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健康资讯
医生资讯
健康问答
医院查找
疾病百科
天气
健康
网站导航
2022年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怎么交 2022个人养老保险缴费标准
更新时间:2022-05-02 19:24:08

  养老保险是国家规定当劳动者在达到国家规定的解除劳动义务的劳动年龄界限时,会有相关补贴的政策,在2022年城乡居民的养老保险也引起了许多人的注意,具体是怎么缴费的呢?养老保险的档次又是怎么样的?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居民养老保险怎么交

  交居民养老保险,带上相关的资料到你所在地的社区或者街道办事处办理就可以了。

  1、城镇居民养老保险的任务目标是:建立个人缴费、政府补贴相结合的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实行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与家庭养老、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等其他社会保障政策相配套,保障城镇居民老年基本生活。

  2、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基金主要由个人缴费和政府补贴构成。

  如何申请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有关规定,结合各城实际,整合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以下简称新农保)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以下简称城居保)制度,建立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1、参保范围:

  具有本地户籍,年满16周岁(不含在校学生)以上、60周岁以下,未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农村居民和城镇非从业居民,均可在户籍地自愿参加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

  2、基金筹集:

  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筹集主要由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构成。

  重点:个人缴费部分

  参加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的人员应当按规定缴纳养老保险费。

  缴费标准目前设定为每年100元、200元、300元、400元、500元、600元、700元、800元、900元、1000元、1100元、1200元12个档次,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可根据经济发展水平适当增设缴费档次。参保人自主选择档次,按规定逐年缴纳保费,多缴多得。

  省根据国家要求和经济发展及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等情况适时调整缴费档次。各地可按制度规定,结合本地实际确定缴费方式。

  集体和政府补助:根据各地实际情况确定(可参照当地相关文件)

  3、养老金待遇:

  养老金待遇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构成,支付终身。

  基础养老金标准为每人每月最低80元,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可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适当提高基础养老金标准,对于连续缴费超过15年的城乡居民,每超过1年,基础养老金可增发1%,提高和增发部分的资金由当地人民政府承担。

  个人账户养老金的月计发标准为个人账户储存额除以139。参保人员死亡,个人账户中的资金余额,除政府补贴外,可依法继承;政府补贴余额用于继续支付其他参保人的养老金。

  2022个人养老保险缴费标准

  1、缴费档次,五个养老保险费标准,60%档次5932.8元每年,80%档次7910.4元每年,100%档次9888.12元每年,110%档次10876.92每年,120%档次11865.72每年,大家一定要注意,这个缴费档次只要选定,同一年内不得变更。

  2、一次性补缴,在法定时间内,个人缴费到账时间越早,账户生成利息越多,个人账户储存额也就越多,养老金水平就越高,所以要尽量早交社保。个人账户储存额及时计息,以确保养老待遇不受关联。

  3、缴费年限,增加基础养老金计发比例,提高过渡性养老金的过渡系数。

  4、参保时间,劳动关系建立之日起30日内,用人单位应该为职工办理,社会保险参保手续

  5、中断缴费,个体参保人员中断缴费,时间超过3年的,需要按“双基数”补缴保费,中断未超过3年的人员,可按“历年原标准”补缴,中断缴费时间越长,需补缴的保费就越多。

标签: 城乡 居民 养老保险 怎么 个人 缴费 标准
  • 教育
  • 美食
  • 健康
  • 数码
  • 家居
  • 娱乐
  • 生活
  • 时尚
  • 旅游
  • 社会
  • 情感
  • 汽车
  • 健身
  • 育儿
  • 科技
  • 游戏
  • 自然
  • 历史
  • 文化
  • 国际
  • 宠物
  • 财经
  • 星座
  • 体育
  • 风水
  • 佛学
  • 军事
  • 生产
  • 房产
  • 手工
  • 技术
  • 摄影
  • 机械
  • 科学
  • 绘画
  • 音乐
  • 其他
  • 养生
健康导航
疾病
医生
中医
男性
孕育
资讯
美容
减肥
医院
女性
老人
饮食
症状
检查
问答
体检
急救
护理
健康
温馨提示
进入夏季是中暑、热中风、肩周炎、水中毒、肠炎等疾病的高发季节,同时也是腹泻、消化不良的高发季节,广大网民要高度重视做好这些疾病的预防,网民如出现低血压、休克、心律失常、腹痛、腹泻、恶心、呕吐、发热及全身不适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Copyright © 2000-2017 jiankang4.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电话: 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