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健康资讯
医生资讯
健康问答
医院查找
疾病百科
天气
健康
网站导航
地震要几级才有感觉 地震有几个等级
更新时间:2021-10-15 14:45:50

地震是现在很常见的一种自然灾害,同时我们大家很多人都知道,地震是根据大小分很多等级的,而一些很小的地震人是无法感受到的,那么地震要几级才有感觉?地震有几个等级?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

地震要几级才有感觉

2.5级以上人才有感觉。这种地震人们能够感觉到,但一般不会造成破坏。当地震发生时,地面及房屋建筑遭受地震破坏的程度称为地震烈度。地震是一种极其普通和常见的一种自然现象,但由于地壳构造的复杂性和震源区的不可直观性,关于地震特别构造地震,它是怎样孕育和发生的,其成因和机制是什么的问题,至今尚无完满的解答。一般震级越高,烈度也越大。地震震级分为九级,一般小于2.5级的地震人无感觉,2.5级以上人有感觉,5级以上的地震会造成破坏。简称震级。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但它所造成的破坏,在不同的地区是不同的。也就是说,一次地震,可以划分出好几个烈度不同的地区。

地震有几个等级

地震时根据地震释放能量的多少来划分,用“级”来表示。目前为止地震的级别没有超过8.9级,所以地震级别分为从0到8.9级。震级的标度最初是美国地震学家里克特(C.F.Richter)于1935年研究加里福尼亚地方性地震时提出的,规定以震中距100km处“标准地震仪”(或称“安德生地震仪”、周期0.8s,放大倍数2800,阻尼系数0.8)所记录的水平向最大振幅(单振幅,以μm计)的常用对数为该地震的震级。后来发展为远台及非标准地震仪记录经过换算也可用来确定震级。震级分面波震级(MS)、体波震级(Mb)、近震震级(ML)等不同类别,彼此之间也可以换算。用里克特的测算办法计算,到2000年已知的最大地震没有超过8.9级的;最小的地震则已可用高倍率的微震仪测到-3级。按震级的大小又可划分为超微震、微震、弱震(或称小震)、强震(或称中震)和大地震等。

重庆中心城区为何会地震

根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10月14日05时06分在重庆沙坪坝区(北纬29.68度,东经106.30度)发生3.2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沙坪坝属于一个地震活动较弱地区,14日凌晨沙坪坝发生的3.2级地震属于本底的地震活动,是正常地震活动。其原因主要是地壳运动带来的正常能量释放,在全国来看这样的地震现象都是比较普遍的,并非罕见现象。地壳运动情况十分复杂,地震也时常会发生。根据数据统计,类似3级档地震在重庆每年平均会发生1—2次。我们在对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后,判定沙坪坝14日凌晨地震活动后续发生破坏性地震可能性不大。重庆位于南北地震带东侧,位于稳定的华南地块,地震活动水平相对较弱。根据数据统计,新中国成立以来截至目前,重庆尚未发生过6级以上地震。

地震有几种类型

1.构造地震:构造地震是由地壳运动所引起的地震。一般认为,地壳运动是长期的、缓慢的,一旦地壳所积累的地应力超过了组成地壳岩石极限强度时,岩石就要发生断裂而引起地震。也就是地应力从逐渐积累到突然释放时才发生地震。构造地震是—种括动频繁、影响范围大、破坏力强的地震,世界上最多(90%以上)和最大的地震都属于构造地震。

2.火山地震:火山地震是火山喷发时岩浆或气体对围岩的冲击所引起的地震。火山地震影响范围一般不大且为数较少,约占各类地震总数的7%左右。我国很少发生火山地震,它主要分布在南美洲和日本等地。

3.陷落地震:陷落地震是由于地壳的陷落所引起的地震。它多为石灰岩溶洞的陷落造成,其数量少,影响小,仅占地震总数的3%左右。

标签: 地震 感觉 几个 等级
  • 教育
  • 美食
  • 健康
  • 数码
  • 家居
  • 娱乐
  • 生活
  • 时尚
  • 旅游
  • 社会
  • 情感
  • 汽车
  • 健身
  • 育儿
  • 科技
  • 游戏
  • 自然
  • 历史
  • 文化
  • 国际
  • 宠物
  • 财经
  • 星座
  • 体育
  • 风水
  • 佛学
  • 军事
  • 生产
  • 房产
  • 手工
  • 技术
  • 摄影
  • 机械
  • 科学
  • 绘画
  • 音乐
  • 其他
  • 养生
健康导航
疾病
医生
中医
男性
孕育
资讯
美容
减肥
医院
女性
老人
饮食
症状
检查
问答
体检
急救
护理
健康
温馨提示
进入夏季是中暑、热中风、肩周炎、水中毒、肠炎等疾病的高发季节,同时也是腹泻、消化不良的高发季节,广大网民要高度重视做好这些疾病的预防,网民如出现低血压、休克、心律失常、腹痛、腹泻、恶心、呕吐、发热及全身不适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Copyright © 2000-2017 jiankang4.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电话: 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