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健康资讯
医生资讯
健康问答
医院查找
疾病百科
天气
健康
网站导航
伤风止咳颗粒的注意事项
更新时间:2022-04-02 15:44:51

  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多人不注意就容易导致身体出现一些疾病,尤其是寒冷的冬季稍有不注意就容易出现风寒感冒等现象,必要的时候也是需要通过服用药物来进行治疗和改善的,所以我们一定要掌握好伤风止咳颗粒的食用方法等,下面一起了解下伤风止咳颗粒的注意事项。

  伤风止咳颗粒的注意事项

  1.忌烟、酒及辛辣、生冷、油腻食物。

  2.不宜在服药期间同时服用滋补性中成药。

  3.风寒感冒者不适用。

  4.高血压、心脏病、肝病、肾病等慢性病严重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5.服药三天后症状无改善,或症状加重,或出现新的严重症状如胸闷、心悸等应立即停药,并去医院就诊。

  6.小儿、年老体弱者、孕妇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7.脾胃虚寒,症见腹痛、喜暖、泄泻者慎用。

  8.糖尿病患者慎用。

  9.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10.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11.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12.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13.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冬季感冒别碰10种食物

  1、甜食

  无论是高糖的水果还是甜品点心,在感冒期间都要禁食。甜食不但会增加痰的黏度,增加痰的量,还会导致腹胀,抑制食欲。高糖水果有芒果、葡萄、荔枝、甘蔗、菠萝、红枣等。

  2、高盐食物

  减少盐的摄入,可提高唾液中的溶菌酶含量,保护口腔、咽喉部黏膜上皮细胞,让其分泌出更多的免疫球蛋白及干扰素来对付感冒病毒。

  但感冒时也不能不吃盐,因为在大量发汗过程中,身体会丢失一部分钠离子,烹调中的盐是对钠离子的一种补充。感冒期间每日吃盐量控制在5克以内即可。

  3、粗纤维食物

  感冒期间,人的胃动力较弱,所以这段时间内还要尽量避免食用芹菜、韭菜、茼蒿等粗纤维食物,否则增加肠胃负担。

  4、辛热食物

  辣椒、芥末等辛热食物助火生痰,使痰变粘稠,不易咳出,使头痛、鼻塞加重。

  5、浓茶、浓咖啡

  浓茶和浓咖啡等会导致胃肠不适,有时候可能引发胃食管反流。

  6、烧烤煎炸之品

  烧烤、煎炸食物,诸如煎土司、炸猪肉排、烤肉等,虽气香味美,但不易消化,使康复延迟,不利疾病早日痊愈。

  7、忌刺激性强的调味品

  咖喱粉、胡椒粉、鲜辣粉都具有强烈的刺激性,对呼吸道粘膜不利,使之干燥、痉挛,引起鼻塞、呛咳等症,加重病人的症状。故感冒患者,不宜食之。

  8、柿子

  柿子本身性质寒涩而敛滞,有滋阴润燥的作用,但不适于风寒型感冒群体,多食会容易敛邪,延缓感冒的痊愈,加重病症。

  9、鸭羊肉

  因为感冒是外感之病,治疗应以疏散解表为主。而鸭肉性质偏凉、滋腻蜜滞,容易滑肠敛邪,猪肉肥腻,助湿生痰,动风蕴湿;羊肉甘温助热,偏于温中暖下,且有敛邪之弊。

  10、香菜

  中医认为,香菜辟一切不正之气,有温中健胃的作用。但是容易患感冒的人,应避免食用香菜,因为这类人常存在气虚,吃香菜会导致感冒更加频繁。

  小贴士:

  风寒感冒忌食生冷瓜果及冷饮;风热感冒发热期,应忌用油腻荤腥及甘甜食品;风热感冒恢复期,也不宜食辣椒、狗肉、羊肉等辛热的食物。暑湿感冒,除忌肥腻外,还忌过咸食物如咸菜、咸带鱼等。

  上面就是对伤风止咳颗粒的注意事项的介绍,通过了解之后我们知道食用伤风止咳颗粒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食用,另外我们要注意饮食的调整,在感冒期间最好注意清淡的饮食,不要经常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

标签: 风止 颗粒 注意 事项
  • 教育
  • 美食
  • 健康
  • 数码
  • 家居
  • 娱乐
  • 生活
  • 时尚
  • 旅游
  • 社会
  • 情感
  • 汽车
  • 健身
  • 育儿
  • 科技
  • 游戏
  • 自然
  • 历史
  • 文化
  • 国际
  • 宠物
  • 财经
  • 星座
  • 体育
  • 风水
  • 佛学
  • 军事
  • 生产
  • 房产
  • 手工
  • 技术
  • 摄影
  • 机械
  • 科学
  • 绘画
  • 音乐
  • 其他
  • 养生
健康导航
疾病
医生
中医
男性
孕育
资讯
美容
减肥
医院
女性
老人
饮食
症状
检查
问答
体检
急救
护理
健康
温馨提示
进入夏季是中暑、热中风、肩周炎、水中毒、肠炎等疾病的高发季节,同时也是腹泻、消化不良的高发季节,广大网民要高度重视做好这些疾病的预防,网民如出现低血压、休克、心律失常、腹痛、腹泻、恶心、呕吐、发热及全身不适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Copyright © 2000-2017 jiankang4.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电话: 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