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健康资讯
医生资讯
健康问答
医院查找
疾病百科
天气
健康
网站导航
为什么女性发生便秘的概率是男性的两倍?
更新时间:2022-08-12 11:15:18

  女性发生便秘的概率两倍于男性患者,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

  临床实践观察,女性便秘的患者较男性为多,国外欧美调查数据显示,女性发生便秘的概率两倍于男性患者。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这主要与人体本能的膀胱——肛门反射相关。

  尿道和肛门括约肌的神经共同来源于相同的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和躯体神经,也就是说,膀胱与肛门受共同的植物性神经与躯体性神经支配。

  当排尿时,外括约肌电活动受到全部抑制,而内括约肌电活动增加,此时,为了防止大便溢出,内括约肌处于收缩状态,该活动不受意识支配,完全属于一种正常的生理反射。

  女性由于排尿为蹲位,因体位的不同,女性排尿时腹压高于男性,为了防止直肠内粪便的排出,通过膀胱-直肠反射,其内括约肌的张力要高于男性,再加上女性尿道短,患有泌尿系感染的机会较多,常常发生尿频,更加容易刺激内括约肌发生痉挛,久而久之,内括约肌出现失弛缓现象。

  此时,受直肠内括约肌反射的影响,内括约肌痉挛则直肠扩张,粪便储存增多,水分被过渡吸收,从而出现便秘的发生。

  肛门疼痛为何容易产生便秘?

  很多患过肛肠疾病或经历过肛门手术的患者可能都有一个共同的经历,即无论何种原因,肛门一旦疼痛发作,大便即会出现干燥难解。

  笔者分析其产生便秘的原因主要来自两个方面:

  1、心理因素:由于患者惧怕排便加重肛门疼痛从而久忍大便,致使直肠内粪便停留过久、过多,粪便水分被直肠过度吸收,产生粪便硬结。

  2、反射因素:由于肛门的各种炎症刺激、创伤刺激(如术后)均会引起肛门随意肌的强烈收缩(随意肌受人体意识支配),随意肌主要包括肛门外括约肌与其上方的耻骨直肠肌,这两种肌肉受到刺激后同时压迫内括约肌,最后引起内括约肌的肌张力增强。

  内括约肌位于外括约肌内侧,两块肌肉宛如两个活动的套管,可以在一定范围内上下移动。内括约肌是消化道环肌层的延续,不受意识支配并具有消化道环肌的固有特性,即易痉挛性。

  当肛门各种因素引起疼痛时,外括约肌受到刺激先产生收缩,随之内括约肌也产生收缩,如果肛门致痛因素能够迅速消失,内、外括约肌收缩会慢慢放松;如果肛门致痛因素(如炎症不缓解)仍然存在,由于内括约肌的特性,最终产生痉挛,甚至出现增厚,此时,由于内括约肌的痉挛,导致直肠产生逆反射性扩张,粪便积存较之以前增加并且水分被过度吸收从而产生便秘,这就是内括约肌失弛缓性便秘的原因所在。

  为什么要养成定时排便的好习惯?

  生活中,常常会有人因为工作实在繁忙或由于条件不允许,即使产生了便意,也会通过人为地紧缩肛门直至最后使便意消失,在专业上这属于“逆蠕动”反射,偶尔一次有意抑制排便不会对人体造成太大的影响,如果大脑皮层经常地抑制排便,一方面使直肠对粪便的敏感性降低;另一方面粪便在直肠、乙状结肠停留过久,水分被过度吸收而使粪便干燥,产生顽固性便秘。

  人体控制排便的最高“司令部”大脑皮层对骶部脊髓排便中枢具有调节作用。当人为想抑制排便时,肛门外括约肌会发生强烈收缩,收缩的外括约肌压迫内括约肌,使内括约肌挛缩。

  此时,由于平滑肌(胃肠道系统均为平滑肌)的固有特性,内括约肌挛缩则直肠反射性扩张,直肠空间加大,粪便更多地被保留于直肠内,由于直肠的扩张,直肠壁的张力降低,又会引起排便反射的刺激减弱或消失,粪便停留越久,水分被肠壁吸收的越多,所以越容易引起便秘,更有甚者患者根本没有了便意。

  所以,有便即排,对于避免便秘非常有利。另外,由于排便活动是由大脑皮层参与的复杂性、协调性、时间性条件反射,所以,平时应该养成定时排便的好习惯,不要轻易破坏自身规律,这不仅对排便非常重要,对维护自身的“生物钟”稳定也至关重要。

标签: 为什么 女性 发生 便秘 概率 男性
  • 教育
  • 美食
  • 健康
  • 数码
  • 家居
  • 娱乐
  • 生活
  • 时尚
  • 旅游
  • 社会
  • 情感
  • 汽车
  • 健身
  • 育儿
  • 科技
  • 游戏
  • 自然
  • 历史
  • 文化
  • 国际
  • 宠物
  • 财经
  • 星座
  • 体育
  • 风水
  • 佛学
  • 军事
  • 生产
  • 房产
  • 手工
  • 技术
  • 摄影
  • 机械
  • 科学
  • 绘画
  • 音乐
  • 其他
  • 养生
健康导航
疾病
医生
中医
男性
孕育
资讯
美容
减肥
医院
女性
老人
饮食
症状
检查
问答
体检
急救
护理
健康
温馨提示
进入夏季是中暑、热中风、肩周炎、水中毒、肠炎等疾病的高发季节,同时也是腹泻、消化不良的高发季节,广大网民要高度重视做好这些疾病的预防,网民如出现低血压、休克、心律失常、腹痛、腹泻、恶心、呕吐、发热及全身不适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Copyright © 2000-2017 jiankang4.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电话: 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