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健康资讯
医生资讯
健康问答
医院查找
疾病百科
天气
健康
网站导航
汉族名茶:水仙茶文化
更新时间:1970-01-01 08:00:00

  在古代,茶叶一般都是贡品。茶叶在古代的地位如此之高。中国饮茶,注重一个“品”字。饮茶在汉族人民生活中,是不可或缺的。水仙茶属于乌龙茶的一种,是汉族名茶的一种。水仙茶文化是怎样的呢?一起来饮茶文化品味下吧。

  水仙茶原产于建州(建瓯)一带。早在一千年前,建瓯一带就有这种茶树,但人工栽培却是距今三百多年前的清康熙年间(1662-1722)。

  清道光(1821年),小湖镇(时属瓯宁县,今建阳市)大湖村便发现有人工培植水仙茶。清道光《瓯宁县志》记述:“水仙茶出禾义里(今小湖镇),大湖之大山坪。其地有岩叉山,山上有祝桃仙洞。西乾厂某甲,业茶,樵采于山,偶到洞前,得一木似茶而香,遂移栽园中。及长采下,用造茶法制之,果奇香为诸茶冠。但开花不结籽。初用插木法,所传甚难。

  后因墙倾,将茶压倒发根,始悟压茶之法,获大发达。流通各县,而西乾之母茶至今犹存,固一奇也。”另有小湖镇大湖村民传说清道光年间,苏氏到邻村祝墩村岩叉山砍柴,在山顶祝桃洞口发现一株茶树,并折枝插植成活,并以制乌龙茶工艺采制。

  据《永春地名录》记载:“……湖洋公社是驰名中外的‘闽南水仙’的产茶叶区,是全县种茶最早的地区之一”。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仙溪农民郑世报为求生计,到鼎仙岩烧香礼佛,得观音托梦:“人北行,见木杉,住草亭。手艺成,带回乡,可小康。”郑世报遂携子外出远行,至闽北武夷山,见林木参天,搭草寮住下,在当地受雇种茶制茶。

  武夷山一带在乾隆年间就栽培出一种叫“武夷水仙”的乌龙茶,郑世报细心揣摩,学得栽培、制作手艺。咸丰年间,郑世报父子从武夷山带回100株茶苗,在鼎仙岩栽种,得水土灵气,精心培育成功。又仿照武夷山制茶工艺,糅合自己的经验,制出的水仙茶色黄味香,入口舌润喉甘,堪与武夷水仙媲美。

  清咸丰年间(1857年),永春仙溪乡人郑世报父子从闽北引种水仙茶与仙溪鼎仙岩,其后在永春及闽南地区传播种植,永春水仙融合闽北和闽南乌龙茶制作工艺的优点,使茶叶更耐泡、香气更显、滋味更醇、汤色更亮,形成风味独特的永春成为“闽南水仙”,“闽南水仙”的发源地。

  清光绪年间至民国初,建阳小湖茶叶行业进入到前所未有的繁盛时期。“岩叉水仙”推广后,引来了广东、香港茶商,纷纷慕名前来大湖开设茶庄。据《小湖镇志》记载:那时的茶叶交易量曾突破万担,各个茶行的拣茶女工多时曾达百余人。水仙茶叶的成品则以锡箔、铁皮、木箱、桐油棉纸等密封精装,通过南浦溪水顺流而下运至四方。大湖“黄荣茂”茶庄还获得当时福建省萨镇冰亲赠“武彝春色”金匾一幅。

  20世纪初,鼎仙岩水仙茶被广泛引种到永春五台山等地,遂称“永春水仙”。解放后,闽南10余县市相继引种,遂称“闽南水仙”。

标签: 汉族 名茶 水仙 茶文化
  • 教育
  • 美食
  • 健康
  • 数码
  • 家居
  • 娱乐
  • 生活
  • 时尚
  • 旅游
  • 社会
  • 情感
  • 汽车
  • 健身
  • 育儿
  • 科技
  • 游戏
  • 自然
  • 历史
  • 文化
  • 国际
  • 宠物
  • 财经
  • 星座
  • 体育
  • 风水
  • 佛学
  • 军事
  • 生产
  • 房产
  • 手工
  • 技术
  • 摄影
  • 机械
  • 科学
  • 绘画
  • 音乐
  • 其他
  • 养生
健康导航
疾病
医生
中医
男性
孕育
资讯
美容
减肥
医院
女性
老人
饮食
症状
检查
问答
体检
急救
护理
健康
温馨提示
进入夏季是中暑、热中风、肩周炎、水中毒、肠炎等疾病的高发季节,同时也是腹泻、消化不良的高发季节,广大网民要高度重视做好这些疾病的预防,网民如出现低血压、休克、心律失常、腹痛、腹泻、恶心、呕吐、发热及全身不适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Copyright © 2000-2017 jiankang4.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电话: 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