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健康资讯
医生资讯
健康问答
医院查找
疾病百科
天气
健康
网站导航
胃癌的病因及预防
更新时间:2022-08-12 11:16:35

  胃癌目前仍是全球人群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据统计,每年全球约新增90万新发病例,同时有70万人死于胃癌。尽管全球范围内,胃癌发病率有轻微的下降,但是总体治疗效果仍不尽人意,死亡率仍保持较高的水平。胃癌好发于日本、韩国、中国等亚洲国家,其中,中国每年的新增病例数为世界第一。胃癌是我国最常见的第三大肿瘤,目前每年新增40万余病例,死亡人数已达30万人,男女的发病率分别为37.1/10万和17.4/10万,发达城市上海的发病率约为男性13.73/10万(排名第二)和女性8.71/10万(排名第三)。胃癌多见于男性,发病年龄以40-60岁为最常见,男女比例为2.67∶1,30岁以下少见。

  胃癌的发病原因

  胃癌发病由多因素导致,比较一致的看法有以下几个方面:

  1、饮食因素。长期不规律饮食,暴饮暴食,食用霉变粮食、霉制食品、咸菜、烟薰及腌制鱼肉,过多摄入食盐等都可增加发生胃癌的危险性。

  2、出现幽门螺杆菌感染,其分泌的毒素可使胃粘膜病变。

  3、遗传因素。流行病学调查,胃癌发病具有家族聚集倾向,如遗传性弥漫型胃癌。

  4、癌前病变即易恶变的全身性或局部疾病及状态,如慢性萎缩性胃炎,腺瘤型胃息肉,残胃炎等等。

  胃癌的临床诊断

  胃癌的临床症状有哪些?

  大部分的胃癌在早期都是无特异性症状的,而存在与胃炎相似的症状,例如中上腹部的饱胀、隐痛,反酸嗳气的增多,食欲的下降,进食梗咽感等等,这些症状往往会被患者忽略;随着疾病的发展,即会出血恶心呕吐、纳差乏力、消瘦等消耗症状,伴肿瘤出血时,还会伴有呕血、黑便,肿瘤侵犯腹膜后神经组织时还可出现后背疼痛;而至中晚期,就会出现腹水、肿瘤性肠梗阻、恶液质等全身症状。

  主要诊断方法有:胃镜、上消化道造影、CT检查、内镜超声等,最终需靠病理诊断。

  胃癌的预防

  1、改善饮食结构,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多饮牛奶,豆浆;减少烟酒的摄入,避免长期摄入腌制、高盐、辛辣、发酵发霉等不健康的食物,少吃烟熏、油炸和烘烤食物。

  2、改进饮食习惯和方式:要按时按量进食,避免暴饮暴食;食物不能过烫,进食不宜过快;进食时情绪愉快,心情开朗。

  3、年龄大于40岁后,一旦出现无明显急性刺激因素导致的上腹部不适或消化道症状时,应积极就医,行胃镜检查。

  4、如长期患有萎缩性胃炎、胃粘膜糜烂、胃粘膜腺体不典型增生或肠化的患者,特别是具有可疑胃癌家族史的患者,应每年定期复查胃镜。

  5、伴幽门螺旋杆菌的患者,重度感染或有症状时,应积极行杀菌治疗。

标签: 胃癌 病因 预防
  • 教育
  • 美食
  • 健康
  • 数码
  • 家居
  • 娱乐
  • 生活
  • 时尚
  • 旅游
  • 社会
  • 情感
  • 汽车
  • 健身
  • 育儿
  • 科技
  • 游戏
  • 自然
  • 历史
  • 文化
  • 国际
  • 宠物
  • 财经
  • 星座
  • 体育
  • 风水
  • 佛学
  • 军事
  • 生产
  • 房产
  • 手工
  • 技术
  • 摄影
  • 机械
  • 科学
  • 绘画
  • 音乐
  • 其他
  • 养生
健康导航
疾病
医生
中医
男性
孕育
资讯
美容
减肥
医院
女性
老人
饮食
症状
检查
问答
体检
急救
护理
健康
温馨提示
进入夏季是中暑、热中风、肩周炎、水中毒、肠炎等疾病的高发季节,同时也是腹泻、消化不良的高发季节,广大网民要高度重视做好这些疾病的预防,网民如出现低血压、休克、心律失常、腹痛、腹泻、恶心、呕吐、发热及全身不适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Copyright © 2000-2017 jiankang4.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电话: 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