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健康资讯
医生资讯
健康问答
医院查找
疾病百科
天气
健康
网站导航
2022入伏吃什么好 2022入伏吃哪些食物好
更新时间:2022-07-07 10:25:52

  导语:三伏天是我国最热的一个时期,但在三伏天有许多美食是可以吃的,而且吃了对身体比较有益处。那么,2022入伏吃什么好?2022入伏吃哪些食物好?今日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比较实用的内容,希望可以给大家带来一些帮助。

  2022入伏吃什么好

  1、吃面

  伏日吃面,这一习俗至少三国时期就已开始了。《魏氏春秋》上说,何晏在“伏日食汤饼,取巾拭汗,面色皎然”,人们才知何晏肌肤洁白不是涂粉掩饰,而是自然白。这里的“汤饼”就是热汤面。伏天除了喝热汤面,还可以吃过水面。将煮好的面条用凉水过出,拌上蒜泥,浇上卤子,不仅刺激食欲,而且“败心火”。

  2、饺子

  北方有句俚语,叫做“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北方在伏天多吃面,在头伏吃饺子也成为传统习俗了。头伏吃饺子是传统习俗,因为每逢伏天,人的胃口就不好,吃不下去东西,而饺子在中国人的传统习俗里正是开胃解馋的食物。煮饺子时,粘连和破皮这两个常见问题让人头疼,究竟怎么煮才能保持形状完整呢?其实,煮饺子的过程中,水开四次,就熟了。开水下入饺子,当水第1次沸腾时,添入少许凉水,待水开后再加凉水。总共点3回水,开锅4次,饺子就煮熟了,既不会粘连,也不容易破皮。

  3、馄饨

  在南方部分地区,如上海等头伏要吃馄饨,其实对于南方人来说,馄饨和饺子几乎是一种食物。上海人有“头伏馄饨二伏茶”的说法。比起水饺,馄饨个小皮薄,煮熟后有透明感,另煮馄饨费时短,煮水饺过程则需多次加凉水,方保证熟透。另外还有一点,水饺重蘸料,馄饨重汤料,在广东地区尤其突出,鸡汤、肉骨头汤是汤底的首选。我们这边吃馄饨还常配面一起,称云吞面。

  4、鸡肉

  民谚云:“起伏吃只鸡,一年好身体。”南昌“头伏吃鸡二伏鸭”,湖南与江西与比邻,头伏也是吃鸡。相对来说,江西、湖南人三伏天吃鸡倒是很有几分科学根据。三伏天里人的体能消耗较多,须适当补充营养。在炖鸡时可适量加入生姜,生姜性温,可以调节人体在夏季内外的温差,使得人体适应外界环境,起去湿强身的作用。这样一来,可做到发散体内蕴寒,防止秋发寒病。

  5、羊肉

  我国鲁西南、苏北、皖北、豫东等地区都有三伏天“伏羊”(即三伏天品食羊肉)的传统。因为当地人认为此法能“以热治热、发汗排毒”,所以,这些地区长久以来流传着“夏天伏羊一碗汤,不用神医开药方”、“大暑吃羊肉汤,冬天不用穿绒衫”的说法。

  6、火腿

  杭州“头伏火腿二伏鸡”。中医认为,火腿有健脾开胃、生津益血的功效。火腿一年四季都可以吃,但是夏季吃为最佳。火腿营养丰富,食之不腻,能增进食欲,和冬瓜烧汤,既有营养,又防暑祛病。

  入伏虚寒体质饮食注意事项

  体质虚寒的人在生活中饮食上要有所禁忌,性质寒凉、易损伤脾胃阳气的食物,如荞麦、莜麦、绿豆、豆腐、菠菜、空心菜、茄子、黑木耳、金针莱、莴苣、冬瓜、芹菜、苋莱、茭白、黄瓜、苦瓜、西瓜、柿子、香蕉、枇杷、梨等。味厚滋腻,难以消化,易阻碍脾胃运化的食物,如猪肉、鸭肉、甲鱼肉、牡蛎肉、糯米等。具有利气消食作用,可损伤正气、加重虚寒的食物,如山楂、萝卜、薤白、香菜等。尤其是螃蟹,千万不要贪吃!

  体质虚寒的人宜吃:属于滋补性的食物,性温味甘辛,具有健脾补气、温暖肠胃及祛寒作用的食物,如籼米、羊肉、鸡肉、牛肚、猪肚、链鱼、草鱼、荔枝、辣椒、韭菜、茴香莱、芥菜、肉桂、干姜、生姜、花椒、胡椒、小茴香、白蔻、红糖、桃子等。羊肉可以多吃一点,会很有帮助。

标签: 入伏 什么 哪些 食物
  • 教育
  • 美食
  • 健康
  • 数码
  • 家居
  • 娱乐
  • 生活
  • 时尚
  • 旅游
  • 社会
  • 情感
  • 汽车
  • 健身
  • 育儿
  • 科技
  • 游戏
  • 自然
  • 历史
  • 文化
  • 国际
  • 宠物
  • 财经
  • 星座
  • 体育
  • 风水
  • 佛学
  • 军事
  • 生产
  • 房产
  • 手工
  • 技术
  • 摄影
  • 机械
  • 科学
  • 绘画
  • 音乐
  • 其他
  • 养生
健康导航
疾病
医生
中医
男性
孕育
资讯
美容
减肥
医院
女性
老人
饮食
症状
检查
问答
体检
急救
护理
健康
温馨提示
进入夏季是中暑、热中风、肩周炎、水中毒、肠炎等疾病的高发季节,同时也是腹泻、消化不良的高发季节,广大网民要高度重视做好这些疾病的预防,网民如出现低血压、休克、心律失常、腹痛、腹泻、恶心、呕吐、发热及全身不适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Copyright © 2000-2017 jiankang4.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电话: 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