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健康资讯
医生资讯
健康问答
医院查找
疾病百科
天气
健康
网站导航
秋葵怎么做好吃 秋葵六种好吃做法
更新时间:2023-07-26 14:27:41

  秋葵含有果胶、牛乳聚糖等,具有帮助消化、治疗胃炎和胃溃疡、保护皮肤和胃黏膜之功效,被誉为人类最佳的保健蔬菜之一。很多人却不知道秋葵应该做,下面小编就来教大家秋葵怎么做好吃的做法。

  秋葵怎么做好吃?

  一、秋葵炒鸡蛋

  材料:黄秋葵5根,鸡蛋二只,适量的葱花。

  做法:

  1、黄秋葵洗净切丝备用。鸡蛋去壳打散备用。

  2、锅内放入适量的食油,开中火,锅热倒入黄秋葵丝翻炒,加入适量的盐继续翻炒。

  3、加入鸡蛋继续炒,然后加入适量的葱花、味精、黄酒。菜熟即或可。

  二、葱香秋葵

  材料:秋葵350克、大葱20克、生抽8克。

  做法:

  1、将秋葵洗干净,放入沸水中烫熟,捞出。

  2、将秋葵放入凉水中冲凉,捞出切段。

  3、大葱洗净切花备用。

  4、秋葵段盛入盘中,撒下葱花,淋入生抽拌匀即。

  三、响油秋葵

  材料:秋葵250g,生抽1又1/2大勺,植物油2大勺,蒜头两个,红辣椒一个。

  做法:

  1、秋葵用刀削去根部较硬的皮和蒂头。

  2、压蒜泥。生抽+一勺水+几滴醋、一点点白胡椒混合调汁。

  3、煮一锅开水,加一点盐、几滴油,秋葵整个入锅,大火煮1-2分钟。

  4、捞出秋葵浸泡入冰水,或者在冷水下冲洗。

  5、秋葵沥干水分之后,浇上调味汁,蒜蓉和辣椒圈放在秋葵上。

  6、小锅中放入1-2大勺油,浇到油冒烟,热油淋在蒜蓉上。

  四、秋葵烧牛肉

  材料:牛腱肉450克、秋葵200克、削去蒂头、西红柿140克切块、洋葱100克切块、太白粉(粟粉)11/2茶匙、蔬菜油2汤匙、酒1汤匙、西红柿酱3汤匙、酱油2汤匙、糖1/2茶匙、盐1/2茶匙。

  做法:

  1、牛腱肉以滚水汆烫2分钟,取出逆纹切成2厘米厚的肉片。

  2、取一小碗,放入太白粉和2汤匙水,拌成太白粉水。

  3、炒锅下油,大火加热。洋葱下锅爆香,下牛肉、酒,拌炒片刻。随后加入西红柿酱、西红柿、480毫升水、酱油、糖、盐,煮沸后,改小火焖煮约1小时,至牛肉熟透。加入秋葵,煮熟。以太白粉水勾芡,即可上桌。

  五、凉拌秋葵

  材料:秋葵300克、柴鱼片适量、酱油1-2小勺、蚝油2-3小勺、香油1小勺、糖1小勺、水适量。

  做法:

  1、秋葵洗净后,用沸水煮3-5分钟至熟,捞出过冷水稍冲凉后,码在盘中。

  2、酱油加少许水,微波5-10秒钟至微热,加糖搅至糖溶解,加入蚝油,香油拌匀,淋在秋葵上。

  3、撒上一把柴鱼片,拌匀即可食用。

  六、小清新秋葵

  用料:秋葵、蒜

  做法:

  秋葵切段,蒜切片。秋葵焯水,水沸后1、5分钟捞出,过凉水;

  底油,一半的蒜片爆香,下秋葵翻炒1、5分钟,散入另一半的蒜片,放盐,翻炒几下出锅。

  小贴士:秋葵要选小一点的,大约8-10CM的样子,太大的就老了吃不动了。

  秋葵非常有营养,尤其对胃炎、胃溃疡有功效,男士女士吃都很好;但是虚寒的人不要吃太多。

  秋葵的功效与作用

  1、滋补肾精

  秋葵中含有的粘性蛋白有养肾生精的作用,对肾虚、前列腺炎有辅助治疗作用。可让男性的精力、体力全面提升,是一种非常好的营养保健食物。

  2、润肠通便

  秋葵对机体最主要的作用是润肠通便。由于秋葵中所含的果胶可吸水膨胀,同时还可软化粪便。秋葵中含有的膳食纤维,可促进胃肠道的蠕动、加快胃液分泌,有助于消化,从而达到改善便秘的效果。

  3、延缓衰老

  秋葵的黄酮含量高达2、8%,黄酮是一种很强的抗氧剂,可有效清除人体内的氧自由基,阻止细胞的退化和衰老。

  4、降血糖血脂

  秋葵分泌的黏液含有水溶性果胶与黏蛋白,能减缓糖分吸收、减低人体对胰岛素的需求,并可抑制胆固醇吸收,降低血脂。同时秋葵含有的胡萝卜素,可维持胰岛素的正常分泌,从而起到平衡血糖值的作用。

  5、预防癌症

  秋葵中含有的锌、硒元素,具有非常强的抗氧化作用,能增强人体免疫力,从而起到防癌的作用。

  6、减肥

  秋葵中富含蛋白质、钙、磷等多种营养物质,是高营养、低脂肪、低热量、无胆固醇的好食物。非常适合减肥者食用,是减肥佳品。

标签:
  • 教育
  • 美食
  • 健康
  • 数码
  • 家居
  • 娱乐
  • 生活
  • 时尚
  • 旅游
  • 社会
  • 情感
  • 汽车
  • 健身
  • 育儿
  • 科技
  • 游戏
  • 自然
  • 历史
  • 文化
  • 国际
  • 宠物
  • 财经
  • 星座
  • 体育
  • 风水
  • 佛学
  • 军事
  • 生产
  • 房产
  • 手工
  • 技术
  • 摄影
  • 机械
  • 科学
  • 绘画
  • 音乐
  • 其他
  • 养生
健康导航
疾病
医生
中医
男性
孕育
资讯
美容
减肥
医院
女性
老人
饮食
症状
检查
问答
体检
急救
护理
健康
温馨提示
进入夏季是中暑、热中风、肩周炎、水中毒、肠炎等疾病的高发季节,同时也是腹泻、消化不良的高发季节,广大网民要高度重视做好这些疾病的预防,网民如出现低血压、休克、心律失常、腹痛、腹泻、恶心、呕吐、发热及全身不适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Copyright © 2000-2017 jiankang4.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电话: 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