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健康资讯
医生资讯
健康问答
医院查找
疾病百科
天气
健康
网站导航
为什么古代要把酒加热再喝 为什么现在很少温酒了
更新时间:2022-12-07 11:45:46

  在古代诗文中,煮酒一词也是经常出现,影视剧中也有不少类似的情节,但现在却很少了,那么,为什么古代要把酒加热再喝?为什么现在很少温酒了?下面小编就带来介绍。

  为什么古代要把酒加热再喝

  早自商周时期开始,中国人就用温酒器温酒。

  温酒分为两种方法,一种是直接用明火温酒,另一种是用隔水温酒。

  1、杀菌除质

  煮酒是古代的一道杀菌工具,古代喝的酒主要是黄酒和米酒,在酿造过程中,会残留有很多的杂质,危害性最大的是甲醇。

  甲醇俗称工业酒精,有毒性,误饮5-10毫升能双目失明,大量饮用会导致死亡,所以酒中最要不得的就是甲醇。

  由于古代蒸馏技术有限,没有完整的蒸馏工序,无法将甲醇彻底分离干净,这些成分都留在酒里面,容易造成酒精中毒,对身体造成的负担很大。

  按照中医的说法就是,酒加热后饮用,“不伤脾胃”。

  甲醇沸点64.7度,乙醇沸点78度,水的沸点100度,脂类沸点普遍高于水,沸点越低越易挥发,给酒加热,甲醇最易挥发。

  2、防止腐败

  煮酒还有一个作用是防止酒腐败。酒精度在10°上的才不用标保质期,古代的酒大多都没有蒸馏过,酒精度低,想长期保存必须得煮酒杀菌,要不然放一段时间就发霉了,还有18年的女儿红吗?

  北宋朱肱在《北山酒经》记载了「煮酒」的方法,烧煮满盛酒的容器,然后再加蜡油密封(也有先封坛再加热的),为的是防止酒腐败。

  3、御寒

  古代保暖方法很少,经常有人因为买不起棉衣和碳火,被冻伤冻死。于是问酒就成了性价比很高的保暖的方法。

  一杯热酒下肚,可以帮助人抵御冬天的严寒,即便是不缺碳火和棉衣的人,也会通过温酒来御寒。

  为什么现在很少温酒了

  因为现代的酒,跟古人的酒不一样我们,特别是中国人,现在说到酒,第一反应八成是白酒,而且至少是40度50多度的白酒。这玩意儿就算冰镇了,喝下肚,身子也是哗哗发热的。得小口小口的喝。

  而古人喝的酒,一直到建国前,主流是黄酒一类的低度酒,甚至是酒酿、甜胚子之类的米酒饮料。这玩意儿是要大口大口喝的,太凉了影响口感。但是夏天的时候,会用冰或者井水凉过的现在我们冬天喝黄酒,还是喜欢热一下。有时候也扔块姜、话梅、陈皮、枣子什么的。

 

标签: 为什么 古代 把酒 加热 现在
  • 教育
  • 美食
  • 健康
  • 数码
  • 家居
  • 娱乐
  • 生活
  • 时尚
  • 旅游
  • 社会
  • 情感
  • 汽车
  • 健身
  • 育儿
  • 科技
  • 游戏
  • 自然
  • 历史
  • 文化
  • 国际
  • 宠物
  • 财经
  • 星座
  • 体育
  • 风水
  • 佛学
  • 军事
  • 生产
  • 房产
  • 手工
  • 技术
  • 摄影
  • 机械
  • 科学
  • 绘画
  • 音乐
  • 其他
  • 养生
健康导航
疾病
医生
中医
男性
孕育
资讯
美容
减肥
医院
女性
老人
饮食
症状
检查
问答
体检
急救
护理
健康
温馨提示
进入夏季是中暑、热中风、肩周炎、水中毒、肠炎等疾病的高发季节,同时也是腹泻、消化不良的高发季节,广大网民要高度重视做好这些疾病的预防,网民如出现低血压、休克、心律失常、腹痛、腹泻、恶心、呕吐、发热及全身不适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Copyright © 2000-2017 jiankang4.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电话: 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