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健康资讯
医生资讯
健康问答
医院查找
疾病百科
天气
健康
网站导航
2022年4月5日几点交清明节 2022年4月5号什么时候交清明节
更新时间:2022-03-27 21:56:42

  导语:清明节作为我们国家一个重要的节日,有着我们传承已久的各种传统风俗。如踏青游玩、扫墓祭祀、缅怀祖先等等。那大家知道,2022年4月5日几点交清明节?2022年4月5号什么时候交清明节?下面是小编精心准备的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2022年4月5日几点交清明节

  4月5日3:20交清明节。

  2022年的清明节是4月5日,在这天的凌晨3:20是交清明节的时间。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等,节期在仲春与暮春之交。清明节源自上古时代的祖先信仰与春祭礼俗,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自然节气点,也是传统节日。

  重要的祭祖节日

  清明节是我国非常古老的传统节日,同时也是扫墓祭祖的庄严肃穆日子。同时它作为节气之一也是人们亲近自然、踏青游玩、享受春天乐趣的欢乐节日。斗指乙(或太阳黄经达15°)为清明节气,交节时间在公历4月5日前后。这一时节,生气旺盛、阴气衰退,万物“吐故纳新”,大地呈现春和景明之象,正是郊外踏青春游与行清墓祭的好时节。清明祭祖节期很长,有10日前8日后及10日前10日后两种说法,这近20天内均属清明祭祖节期内。

  习俗扫墓祭祖

  扫墓祭祖是清明节这天最重要也是最隆重的一项传统风俗,各地区的人民都会根据当地的风俗去完成。清明节是传统的重大春祭节日,扫墓祭祀、缅怀祖先,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优良传统,不仅有利于弘扬孝道亲情、唤醒家族共同记忆,还可促进家族成员乃至民族的凝聚力和认同感。清明节融汇自然节气与人文风俗为一体,是天时地利人和的合一,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先祖们追求“天、地、人”的和谐合一,讲究顺应天时地宜、遵循自然规律的思想。

  清明节的习俗

  秋千

  这是中国古代清明节习俗。秋千,意即揪着皮绳而迁移。它的历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后为了避忌讳,改之为秋千。古时的秋千多用树桠枝为架,再栓上彩带做成。后来逐步发展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荡秋千不仅可以增进健康,而且可以培养勇敢精神,至今为人们特别是儿童所喜爱。

  蹴鞠

  鞠是一种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内用毛塞紧。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这是古代清明节时人们喜爱的一种游戏。相传是黄帝发明的,最初目的是用来训练武士。打马球,也是端午之戏之一。北京白云观前也有群众骑马击球之典。清代天坛一带也还有马球运动,直至清中叶之后,马球才消失了。近年西安市又出现了仿古马球运动,使这一古老的体育运动在绝迹多年后重又出现在中华大地上。

  踏青

  又叫春游。古时叫探春、寻春等。四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我国民间长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习惯。

  2022年4月5日清明节黄历

  【阳历】2022年4月5日,星期二

  【阴历】二零二二年三月初五

  【冲煞】冲马(壬午)煞南

  【宜】祈福旅游移徙搬家装修入宅纳采动土修造订盟订婚出行

  【忌】移徙安葬出火伐木

  【胎神占方】房床碓外正北

  【彭祖百忌】戊不受田田主不祥子不问卜自惹祸殃

  【吉神宜趋】五富四相福生

  【凶神宜忌】劫煞小耗重日朱雀

  【六曜】先胜

  【十二神】成执位

  【喜神】东南

  【福神】东北

  【财神】正北

  【日禄】巳命互禄

  【物候】桐始华

  【月相】娥眉月

  【得金】七日得金

  【治水】八龙治水

  【耕田】五牛耕田

  【阳贵神】东北

  【阴贵神】西南

标签: 点交 清明节 什么 时候
  • 教育
  • 美食
  • 健康
  • 数码
  • 家居
  • 娱乐
  • 生活
  • 时尚
  • 旅游
  • 社会
  • 情感
  • 汽车
  • 健身
  • 育儿
  • 科技
  • 游戏
  • 自然
  • 历史
  • 文化
  • 国际
  • 宠物
  • 财经
  • 星座
  • 体育
  • 风水
  • 佛学
  • 军事
  • 生产
  • 房产
  • 手工
  • 技术
  • 摄影
  • 机械
  • 科学
  • 绘画
  • 音乐
  • 其他
  • 养生
健康导航
疾病
医生
中医
男性
孕育
资讯
美容
减肥
医院
女性
老人
饮食
症状
检查
问答
体检
急救
护理
健康
温馨提示
进入夏季是中暑、热中风、肩周炎、水中毒、肠炎等疾病的高发季节,同时也是腹泻、消化不良的高发季节,广大网民要高度重视做好这些疾病的预防,网民如出现低血压、休克、心律失常、腹痛、腹泻、恶心、呕吐、发热及全身不适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Copyright © 2000-2017 jiankang4.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电话: 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