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健康资讯
医生资讯
健康问答
医院查找
疾病百科
天气
健康
网站导航
慢阻肺患者冬季宝典
更新时间:2022-08-12 11:24:3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具有气流受限特征的,可以预防和治疗的疾病。早期症状往往被忽略,中期患者出现活动后气短;晚期患者为肺气肿、肺心病、呼吸衰竭,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据世界卫生组织WHO资料,至2020年COPD将位居世界疾病经济负担的第5位。在我国,COPD患病率占40岁以上人群的8.2%,其患病率之高十分惊人。

  冬季温差大,当冷空气和寒潮到来时,人体内的生物活性物质D儿茶酚胺类物质分泌增加,气管粘膜表面的纤毛活动减少,降低气管的自净与排痰功能,并使气管粘液腺和杯状细胞功能亢进,导致各种病原菌乘虚而入感染机体。COPD患者一旦感染,就意味着急性加重的发生,气喘、咳嗽、呼吸困难加重,甚至呼吸衰竭和心功能不全等发生。

  那么,COPD患者避免冬季出现急性加重,安全过冬,需遵循以下几点。

  1、戒烟,避免有毒有害气体刺激

  吸烟是COPD的最主要危险因素,全球吸烟者中15%-20%患COPD,在我国为24%。80%以上COPD的发生发展与吸烟有关。

  长年吸烟者往往有慢性咳嗽、咯痰和活动时呼吸困难。肺功能检查显示呼吸道阻塞,肺顺应性、通气功能和弥散功能降低及动脉血氧分压下降,这就是临床诊断COPD的主要依据。即使年轻的无症状的吸烟者也有轻度肺功能减退。对于吸烟者,尤其是COPD患者,戒烟是当务之急。戒烟可减缓COPD的发展速度,减少COPD急性发作的次数,是预防COPD急性发作的最主要措施之一。

  2、保暖防寒,开窗换气,预防呼吸道感染

  COPD患者冬天和早春要特别注意防止受凉,寒冷天气更要防寒保暖,及时添衣,严防受凉。经常开窗换气,室内要保持一定温度和湿度,这样有利于保持呼吸道通畅。

  COPD患者属易感人群,可以进行流感疫苗、肺炎球菌疫苗等的接种以及定期口服免疫增强剂等,对预防反复呼吸道感染引起的COPD急性加重有一定帮助。

  3、均衡饮食,改善营养状态

  多数慢阻肺患者存在营养不良,消瘦,低白蛋白血症,致使免疫力低下,易感染,引起复发。COPD患者应给予高蛋白及高维生素饮食。宜常喝开水和菜汤,多吃些生梨、葡萄、香蕉、银耳、青菜等滋阴润肺的食品,少吃辣椒、葱、姜、蒜等辛辣燥烈之物。摄入的营养比例为,碳水化合物50%,脂肪35%,蛋白质15%。

  4、动静结合、劳逸有度

  COPD患者需注意防寒保暖,但也不能一直缩在屋里“猫冬”,不敢出门活动。首先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起居有律,早睡早起,劳逸结合,保证睡眠。天气晴好时,适度的户外运动有益无害。上下肢锻炼可提高COPD病人运动的耐受性,呼吸困难的感知性以及生活质量。患者可根据自己的体质状况选择合适的锻炼项目,如散步、慢跑、打太极拳、做中老年健身操。避免进行力所不及的劳动,以减轻心脏负担。

  5、长期家庭氧疗和无创通气,减少加重发生

  COPD患者通常存在低氧血症或呼吸衰竭,血氧分压低于正常,长时间的缺氧将导致重要脏器的供氧不足,脏器功能损伤,这时需要吸氧来纠正缺氧。长期家庭氧疗(LTOT)能持续纠正低氧血症和减缓肺功能恶化,延长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生存期,降低病死率。

  总之,冬季天气寒冷干燥,除需注意上述几点外,COPD患者应定期门诊随访。对于怀疑患有COPD的患者,如有经常咳嗽、咳痰,需去医院呼吸科就医,确认有无COPD。如COPD患者出现明显的咳嗽、咳痰加重、痰量增加、气促加剧、出现发热或黄脓痰、下肢水肿或夜间不能平卧等,均应及时就诊,避免延误治疗时机。

标签: 患者 冬季 宝典
  • 教育
  • 美食
  • 健康
  • 数码
  • 家居
  • 娱乐
  • 生活
  • 时尚
  • 旅游
  • 社会
  • 情感
  • 汽车
  • 健身
  • 育儿
  • 科技
  • 游戏
  • 自然
  • 历史
  • 文化
  • 国际
  • 宠物
  • 财经
  • 星座
  • 体育
  • 风水
  • 佛学
  • 军事
  • 生产
  • 房产
  • 手工
  • 技术
  • 摄影
  • 机械
  • 科学
  • 绘画
  • 音乐
  • 其他
  • 养生
健康导航
疾病
医生
中医
男性
孕育
资讯
美容
减肥
医院
女性
老人
饮食
症状
检查
问答
体检
急救
护理
健康
温馨提示
进入夏季是中暑、热中风、肩周炎、水中毒、肠炎等疾病的高发季节,同时也是腹泻、消化不良的高发季节,广大网民要高度重视做好这些疾病的预防,网民如出现低血压、休克、心律失常、腹痛、腹泻、恶心、呕吐、发热及全身不适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Copyright © 2000-2017 jiankang4.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电话: 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