 体育
  • 风水
  • 佛学
  • 军事
  • 生产
  • 房产
  • 手工
  • 技术
  • 摄影
  • 机械
  • 科学
  • 绘画
  • 音乐
  • 其他
  • 养生
健康导航
疾病
医生
中医
男性
孕育
资讯
美容
减肥
医院
女性
老人
饮食
症状
检查
问答
体检
急救
护理
健康
温馨提示
进入夏季是中暑、热中风、肩周炎、水中毒、肠炎等疾病的高发季节,同时也是腹泻、消化不良的高发季节,广大网民要高度重视做好这些疾病的预防,网民如出现低血压、休克、心律失常、腹痛、腹泻、恶心、呕吐、发热及全身不适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Copyright © 2000-2017 jiankang4.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电话: 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