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健康资讯
医生资讯
健康问答
医院查找
疾病百科
天气
健康
网站导航
什么是以火灭火 森林火灾灭火方式有哪些
更新时间:2022-08-26 14:23:16

  导语:近来,重庆多处发生山火,针对重庆此次北碚山火,消防员采用的是“以火灭火”的方法,很多人看到名字都倍感好奇,竟然能用火来灭火。那么,什么是以火灭火呢?一般灭火方式有哪些?一起来了解。

  什么是以火灭火 灭火方式有哪些

  “以火灭火”又称“火攻法”,主要原理是由人工点燃火头(火线)与相向烧来的林火对接,使结合部骤然缺氧失去燃烧条件。这一方法的优点是灭火效率较高,不需要特殊装备,是控制大面积、高能量森林火灾的有效措施,但必须有经验丰富的指挥员组织,盲目火攻容易造成更大的火灾或人员伤亡。

  此外,在实战中运用火攻,必须周密计划,落实安全保障,认真组织实施。

  一要选择有利地形,如利用林间道路、小溪、防火线、山脊为依托;

  二要做好点烧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如点火器、灭火机具等,清点人员并及时疏散无关人员;

  三要划分点烧组、扑救组、清守组的职责,明确任务;

  四要彻底清理余火,确保不跑火、不复燃、不留隐患;

  五要控制好点烧火的发展方向,稳步推进,确保达到以火攻火的目的。

  灭火方式有哪些?

  1、人工扑打

  人工扑打是扑灭地面火常用的方法,也是经济而有效的方法。其灭火机理在于:用扑火工具压火,减少氧气的供应;用扑火工具扫除已着火的可燃物和火灰、火炭、火星,使未着火的可然物脱离火源,破坏预热作用。其作法是:把扑火队员编成3-4人一组,用鲜树枝或手持灭火工具不停地轮流打火线,直到控制蔓延为止。操作方法是:轻举重压,边打边扫。然后趁机猛扑,一鼓作气,迅速控制林火蔓延。

  2、用水灭火

  水是最廉价的灭火剂,能够扑灭地下火、地表火、树冠火。特别是楞场火,未清理的采伐迹地和植物茂密、腐殖质层厚的原始林区,非用水灭火不可。

  3、 用土灭火

  用泥沙覆盖燃烧物质,使其减少氧气供应量,甚至隔绝氧气,破坏燃烧条件,这是比较古老的灭火方法。现在轮船、古刹仍备有沙箱、沙包,作为扑火之用。在森林消防中,扑灭伐桩、倒木火,在没有水的情况下,用此法比较省事和有效。方法是用锄、锹等工具就近挖松泥土,掀土投向火焰,直到火灭或燃烧物质完全覆盖。

  4、用气灭火

  在实践中,人们逐步认识到,当风速大于15m/s,风即能起到灭火作用。人们根据这一原理发明了风力灭火机。一台风力灭火机配备机手2人,一人背机,一人背油,轮流操作。

  发生森林火灾如何逃生?

  如果火势较小,可以用水浇、土埋、树枝扑打等方法及时扑灭。如果火势已起,一定要马上转移避险,并拨打森林火警电话12119报警。转移避险时,一定先判断风向,逆风逃生。如果风停了或者暂时无风,可能是风向要发生变化,一定不要大意!要选择没有灌木丛等植物的区域避险。进入安全地带后,要迅速清除周围可燃物,排除安全隐患。

  森林火灾除了高温火焰会给人造成的伤害,还有浓烟和一氧化碳,所以撤离时,如果周边有水源,可用浸湿的衣物等遮掩口鼻。撤离时还要注意避开悬崖、陡坡等危险地形,尽量往着火地两翼逃跑。

  如果无法及时离开火场,可以暂时进入火烧迹地(指森林曾被火灾烧毁并尚未长起新林的土地)避险,注意要及时清理周围可燃物,或者就近选择没有可燃物的平地挖坑,并将砂石放在衣物上覆盖在自己身上,卧倒避险,用手曲成环状放在口鼻处帮助呼吸。如果被大火包围,也要鼓起勇气,选择火势较弱的地方,用衣物护住头部,迅速穿越火线逃生。

标签: 什么 是以 灭火 森林 火灾 方式 哪些
  • 教育
  • 美食
  • 健康
  • 数码
  • 家居
  • 娱乐
  • 生活
  • 时尚
  • 旅游
  • 社会
  • 情感
  • 汽车
  • 健身
  • 育儿
  • 科技
  • 游戏
  • 自然
  • 历史
  • 文化
  • 国际
  • 宠物
  • 财经
  • 星座
  • 体育
  • 风水
  • 佛学
  • 军事
  • 生产
  • 房产
  • 手工
  • 技术
  • 摄影
  • 机械
  • 科学
  • 绘画
  • 音乐
  • 其他
  • 养生
健康导航
疾病
医生
中医
男性
孕育
资讯
美容
减肥
医院
女性
老人
饮食
症状
检查
问答
体检
急救
护理
健康
温馨提示
进入夏季是中暑、热中风、肩周炎、水中毒、肠炎等疾病的高发季节,同时也是腹泻、消化不良的高发季节,广大网民要高度重视做好这些疾病的预防,网民如出现低血压、休克、心律失常、腹痛、腹泻、恶心、呕吐、发热及全身不适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Copyright © 2000-2017 jiankang4.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电话: 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