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健康资讯
医生资讯
健康问答
医院查找
疾病百科
天气
健康
网站导航
落枕怎么办 五种简单动作治疗落枕很轻松
更新时间:2022-03-25 13:43:26

  很多人一觉醒来就会发觉自己脖子动不了,或者特别的酸痛,那么,这就是落枕了。落枕如果不及时处理的话,会影响到正常的工作和生活。那么,落枕怎么办?简单动作治疗落枕有哪些?如何预防落枕?一起来看看吧。

  落枕怎么办

  在生活当中,我们很多时候都会发现自己一觉醒来就出现了落枕的情况。脖子既酸又痛,十分难受。那么,落枕怎么办?下面,小编都大家几个方法快速治疗落枕。

  1、热敷脖子

  当出现落枕时,可以用热毛巾或者热水袋敷在脖子或者后脑勺处。这是因为热敷有助于血液循环,能够有效的缓解落枕的情况。

  2、伸缩颈部缓解落枕

  伸缩颈部时,坐着或者站着都可以。首先把头部轻轻地向上伸,注意动作不要过于用力。到了极限处有所停留好,脖子就向下缩。伸缩颈部可以有效地预防颈部肌肉发生粘连,重复30次即可缓解落枕。

  3、低头仰头

  首先头向下,停留5秒向慢慢地改为仰头,同要也是要停留5秒钟。在做低头仰头时,动作一定要缓慢,否则会让落枕的情况变得更加严重。

  4、耸动拍打双肩

  两边肩膀同时向上向上进行耸动,也可以前后上下转动。耸动几分钟后,可以轻轻地拍打双肩。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减轻脖子部位肌肉的紧张程度,对于解决落枕问题有很好的效果。

  5、按摩脖子也可缓解落枕

  可以先把双手搓热,然后轻轻放在脖子酸痛的部位进行按摩。注意按摩的时候不可以太用力,只需要轻轻的按摩几分钟直到发热即可。

  发觉自己睡觉落枕时,要记得切勿用力的转动脖子,因为这样只会加重落枕的程度。适当的使用上文介绍的方法,能够在短时间内有效的缓解落枕的症状。

  简单动作治疗落枕

  以下几种简单动作对落枕有较好的效果,这些方法不用求人,不用花钱,自己便可给自己治疗,没有副作用和不良反应,而且对防治颈椎病,也有一定的帮助。

  1、伸缩颈部

  坐站均可,挺起胸部,先将颈部向上伸,尽量伸至最长,至不能再伸长时,尽量向下缩,缩至不能再缩短时,改为向上伸,这样能防止颈部肌肉发生粘连,连续伸缩30次。

  2、旋转颈部

  坐站均可,先将颈部尽量向左转动,两眼看左肩膀,停5秒钟后,颈部向右转动,看右肩膀,左右旋转各20次。

  3、轻揉颈部

  解开上衣领扣,将两手掌搓热,颈部尽量向上伸,用两手掌在颈部轻轻揉搓,先轻后重,直到局部发热为止。

  4、左右歪头

  坐站均可,两臂自然下垂,头先向左歪,左耳尽量贴靠左肩,然后再将头向右歪,右耳尽量贴靠右肩,左右歪头20次。

  5、低头仰头

  坐站均可,头先向下低,尽量让下颌骨贴近胸部,停5秒钟后改为尽量仰头,眼看天空或房顶,停5秒钟后再低头,如此反复做20次。

  如何预防落枕

  1.要选择有益于健康的枕头,用枕不当是落枕发生的原因之一。

  2.要注意避免不良的睡眠姿势,如俯卧把头颈弯向一侧;在极度疲劳时还没有卧正位置就熟睡过去;头颈部位置不正,过度屈曲或伸展等。

  3.要注意避免受凉、吹风和淋雨,晚上睡觉时一定要盖好被子,尤其是两边肩颈部被子要塞紧,或是用毛衣围好两边,以免熟睡时受凉使风寒邪气侵袭颈肩部引起气血瘀滞、脉络受损而发病。

  4.要注意饮食平衡,荤素合理搭配,多摄入富含维生素、微量元素、钙的食品,如新鲜的蔬菜、水果、奶制品及豆制品等。

  5.要经常适量运动,尤其是颈椎的活动操,如做米字操,这是一种操作简便的颈部保健操。

  总结:通过以上的阅读,相信大家了解了落枕怎么办这个问题,落枕了要及时的处理,不然会影响到自己正常的生活,甚至还会对健康产生危害,所以本文介绍的这些缓解落枕的方法大家不妨试试看。

标签: 落枕 怎么办 五种 简单 动作 治疗 轻松
  • 教育
  • 美食
  • 健康
  • 数码
  • 家居
  • 娱乐
  • 生活
  • 时尚
  • 旅游
  • 社会
  • 情感
  • 汽车
  • 健身
  • 育儿
  • 科技
  • 游戏
  • 自然
  • 历史
  • 文化
  • 国际
  • 宠物
  • 财经
  • 星座
  • 体育
  • 风水
  • 佛学
  • 军事
  • 生产
  • 房产
  • 手工
  • 技术
  • 摄影
  • 机械
  • 科学
  • 绘画
  • 音乐
  • 其他
  • 养生
健康导航
疾病
医生
中医
男性
孕育
资讯
美容
减肥
医院
女性
老人
饮食
症状
检查
问答
体检
急救
护理
健康
温馨提示
进入夏季是中暑、热中风、肩周炎、水中毒、肠炎等疾病的高发季节,同时也是腹泻、消化不良的高发季节,广大网民要高度重视做好这些疾病的预防,网民如出现低血压、休克、心律失常、腹痛、腹泻、恶心、呕吐、发热及全身不适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Copyright © 2000-2017 jiankang4.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电话: 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