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健康资讯
医生资讯
健康问答
医院查找
疾病百科
天气
健康
网站导航
夏季怎么做更好的入睡 五大小妙招摆脱夏季睡眠问题
更新时间:2022-03-21 11:04:08

  为了抵御夏季的高温燥热,很多人在睡觉时习惯使用一些降温的小技巧,帮助睡眠。事实上,从健康养生的角度而言,有些所谓的技巧恰恰是睡眠的禁忌。

  一、裸露胸腹而眠

  夏季高温天气,有些人,尤其是男士,为了获得最大的凉快感,很是喜欢光着上身睡觉。其实,这样睡觉有损人体健康。

  如果裸露胸腹,光着上身,固然能带给人阵阵凉意,但也容易让寒热在体内不均衡,使血管收缩,身体供血量相应减少,易引发胃肠道神经功能紊乱,损伤胃肠道黏膜,进而引起习惯性腹泻。这种腹泻与细菌性腹泻相比,还有疼痛和无力的感觉,严重的还会感到胸闷、气急。如果本身患有胃炎的人,还可能会出现便血症状。

  夏季睡觉最好能穿件睡衣,既可以很好地吸汗,同时还可以防止身体受凉和习惯性腹泻的发生。睡衣宜选择轻薄柔软、全棉质的,这样有利于吸收汗液,减小对皮肤的刺激性。睡衣颜色宜淡雅、轻浅,有助于安目、宁神;睡衣的款式不要过小,否则紧束着胸、腹、背部等部位,睡觉时易失眠、多噩梦。如果不穿睡衣,至少也要用小毯子、毛巾被等盖住胸腹。

  二、开着风扇、空调睡觉

  睡前风扇、空调要少用,但睡前摇扇消暑纳凉又健身养性。摇扇子能使手臂、手腕不断运动,可促进血液循环,舒筋活络,可防止血压突然升高;摇扇子时头部经常活动,对防止颈部骨质增生有一定的作用。檀香扇不仅可用其摇动生风,而且闻其芳香,可爽精神。檀香属于天然香料,对嗅觉神经可产生较强的良性刺激,特别是神经衰弱者,对此刺激特别敏感,能起到镇静安神的作用。

  三、室内泼水降温

  很多人都知道,炎热的夏季,一场大雨过后,空气会格外清新凉爽,雨水蒸发还会带走地面的热量,起到降温效果。人们为了消除一天的疲劳,希望晚上能够睡个好觉也照此仿效,在室内地面泼水,以达到降温之目的。其实这种方法也是不科学的。

  这是因为水分的蒸发,要依赖空气的流通。一般家庭居室面积本来不大,加上受墙壁、家具等影响,室内的通风条件远远不如室外好。室内空气处于相对静止的状态,流通受阻,水分无法向外散发而滞留在空气中,不仅使室内温度增大,人们感到更加闷热难当,且还易让室内地面上的细菌和尘埃随着水分飘浮在空气中,造成空气比泼水前更浑浊,对人身体十分不利。

  四、凉席越凉越好

  人们在凉席的选用上也是有讲究的。凉席并非越凉越好。凉性大的竹席,更适合中青年人。老人、小孩及体质弱的人不宜用。

  婴幼儿最好睡采用灯心草、蒲草、马兰草等编织而成的草席,因为他们的神经系统尚未发育成熟,体温调节功能弱,对冷热的适应力较差,竹席和牛皮席往往容易使孩子着凉,不宜选用。另外,草席也较适用于老人,以及体质虚弱的人。但草席容易长螨虫,新草席使用前,最好在阳光下暴晒,反复拍打数次,再用温水拭去灰尘,在阴凉处晾干后使用。每晚睡觉前应用温水擦拭,除去灰尘和汗水。

  专家提醒,无论是何种类型的凉席,使用时室温都不宜过低,尤其是不要长时间开空调,否则,将导致“凉上加凉”,不利于身体健康,这一点对体弱的人而言更是如此。

  五、睡前用凉水抹凉席

  夏季有睡凉席习惯的人,临睡前总喜欢用凉水把凉席、草席、竹席等抹湿,认为这样入睡会凉快些。其实,炎夏天气,人们不停地出汗,在睡床不干燥,空气温度大的情况下,再用湿布抹凉席,会更加增大睡觉环境的湿度,很容易滋生细菌。要知道,人出汗时毛孔是张开的,如此一来,霉菌及其他细菌更易侵袭人体,使人生病。

  正确的做法是,第二天醒来后,用净水擦拭凉席上的汗液,然后放置太阳下晒干,或自然风干,晚饭后放置室内,备晚上入睡之需。

标签: 夏季 怎么 入睡 大小 摆脱 睡眠 问题
  • 教育
  • 美食
  • 健康
  • 数码
  • 家居
  • 娱乐
  • 生活
  • 时尚
  • 旅游
  • 社会
  • 情感
  • 汽车
  • 健身
  • 育儿
  • 科技
  • 游戏
  • 自然
  • 历史
  • 文化
  • 国际
  • 宠物
  • 财经
  • 星座
  • 体育
  • 风水
  • 佛学
  • 军事
  • 生产
  • 房产
  • 手工
  • 技术
  • 摄影
  • 机械
  • 科学
  • 绘画
  • 音乐
  • 其他
  • 养生
健康导航
疾病
医生
中医
男性
孕育
资讯
美容
减肥
医院
女性
老人
饮食
症状
检查
问答
体检
急救
护理
健康
温馨提示
进入夏季是中暑、热中风、肩周炎、水中毒、肠炎等疾病的高发季节,同时也是腹泻、消化不良的高发季节,广大网民要高度重视做好这些疾病的预防,网民如出现低血压、休克、心律失常、腹痛、腹泻、恶心、呕吐、发热及全身不适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Copyright © 2000-2017 jiankang4.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电话: 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