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健康资讯
医生资讯
健康问答
医院查找
疾病百科
天气
健康
网站导航
夏季腹泻选药全攻略
更新时间:2022-08-12 11:18:34

  又到了夏天,小龙虾、各种烧烤、冰啤酒,吃货们福利多多。各种嗨之后,烦人的腹泻君是不是又找上门了?!

  腹泻君从小就跟大家很熟,小名“拉肚子”,此君每天排便次数超过3次,粪质稀薄,水分增加,每日排便量超过200g,或含未消化食物或脓血、黏液。腹泻常伴有排便急迫感、肛门不适、失禁等症状。腹泻分急性和慢性两类。

  腹泻后人体损失最多的主要是体液和电解质。严重发生脱水时,很可能引发肾功能衰竭,这就是腹泻引起死亡的主要原因。所以如果腹泻后想喝水,就要喝点补液盐。出现腹泻也要继续进食,补充营养,可以吃一些稀、软、易消化、有营养的食物,如鸡蛋羹、麦片粥、米粥、面条等。

  不是所有的腹泻都要吃药,您知道这五大误区吗?

  误区一:滥用抗生素

  许多患者一有腹泻,不管三七二十一,就使用复方新诺明或诺氟沙星等抗生素。其实这种做法是不对的。因腹泻有感染性和非感染性两类,非感染性腹泻由饮食不当、食物过敏、生活规律的改变、气候突变等原因引起,此类腹泻若使用抗生素治疗是无效的,应当服用一些助消化药或采用饮食疗法等。即便是感染性腹泻(多数由细菌引起),在选用抗生素时,也要做细菌培养选择最敏感的抗生素治疗,切不可滥用抗生素。

  误区二:滥用止泻药

  有些患者发生腹泻后,就马上使用止泻剂,这种做法也是不科学的。因为发病初期,腹泻能将体内的致病菌与它们所产生的毒素和进入胃肠道的有害物质排出体外,减少对人体的毒害作用。此时如果使用止泻剂,无疑是闭门留寇。当然,如腹泻频繁,持续时间长且出现脱水症状者,在应用抗生素和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的前提下,可酌情使用止泻剂。

  误区三:滥用止痛药

  部分腹泻患者常用止痛药来止腹痛,其实这种做法非常不妥。使用止痛药可能会掩盖或加重病情,如果是患有青光眼的老年人,还可诱发或加重青光眼。对于轻度腹痛者,可用热水袋热敷腹部来缓解腹痛,重度腹痛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止痛剂。

  误区四:频繁换药

  一些腹泻患者治病心切,用药1-2天后不见好转,就急于更换其他药品。其实,任何药物发挥作用都需要一个过程,如果不按规定的疗程用药,当然达不到效果。再则,频繁更换抗生素,易使细菌和机体产生耐药性,反而造成不良后果。因此,要按规定的疗程用药,不可随意频繁换药。

  误区五:过早停药

  少数腹泻患者常依症状服药,即腹泻重时多服药,腹泻轻时少服药,稍有好转就停药。这样做很容易造成治疗不彻底而使腹泻复发,或由急性腹泻转为慢性腹泻,给治疗带来更多困难。

  腹泻用药的正确姿势

  1、进攻——氟哌酸杀病菌

  急性腹泻最常见的原因是食物中毒和肠道感染。如果突然拉肚子,首先要想想自己是否吃过变质、受污染或者有毒的食物,就诊时一定要主动告诉医生。

  当然,急性腹泻最常见的原因是肠道感染,患者常伴有恶心、腹痛、发热等症状。使用氟哌酸、泻立停、痢特灵等抗菌药便是一种“针锋相对”的进攻策略,黄连素也具有抗感染的作用。需要强调的是,首先,“出兵进攻”前要“摸清敌情”。肠道感染的致病菌可能是细菌,也可能是病毒,而抗菌药对后者是没有用的。其次,一旦明确病情使用抗菌药,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足疗程,否则容易引发耐药。

  2、防御——思密达护肠道

  使用抗生素积极进攻的同时,还要做好防御措施,这时需要消化道黏膜保护剂,如思密达。思密达的主要成分是蒙脱石,口服后能均匀地覆盖在消化道黏膜表面,抑制各种消化道病毒、病菌及其产生的毒素。腹泻伴轻微腹痛时,可服用思密达。

  需要提醒的是,思密达吸附能力较强,因此,最好在服用思密达之前1小时或者之后2小时再服用抗生素,以免影响疗效。

  3、驰援——整肠生调菌群

  人体肠道里的微生物至少有400种,90%以上是“常住户”。如果它们的比例、种类、数量明显变化,也会发生“内乱”,引起腹泻、腹胀、产气等症状。使用抗生素,很容易“伤敌一千,自损八百”,不妨寻求援助,找益生菌来解决问题。双歧杆菌、嗜酸乳酸杆菌、地衣芽胞杆菌等益生菌,能制约肠道内的致病菌,平息“内乱”。

  4、补给——糖盐水添能量

  “大军未动,粮草先行”是兵家之道。因此,治疗腹泻时别忘了对身体的“补给”。可在家里备一些葡萄糖粉和生理盐水。腹泻症状较轻时可用100毫升温生理盐水加10—15克白糖,每天喝3—5次,补充能量,辅助治疗。也可以把葡萄糖调在牛奶、豆浆或菜粥里服用。但要注意,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以及葡萄糖、半乳糖吸收不良者应慎用这种方法。腹泻严重时还需静脉补液纠正。

标签: 夏季 腹泻 攻略
  • 教育
  • 美食
  • 健康
  • 数码
  • 家居
  • 娱乐
  • 生活
  • 时尚
  • 旅游
  • 社会
  • 情感
  • 汽车
  • 健身
  • 育儿
  • 科技
  • 游戏
  • 自然
  • 历史
  • 文化
  • 国际
  • 宠物
  • 财经
  • 星座
  • 体育
  • 风水
  • 佛学
  • 军事
  • 生产
  • 房产
  • 手工
  • 技术
  • 摄影
  • 机械
  • 科学
  • 绘画
  • 音乐
  • 其他
  • 养生
健康导航
疾病
医生
中医
男性
孕育
资讯
美容
减肥
医院
女性
老人
饮食
症状
检查
问答
体检
急救
护理
健康
温馨提示
进入夏季是中暑、热中风、肩周炎、水中毒、肠炎等疾病的高发季节,同时也是腹泻、消化不良的高发季节,广大网民要高度重视做好这些疾病的预防,网民如出现低血压、休克、心律失常、腹痛、腹泻、恶心、呕吐、发热及全身不适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Copyright © 2000-2017 jiankang4.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电话: 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