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健康资讯
医生资讯
健康问答
医院查找
疾病百科
天气
健康
网站导航
陕西饮食文化的内涵
更新时间:1970-01-01 08:00:00

  到陕西旅游的人们,主要是为了看长城、秦始皇兵马俑等九处世界遗产。但是陕西不止有着这些世界遗产,陕西的饮食文化也是有着独特的内涵的。

  那么,下面随小编一起来看一下陕西文化吧!

  一、陕西饮食文化源远流长

  陕西是中华文明与文化的发祥地,民以食为天,政治、经济、文化的发达与繁荣,必然促进和带动饮食文化的发达和发展。西安是周秦汉唐等13个王朝建都的地方,历时1100多年,为了满足众多帝王将相、豪门贵族的饮食需要,陕西这块土地上必然会最早、最先诞生饮食文化。在陕西这块古老的土地上就诞生了中国饮食文化史上的多项第一:中国最早的宴席“周八珍”;中国第一本烹饪理论典籍《吕氏春秋·本味篇》;烹饪一词最早也见于《周易》一书,并解释为“以木巽火,烹饪也”;中国最豪华、最奢侈的宴席是唐朝的“烧尾宴”等等。而且,据粗略统计,中国的历史名宴中,陕西的数量最多,且多出自唐朝。

  陕西的名菜、名宴、名点,大多与历史事件有关,其背后几乎都有美丽的历史传说与故事,而这些故事和典故多与皇宫、皇帝有关。有的名菜、名点、名宴的故事甚至还不止一个版本,比如陕西的羊肉泡馍和岐山臊子面就有多个不同的传说。陕西凉皮有秦镇凉皮与汉中凉皮之分,各自有不同的故事传说。在陕西某些饭店吃饭,上每一道菜,服务员都会给你讲一个与之有关的传说或故事。不只是古代,陕西现代与近代出现的一些餐饮品种,也都有很深的文化底蕴,有的是古已有之,有的则是新编的。

  二、盛唐长安名宴层出

  在陕西饮食文化历史上,不能不提到一个时期,那就是开放的盛唐。其首都——长安城是当时世界上人口最多、规模最大的都市。盛唐饮食文化的发达表现在几个方面:烹饪原料、辅料及调味料的品种空前增加,数量丰富;烹饪方法和烹饪器具更趋成熟;饮食市场空前发展和繁荣;名食、名饮流派纷呈,在《陕西烹饪大典》中记载的古典名菜、名点50%以上都产生在唐朝;名厨名宴辈出;长安与国内外饮食文化交流空前频繁。

  唐朝不但出现了一大批名厨,而且也产生了一大批名宴。如:烧尾宴、曲江流宴、杏园宴、柏梁宴等。而这些宴席的文化性和艺术性尤其明显。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诗、画、乐、舞等文艺现象最繁盛的时代,长安又是全国知识分子最集中的地方,人们对饮食的要求自然也很高,不但吃好、吃饱,而且还要求吃得有兴趣有品味。如此以来,烹饪和菜肴中强调了文化性和艺术性,于是,菜肴中的花拼作品和面点小吃中的造型作品大盛。唐菜肴中的花拼作品不胜枚举,最有代表性的是“辋川小样”,被称为中国烹饪凉拼艺术的开山之作,是20盘为一组的花拼冷盘,它按照唐代的山水画家、诗人王维所绘的“辋川图”中20个景区的山水景色而做;唐代面点作品十分讲究造型,代表性作品是唐中宗时宰相韦巨源的“烧尾宴”中的“素蒸音声部”,这是一组用面团捏塑造型、蒸制而成的面点作品。它将面团分为70份,捏造成70个美如仙女的面人,其手各持不同乐器,组成一个大型的乐舞场面。此面点上席时,要按照乐舞演奏的章法来安放各人的位置,赴宴宾客观赏品评之后,再下筷一个一个吃掉。

  唐朝,长安与世界上众多国家和地区有政治、文化、经济和贸易往来。当时长安最多的外国人是阿拉伯人、欧洲人。这些人把国外的饮食文化带到了长安,同时也把长安的饮食文化带到了国外,大大促进了唐朝和外国饮食文化的交流。西安的牛羊肉泡馍就是中外饮食文化交流的结晶,西安的穆斯林将胡人的胡饼与当地的羊肉汤巧妙结合,烹制为流传至今且经久不衰的名吃。

  您可能还喜欢:

  浙菜菜系的几大特点

  浙菜的文化溯源及菜系介绍

  徽菜的起源历史与发展

  美食文化的交汇点“上海饮食文化”

标签: 陕西 饮食 文化 内涵
  • 教育
  • 美食
  • 健康
  • 数码
  • 家居
  • 娱乐
  • 生活
  • 时尚
  • 旅游
  • 社会
  • 情感
  • 汽车
  • 健身
  • 育儿
  • 科技
  • 游戏
  • 自然
  • 历史
  • 文化
  • 国际
  • 宠物
  • 财经
  • 星座
  • 体育
  • 风水
  • 佛学
  • 军事
  • 生产
  • 房产
  • 手工
  • 技术
  • 摄影
  • 机械
  • 科学
  • 绘画
  • 音乐
  • 其他
  • 养生
健康导航
疾病
医生
中医
男性
孕育
资讯
美容
减肥
医院
女性
老人
饮食
症状
检查
问答
体检
急救
护理
健康
温馨提示
进入夏季是中暑、热中风、肩周炎、水中毒、肠炎等疾病的高发季节,同时也是腹泻、消化不良的高发季节,广大网民要高度重视做好这些疾病的预防,网民如出现低血压、休克、心律失常、腹痛、腹泻、恶心、呕吐、发热及全身不适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Copyright © 2000-2017 jiankang4.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电话: 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