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健康资讯
医生资讯
健康问答
医院查找
疾病百科
天气
健康
网站导航
俗话说病从口入 这7种癌可能跟吃有关
更新时间:2022-03-09 09:13:42

  俗话说“病从口入”,“癌”字有三个“口”,可见饮食和癌症的关系有多密切。国际研究证实,每年因癌症死亡的人中有1/3和不良饮食习惯有关,30多种癌症由此而来。值得警惕的是,以下七种癌和吃最相关,如果把好饮食关,就能有效地预防癌症。

  吃菜少吃肉多———肠癌

  肠癌和便秘有着密切关系,经常便秘的人由于肠内垃圾无法及时排出、长期堆积,就会迫使肠道反复吸收其中的有害物质,久而久之诱发肠癌。现代人之所以容易出现便秘和膳食不平衡有很大关系,最典型的就是吃肉太多,而吃菜太少。一方面,研究显示,动物性食物摄入过多会影响肠内代谢,增加肠癌发病率;另一方面,少了果蔬、粗粮中富含的膳食纤维,肠道活力便会下降,让废物堆积,无疑雪上加霜。因此,建议大家吃肉和吃菜的比例最好在1∶5~1∶4之间,并且每天吃50~100克杂粮。

  烟酒不离口———口腔癌

  世界癌症研究基金会的报告显示,40%以上的口腔癌与酒精有关。而吸烟是40岁以下人群罹患口腔癌的祸首。此外,常嚼槟榔也会增加口腔癌风险。因此,预防口腔癌,最重要的是要避免吸烟、饮酒和嚼槟榔。在此基础上,还要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

  食物受潮霉变———肝癌

  说到肝癌,很多人都会想到嗜酒、肝炎等致癌因素,一种生活中常见的毒素———黄曲霉毒素和肝癌的关系却常被忽视。黄曲霉毒素比砒霜的毒性还大,常常存在于受潮发霉的花生、大米、玉米、坚果等食物中,可诱发肝癌。因此,生活中需要学会合理储存食物,一旦食物变质,哪怕只有轻微的霉味也要坚决扔掉。如果吃到发苦霉变的坚果,应该赶紧吐掉,马上漱口。

  高温烹调———肺癌

  国人喜爱煎、炒、炸等高温烹调方式,一旦没控制好油温,就会产生大量夹杂致癌物质的油烟,再加上很多厨房通风不佳,人体吸入后便增加患肺癌风险。另外,经高温烹调出来的食物,本身也往往存在或多或少的有害物质。因此,建议人们多采取蒸、煮、炖、汆等低温烹调。“加盖水炒”就是一种健康的烹饪方式:先在锅底放点水;水沸腾后放菜,并迅速盖上锅盖焖制;待水蒸气上来后,等待20秒左右,拿开锅盖滴上几滴油,再放点盐,翻炒几下出锅即可。

  高脂肪高热量饮食———乳腺癌

  近年来,乳腺癌发病率逐渐上升,研究表明,除了和熬夜、压力大、爱生气等生活习惯有关外,乳腺癌也和吃关系密切。喜欢吃煎炸食物、加工肉制品等高脂肪、高热量食物的女性,患乳腺癌风险更高。与此呼应的是,此前,一项国外研究发现,膳食中控制热量摄入是预防乳腺癌发生的有效途径。建议女性朋友们每天吃肉的量不要超过二两,并保证吃够1斤蔬菜、半斤水果,30~50克大豆及其制品。

  爱吃腌制食品———胃癌

  某些腌制食品,特别是短期腌制的蔬菜,所含亚硝酸盐过高,这一物质不仅本身具有毒性,还可能和蛋白质食品中的胺类物质合成致癌性较强的亚硝胺,增加胃癌风险。另外,腌制食品往往较咸,而摄入过量高盐食物会对胃黏膜造成直接刺激,更易发生胃炎或溃疡,如不重视,久而久之可能癌变。想要护胃最好少吃腌制食品,腌制时间不足1个月的蔬菜建议别吃。

  喜欢趁热吃———食道癌

  “快趁热吃!”这是生活中常常听到的一句话。殊不知,喜欢吃烫食的人容易患上食道癌。有关数据显示,食道癌患者中平时喜好热食、热饮者占到90%以上。致癌原因在于,高温食物会损伤食道黏膜,严重时导致食道起泡、溃烂、出血,反复如此便会诱发癌症。吃饭时,食物温度保持在60℃以下为最佳。

标签: 俗话说 病从口入 可能 有关
  • 教育
  • 美食
  • 健康
  • 数码
  • 家居
  • 娱乐
  • 生活
  • 时尚
  • 旅游
  • 社会
  • 情感
  • 汽车
  • 健身
  • 育儿
  • 科技
  • 游戏
  • 自然
  • 历史
  • 文化
  • 国际
  • 宠物
  • 财经
  • 星座
  • 体育
  • 风水
  • 佛学
  • 军事
  • 生产
  • 房产
  • 手工
  • 技术
  • 摄影
  • 机械
  • 科学
  • 绘画
  • 音乐
  • 其他
  • 养生
健康导航
疾病
医生
中医
男性
孕育
资讯
美容
减肥
医院
女性
老人
饮食
症状
检查
问答
体检
急救
护理
健康
温馨提示
进入夏季是中暑、热中风、肩周炎、水中毒、肠炎等疾病的高发季节,同时也是腹泻、消化不良的高发季节,广大网民要高度重视做好这些疾病的预防,网民如出现低血压、休克、心律失常、腹痛、腹泻、恶心、呕吐、发热及全身不适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Copyright © 2000-2017 jiankang4.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电话: 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