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健康资讯
医生资讯
健康问答
医院查找
疾病百科
天气
健康
网站导航
国家上班不给三倍工资违法吗 古代的工资制度是什么样
更新时间:2023-01-01 16:05:47

  导语:在每个月,人们最开心又期待的日子就是发工资的时候了,看到工资,好像就看到了继续奋斗的动力。在有些节日里上班是有三倍工资的,那么,大家清楚国家上班不给三倍工资违法吗?古代的工资制度是什么样的?今天就来给大家强行分析一波。

  国家上班不给三倍工资违法吗

  三倍工资

  国家上班不给三倍工资违法,节假日三倍工资是国家法律规定,按照我国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在法定休假节日工作的,按照不低于劳动合同规定的劳动者本人日或者小时工资标准的300%支付劳动者工资。

  用人单位延长工作时间应当依法支付加班费,未支付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

  古代的工资制度

  古代不仅有工资,而且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实行的是“年薪制”,现代人觉得“年薪制”那可比“月薪制”档次高多了,那可都是名企高层、有声望、有地位的人领的。其实不然,“年薪制”在古代也是个无奈之举。

  如今的社会薪水结算比较灵活,按小时结、按日结、按周结、或者按项目结算,但是古代就没有这么灵活的结算方式了,从朝廷大臣到富商家的长工都是按照“年薪制”来结算的。

  不同的阶层对工资的叫法也不尽相同,地位低的工人、伙计以吃饭讨生活为主,一般称之为“口粮”、“工钱”,地位高一些的人叫“俸禄”、“年俸”。

  以如今社会的花钱速度来说,“年薪”是万万满足不了的,如今“月光族”横行,你让他们等一年发工资?这肯定是不现实的,现在的人甚至渴求“周薪”或者“日薪”。

  古代重农抑商,人们对于工作的选择也比较少,要么去给地主打长工,要去就去作坊帮忙,或者去一些服务场所当一个服务员,比如酒店的“伙计”,这些人的工作也不是很稳定,随时可能面临被辞退的风险。而真正拿固定工资的都是考取功名进入官场的人,十年寒窗,就是为的有朝一日能够跨过阶层改变自己和自己家人的命运,光宗耀祖。

  如今如果考取了公务员,大部分人都会高看一眼并说是“吃皇粮的”,这个称呼也是来自古代的官场。

  古代的“工资”的现在的工资也不一样

  古代不像现在直接发钱,大部分时间都是发的实实在在的“粮食”,“吃皇粮”这个称呼一点也没有错。

  据考证,东汉以前俸禄发放的都是食物,至于怎么换成钱,那是你自己需要考虑的问题。

  第一个封建王朝——秦朝,当时并没有建立起完备的“俸禄”制,而是沿袭商鞅变法的军功爵制度,不同等级俸禄不同,一年一次,发的粮食主要为“粟米”也就是现在的小米。

  爵位最低公士一年50石粟米,爵位最高的彻侯一年1000石粟米,秦朝的一石相当于现在的31公斤左右,官家给发的小米当然肯定是优等品,如果按照现在优质小米的价格10块一斤来算。秦朝爵位最低的公士一年工资是31000块,爵位最高的彻侯一年可以拿到62万块,有了这么高的工资将士们当然奋勇杀敌了,这也是秦能够统一六国的重要因素。

  汉朝建立之后也是承秦制的,就像是换了个皮肤一样,不一样的是汉朝建立了正规的“俸禄制”,以官员等级大小为标准发放俸禄。汉朝俸禄基本上分为三个档:

  第一档:万石级别——三公,工资并没有万石那么多,大概4200石左右

  第二档:九卿和一些郡守、太守、县令。他们的工资两千到几百不等。

  第三档:斗食和佐史,他们是汉朝工资最低的官了,年俸不满百石。

  《汉书·百官公卿表》颜师古注云:“《汉官名秩簿》云斗食月奉十一斛,佐史月奉八斛。一说,斗食者,岁奉不满百石,计日而食一斗二升,故云斗食也。

  古代的官员也并不是单靠死工资养家糊口的,干的好的人会得到朝廷的各种赏赐。

  西汉的政府很大方,工作做得好可以直接赏钱、酒肉、车马甚至分房子和奴仆。

  古代的“俸禄制”真正从年薪转变为月薪是从南北朝时期的刘宋王朝开始的!

  这个差点就统一全国的皇帝刘裕对于工资体系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从年薪制改成“按月分俸”,这就是现代月薪制度的雏形。

标签: 国家 上班 不给 工资 违法 古代 制度 什么样
  • 教育
  • 美食
  • 健康
  • 数码
  • 家居
  • 娱乐
  • 生活
  • 时尚
  • 旅游
  • 社会
  • 情感
  • 汽车
  • 健身
  • 育儿
  • 科技
  • 游戏
  • 自然
  • 历史
  • 文化
  • 国际
  • 宠物
  • 财经
  • 星座
  • 体育
  • 风水
  • 佛学
  • 军事
  • 生产
  • 房产
  • 手工
  • 技术
  • 摄影
  • 机械
  • 科学
  • 绘画
  • 音乐
  • 其他
  • 养生
健康导航
疾病
医生
中医
男性
孕育
资讯
美容
减肥
医院
女性
老人
饮食
症状
检查
问答
体检
急救
护理
健康
温馨提示
进入夏季是中暑、热中风、肩周炎、水中毒、肠炎等疾病的高发季节,同时也是腹泻、消化不良的高发季节,广大网民要高度重视做好这些疾病的预防,网民如出现低血压、休克、心律失常、腹痛、腹泻、恶心、呕吐、发热及全身不适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Copyright © 2000-2017 jiankang4.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电话: 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