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健康资讯
医生资讯
健康问答
医院查找
疾病百科
天气
健康
网站导航
小小的阿司匹林你真正了解了吗
更新时间:2022-08-12 11:15:35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所致的血管狭窄以及粥样硬化斑块破裂所诱发的急性血栓形成是冠心病发病的两个最主要病生理因素,血小板是唯一参与这两个病生理过程的细胞。因此抗血小板治疗对冠心病患者尤为重要。近些年来循证医学研究显示对于冠心病患者只要加强抗血小板治疗其心脏事件发生率就会明显降低。阿司匹林作为抗血小板药物,是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基础药物。2002

  年,抗栓临床试验协作组对 287 项研究的汇总分析显示,应用阿司匹林抗血小板治疗可使严重心脑血管事件减少 1/4,其中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减少

  1/3,非致死性中风减少1/4,心脑血管病死亡减少

  1/6。因此阿司匹林已经作为冠心病的常规用药。但我们发现临床上许多患者对阿司匹林这一药物知之甚少,下面就带大家一起了解下它。

  一、阿司匹林的前世今生

  阿司匹林(Aspirin,ASP)又称乙酰水杨酸(Acetylsalicylicacid,ASA)是常用的历史悠久的非甾体类抗炎药,也是非选择性环氧化酶抑制药,具有较强的解热镇痛、抗血小板聚集、防止血栓形成的作用,广泛用于抗炎、抗风湿、预防心脑血管疾病。阿司匹林在预防糖尿病及其并发症、预防心肌梗死、缺血性卒中、改善老年痴呆症状等方面都收到良好的效果。

  二、阿司匹林适用范围、剂量

  临床上只要确诊为冠心病患者或者存在2个或2个以上冠心病危险因素的患者(这些患者虽无诊断冠心病的依据),例如吸烟+高血压或肥胖+高脂血症等,都应该长期服用阿司匹林药物。量效分析显示,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的最佳剂量为75

  ~ 150mg/d,小于 75mg/d 的剂量的疗效与安慰剂相同。因此,口服小剂量阿司匹林75— 150 mg/d是较为合理的治疗选择。

  三、早上服还是晚上服?

  研究表明,心脑血管事件高发时段为日间6~12点,血小板聚集率也是在日间8~11点达到峰值,根据阿司匹林不同制剂的药效吸收不同,所以服用时间也有所不同。阿司匹林普通制剂,口服后吸收迅速、完全,一次用药后快速达到血药峰值,故建议早上服用;而阿司匹林肠溶片服用后需3—4小时才能达到血药浓度高峰,才可以起到最大的药效,如果是每天上午服用,就不能起到最佳的保护作用,而18~24点是人体新血小板生成的主要时间段,因此夜间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可以有效地抑制晨起血小板聚集高峰。

  四、餐前服还是餐后服?

  阿司匹林普通制剂的传统用法是餐后服用,旨在通过食物的缓冲减少对胃肠黏膜的直接损害害。肠溶阿司匹林要看其质量和患者的临床反应,质量好的肠溶片在胃内完全不溶解,宜空腹服用,有利于提高生物利用度;但如果肠溶片的质量不尽稳定.在胃内仍然会有少量溶解,可能会增加了消化道副作用,因此,建议先吃些食物后服用,以减轻对胃的刺激。

  五、阿司匹林剂型

  非肠溶片(如普通阿司匹林或泡腾片)在胃内即溶解.对胃粘膜有刺激作用,只适用于急性期首剂服用。肠溶剂型由于不在胃内酸性环境中溶解因此可使阿司匹林所致胃肠道副作用发生率降低约60%,是长期服用的最佳选择剂型。

  六、阿司匹林的副作用?

  阿司匹林最常见的副作用是对胃肠道的刺激作用,患者感到上腹部不适,剂量越大,反应越强。少数患者可发生消化道出血,故对患有活动性溃疡的患者是禁忌的。个别患者还可产生过敏性反应如出现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和皮炎等。

  七、切忌擅自停用阿司匹林

  虽然阿司匹林药物具有一定的副作用,但患者还是要善于抓到事物的“主要矛盾”,

  国内外心脏学会建议,除非有阿司匹林禁忌症,否则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应终身服用阿司匹林,切忌擅自停药,突然停药,容易在短时间内诱发新的心血管事件。

  注:以上关于服用阿司匹林的注意事项,患者可根据自己的临床症状、用药反应和主治医生的指导适当调整。

标签: 小小的 阿司匹林 真正 解了
  • 教育
  • 美食
  • 健康
  • 数码
  • 家居
  • 娱乐
  • 生活
  • 时尚
  • 旅游
  • 社会
  • 情感
  • 汽车
  • 健身
  • 育儿
  • 科技
  • 游戏
  • 自然
  • 历史
  • 文化
  • 国际
  • 宠物
  • 财经
  • 星座
  • 体育
  • 风水
  • 佛学
  • 军事
  • 生产
  • 房产
  • 手工
  • 技术
  • 摄影
  • 机械
  • 科学
  • 绘画
  • 音乐
  • 其他
  • 养生
健康导航
疾病
医生
中医
男性
孕育
资讯
美容
减肥
医院
女性
老人
饮食
症状
检查
问答
体检
急救
护理
健康
温馨提示
进入夏季是中暑、热中风、肩周炎、水中毒、肠炎等疾病的高发季节,同时也是腹泻、消化不良的高发季节,广大网民要高度重视做好这些疾病的预防,网民如出现低血压、休克、心律失常、腹痛、腹泻、恶心、呕吐、发热及全身不适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Copyright © 2000-2017 jiankang4.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电话: 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