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健康资讯
医生资讯
健康问答
医院查找
疾病百科
天气
健康
网站导航
五款乌鸡药膳食疗方 补肝肾益气血
更新时间:2022-04-02 15:56:00

  乌鸡具有滋补强壮、延缓衰老、增强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等作用。乌鸡大枣粥有养血止血、健脾补中的功效;笋菇炒乌鸡能够补养五脏,增强体质,防病益寿;冻豆腐西红柿炖乌鸡适用于病后体虚、骨质疏松等症;当归党参炖乌鸡具有益气养血,补虚强身的功效;太子参炖乌鸡能温中益气,补精填髓……想知道怎么做这些佳肴吗?

  乌鸡又名乌骨鸡、药鸡,为雉科动物乌骨鸡去羽毛及内脏的全体。《本草纲目》称“乌骨鸡甘平,无毒。补虚劳羸弱,治消渴中恶,鬼击心腹痛,益产妇, 治妇人崩中带下,虚损诸病,大人小儿下痢噤口”。乌鸡味甘,性平。归肝、肾、肺经。具有补肝肾,益气血,退虚热的功效。适用于虚劳羸瘦,骨蒸痨热,消渴, 遗精,久泻,久痢。

  现代药理研究证实,乌鸡主要含有天冬氨酸、谷氨酸、赖氨酸等多种氨基酸,还含有铜、锌、锰等元素、胡萝卜素、维生素E、乌鸡黑素等。实验研究表明,乌鸡具有滋补强壮、延缓衰老、抗诱变、增强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等作用。

  现介绍5款滋补强壮药膳,可作为病后体虚、年老体弱、体质素虚者调补之用。

  乌鸡大枣粥

  材料:乌鸡肉150克,大枣10~15枚,大米100克,精盐适量。

  做法:将乌鸡肉洗净,切成碎末;大枣、大米洗净。将乌鸡肉与大枣、大米一同放入锅中,加入清水适量,上大火烧开,改用小火熬成粥,调入少许精盐即成。每日早晚温服。

  功效:本粥具有养血止血、健脾补中的功效。适用于气血津液不足、营卫不和、心悸怔忡、脾虚便溏、产后或久病血虚体弱等症。

  笋菇炒乌鸡

  材料:乌鸡肉300克,冬笋、黄瓜各50克,水发香菇25克,鸡蛋1个,植物油、酱油、料酒、花椒水、精盐、水淀粉、味精、清汤各适量。

  做法:将乌鸡肉洗净,切成薄片,与鸡蛋清和水淀粉拌匀;将冬笋、香菇、黄瓜切成片。将炒锅烧热,放适量油,待油烧至六成热时,下入乌鸡肉片、香菇、黄瓜片、冬笋翻炒,加入清汤、料酒、酱油、精盐、味精、花椒水,炒熟即可。佐餐食用。

  功效:本品具有补养五脏,增强体质,防病延年的功效。适用于五脏虚衰。

  冻豆腐西红柿炖乌鸡

  材料:冻豆腐200克,净白条乌鸡1只,西红柿100克,植物油、料酒、精盐、味精、葱花、姜丝、鲜汤各适量。

  做法:将冻豆腐解冻,洗净,压去水分,切薄片;净乌鸡切成块,投入开水锅中汆去血水捞出,控净水;西红柿切成块。锅上火,放入植物油,烧至七八成热,投 入葱花、姜丝爆出香味,放入乌鸡块煸炒片刻,加入料酒、鲜汤,烧开后撇去浮沫,改用小火炖至熟烂,放入精盐、冻豆腐块,继续炖5分钟,再放入西红柿和味 精,烧开,即可出锅。佐餐食用。

  功效:本品具有补虚强身的功效。适用于病后体虚、年老力衰、骨质疏松等症。

  当归党参炖乌鸡

  材料:乌鸡1只,当归、党参各15克,葱、姜、料酒、精盐各适量。

  做法:将当归、党参分别洗净;将乌鸡除内脏,把当归、党参、葱、姜、料酒、精盐放入乌鸡腹内,将乌鸡放入锅内,加水适量,置大火上烧沸,改用小火炖至乌鸡肉熟烂。吃乌鸡肉,喝汤。

  功效:本品具有益气养血,补虚强身的功效。适用于血虚体弱、气虚乏力、四肢困倦、脾虚食少等症。

  太子参炖乌鸡

  材料:太子参10克,全当归10克,乌骨鸡1只,制何首乌15克,葱20克,生姜10克,料酒10毫升,盐3克。

  做法:将乌骨鸡宰杀后,去毛、肠杂及爪,洗净,待用;将太子参、全当归、制何首乌洗净,放入纱布袋,置沙锅中,加水2000毫升,武火烧开后,改用文火煎煮30分钟,捞去纱布袋,投入乌骨鸡、葱段、生姜片、料酒、盐,加盖焖煮至酥烂即成。

  功效:本品具有温中益气,补精填髓的功效。适用于脏器下垂、贫血、慢性肝炎、病后虚弱的辅助治疗。湿盛中满,大便泄泻者慎用。

标签: 乌鸡 药膳 食疗 肝肾 气血
  • 教育
  • 美食
  • 健康
  • 数码
  • 家居
  • 娱乐
  • 生活
  • 时尚
  • 旅游
  • 社会
  • 情感
  • 汽车
  • 健身
  • 育儿
  • 科技
  • 游戏
  • 自然
  • 历史
  • 文化
  • 国际
  • 宠物
  • 财经
  • 星座
  • 体育
  • 风水
  • 佛学
  • 军事
  • 生产
  • 房产
  • 手工
  • 技术
  • 摄影
  • 机械
  • 科学
  • 绘画
  • 音乐
  • 其他
  • 养生
健康导航
疾病
医生
中医
男性
孕育
资讯
美容
减肥
医院
女性
老人
饮食
症状
检查
问答
体检
急救
护理
健康
温馨提示
进入夏季是中暑、热中风、肩周炎、水中毒、肠炎等疾病的高发季节,同时也是腹泻、消化不良的高发季节,广大网民要高度重视做好这些疾病的预防,网民如出现低血压、休克、心律失常、腹痛、腹泻、恶心、呕吐、发热及全身不适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Copyright © 2000-2017 jiankang4.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电话: 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