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健康资讯
医生资讯
健康问答
医院查找
疾病百科
天气
健康
网站导航
中医如何治疗心衰病
更新时间:2022-08-12 11:20:20

  中医心衰指心体受损、脏真受伤、心脉气力衰竭所致的危重病症。心衰指因心病日久、阳气虚衰、运血无力或气滞血瘀、心脉不畅、血瘀水停,以喘息心悸、不能平卧、咳吐痰涎、水肿、少尿为主要表现的脱病类疾病。相当于西医学所说的心力衰竭。中医治疗原则是:权衡缓急,补虚泻实。宜先补益心气,温养心阳,养心为本,兼顾五脏。其次活血化瘀,贯穿全程,结合理气、化瘀、利水、逐饮,注意消除病因,坚持防治结合。

  心衰辨证分型如下:

  1、气虚血瘀证:多见心悸、气短、神疲乏力、自汗、动则尤甚,甚则喘咳,唇甲青紫,甚则颈脉青筋暴露。胁下积块,舌紫暗或有瘀斑,脉沉细涩或结代;治法宜养心补肺,益气活血,方选保元饮;

  2、气阴两虚证:心悸、心烦、失眠、气短、体瘦乏力,面白无华,唇甲色淡,口干咽燥,小便短赤,甚则潮热盗汗,尿少肢肿,舌暗红,少苔或无苔,脉细数或虚数;治法益气养阴,活血化瘀,方选生脉饮和血府逐瘀汤;

  3、阳虚水泛证:心悸怔忡,气短喘促,动则尤甚或喘坐不得卧,精神萎靡,乏力懒动,腰膝酸软,形寒肢冷,面色苍白或晦暗,肢体浮肿,下肢尤甚,甚则腹胀脐突,尿少或夜尿频多,舌淡苔白,脉沉弱或迟;治法宜温阳、活血、利水,方选真武汤;

  4、痰饮阻肺证:喘咳气急,张口抬肩,不能平卧,痰色白或黄稠,心悸烦躁,胸闷胀满,面青汗出,口唇青紫,舌质紫暗,舌苔厚腻,或白或黄,脉弦滑或数。治法宜温化痰饮,泻肺逐水,方选苓桂术甘汤和葶苈大枣泻肺汤;

  5、阴竭阳脱证:心悸喘憋,不得卧,大汗淋漓,四肢厥冷,呼吸急促,张口抬肩,尿少或无尿,颜色紫绀,唇甲青紫,舌淡胖而紫,脉沉细欲绝或浮大无根;治法宜益气回阳固脱,方选参附注射液、四逆加人参汤。

标签: 中医 如何 治疗 衰病
  • 教育
  • 美食
  • 健康
  • 数码
  • 家居
  • 娱乐
  • 生活
  • 时尚
  • 旅游
  • 社会
  • 情感
  • 汽车
  • 健身
  • 育儿
  • 科技
  • 游戏
  • 自然
  • 历史
  • 文化
  • 国际
  • 宠物
  • 财经
  • 星座
  • 体育
  • 风水
  • 佛学
  • 军事
  • 生产
  • 房产
  • 手工
  • 技术
  • 摄影
  • 机械
  • 科学
  • 绘画
  • 音乐
  • 其他
  • 养生
健康导航
疾病
医生
中医
男性
孕育
资讯
美容
减肥
医院
女性
老人
饮食
症状
检查
问答
体检
急救
护理
健康
温馨提示
进入夏季是中暑、热中风、肩周炎、水中毒、肠炎等疾病的高发季节,同时也是腹泻、消化不良的高发季节,广大网民要高度重视做好这些疾病的预防,网民如出现低血压、休克、心律失常、腹痛、腹泻、恶心、呕吐、发热及全身不适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Copyright © 2000-2017 jiankang4.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电话: 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