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健康资讯
医生资讯
健康问答
医院查找
疾病百科
天气
健康
网站导航
什么是小儿脑瘫?
更新时间:2022-08-12 11:23:22

  每个家庭都希望有一个健康、聪明、活泼的小宝贝,使得家庭充满温馨和快乐。但有些疾病会给孩子和家庭带来长期的痛苦,比如小儿脑瘫,由于该病在婴儿时期容易被忽视而漏诊,错过最佳治疗时机,最终留下残疾而苦不堪言。但如果能得到早期的诊断、治疗,并制定相应的功能训练方法,则可取得最佳的治疗效果,并最大限度地防止肢体畸形的出现和发展。因此了解并及早发现脑瘫成了家长们必须掌握的常识。

  什么是小儿脑瘫?

  小儿脑瘫是指妊娠期至新生儿期,由于脑组织发育异常或受损,失去对下运动神经元的控制,表现为受累部位肌肉张力增高、反射亢进和随意运动失调的一种疾病,可伴有小脑的损害。约占出生人口的0.4%,性别无明显差别,多在婴幼儿时期被发现。由于该病给患者的生活、工作乃至护理带来诸多不便并可能伴随一生,因此,治疗问题长期困扰着千千万万个家庭。但早期的治疗和康复训练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可更好的改善肢体功能活动,提高患孩的自理能力,减轻家庭和社会的负担。

  小儿脑瘫是怎么得的?

  小儿脑瘫的致病因素可分为三类:

  1、产前因素,约占30%,如父母近亲结婚、基因变异、母亲孕期病毒感染以及药物或放射性元素损害等均可导致胎儿脑组织的发育缺陷、异常。

  2、产中因素,约占60%,如早产、难产、羊水早破、脐带绕颈、窒息以及麻醉药、助产器械的使用等均可导致脑缺氧、脑组织损伤。

  3、产后因素,约占10%,如脑炎、脑膜炎、颅脑外伤、一氧化碳中毒等均可导致脑组织的的损害。

  小儿脑瘫有哪些类型?

  由于脑组织受损部位的不同,根据症状特点,临床上可分为痉挛型、手足徐动型、共济失调型、强直型、震颤型、混合型等,以痉挛性为多见,约占60%。

  小儿脑瘫的早期有什么特点?

  小儿脑瘫主要表现为运动功能、协调动作、智力、语言的发育迟缓或障碍,以及姿势的异常,比如头颈僵硬,四肢紧张、伸张困难,双手紧握不能抓物,双腿交叉不能分开,足尖蹬地,或出现手足无目的、不自主的动作,或手足动作不协调等。因此,家长一旦发现孩子出现以上异常或功能活动发育滞后时,就应该引起重视,及早到医院诊治。

  小儿脑瘫如何治疗?

  目前,对小儿脑瘫的治疗尚缺乏“根治”的办法,但通过临床治疗和训练,能改善肌肉的不平衡状态,从而使肢体肌肉运动协调,改善肢体的活动功能。

  1、非手术疗法:主要有点穴按摩、针灸理疗、功能康复、药物治疗等。中医点穴源于少林武术点穴的演变,是在病人身体特定部位上施行点、按、叩等手法的一种治疗方法,对小儿脑瘫有很好的效果,尤其是三岁以下患者疗效更为明显。科学研究表明,点穴疗法治疗小儿脑瘫的机理是活血化瘀(科研课题已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部级科研成果),通过点穴治疗,可疏通经脉,松解软组织粘连,使肌肉痉挛得到松弛或缓解;同时通过训练与锻炼,加强或改善其拮抗组肌肉的力量,纠正肌肉的不平衡状态,使肢体的活动功能更为协调。

  2、手术治疗:保守治疗效果不明显、尚有较严重畸形存在时,较大的患儿可考虑手术治疗。手术的目的是矫正畸形,缓解肌肉痉挛,平衡肌肉力量,稳定关节,改善肢体功能。手术方式包括腱性手术、骨性手术、神经外科手术三种。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我国医生运用“脊神经后根切断术”(即SPR手术)治疗痉挛型脑瘫以来,技术日渐成熟,疗效较为确切,得到大家的认可。

  小儿脑瘫可以预防吗?

  对准爸爸妈妈来说,了解孕、产、育的基本知识,可以减少小儿脑瘫的发生的可能性。因此要注意:禁止近亲结婚;做好婚前检查;孕前夫妻双方及孕期应避免接触放射性元素,戒烟酒;孕妇应防止感染病毒性疾病的发生,避免不合理用药,做好围产期保健;产中及产后避免颅脑的损伤;接种疫苗,防止流脑、乙脑等传染病,一旦发生应尽早诊治。

标签: 什么 小儿 脑瘫
  • 教育
  • 美食
  • 健康
  • 数码
  • 家居
  • 娱乐
  • 生活
  • 时尚
  • 旅游
  • 社会
  • 情感
  • 汽车
  • 健身
  • 育儿
  • 科技
  • 游戏
  • 自然
  • 历史
  • 文化
  • 国际
  • 宠物
  • 财经
  • 星座
  • 体育
  • 风水
  • 佛学
  • 军事
  • 生产
  • 房产
  • 手工
  • 技术
  • 摄影
  • 机械
  • 科学
  • 绘画
  • 音乐
  • 其他
  • 养生
健康导航
疾病
医生
中医
男性
孕育
资讯
美容
减肥
医院
女性
老人
饮食
症状
检查
问答
体检
急救
护理
健康
温馨提示
进入夏季是中暑、热中风、肩周炎、水中毒、肠炎等疾病的高发季节,同时也是腹泻、消化不良的高发季节,广大网民要高度重视做好这些疾病的预防,网民如出现低血压、休克、心律失常、腹痛、腹泻、恶心、呕吐、发热及全身不适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Copyright © 2000-2017 jiankang4.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电话: 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