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健康资讯
医生资讯
健康问答
医院查找
疾病百科
天气
健康
网站导航
南瓜和什么搭配有营养?
更新时间:2022-04-02 14:59:26

  秋天是冬瓜发售的时节,很多人平常在煮饭的情况下都是买上一些冬瓜,无论是用冬瓜来做粥或是是烧菜吃,冬瓜全是十分有营养成分的东西,冬瓜中带有身体需要的蛋白及其各种各样碳水化合物,对人身心健康全是有益处的,常常吃南瓜不但会造成维护人的眼睛视力,并且还可以控制人身体的血糖值。

  冬瓜不可以和什么配搭吃?

  1.冬瓜 西兰花

  冬瓜含丰富多彩维他命C溶解酶,会毁坏西兰花中的维他命C,另外本身营养成分也会减少。

  2.冬瓜 地瓜

  皆属易滞气食材,如果不煮开便服用会造成腹胀,若二者同食,更会造成肠胃气胀、腹痛、反酸水等。

  3.冬瓜 牛肉

  这二种食材全是性热的东西,一起吃可能会造成腹胀、便秘这些一些病症。患感染病症和发热症状者不适合服用,防止病情严重。

  4.冬瓜 醋

  冰醋酸会毁坏冬瓜中的微量元素,减少营养成分。

  5.冬瓜 目鱼

  目鱼含有蛋白质食物、不饱和脂肪及其DHA、维生素D、维他命D等,有滋阴养血、护肝、推动奶水转化成等功效,但与冬瓜同食会人体不好。

  6.冬瓜 大枣

  大枣含有维他命C,味甘性温,多食易消化不良,而冬瓜温性,二者同食不但维他命C被毁坏,还会继续加剧消化不良等病症。

  7.冬瓜 大闸蟹

  冬瓜和大闸蟹同吃并无毒性副作用。不建议同吃的关键原因是冬瓜带有丰富多彩的“钴”原素,“钴”原素对降血压有不错功效。这与大闸蟹的高血压病人不适合多食,有食物营养不科学的成份,但是并不会影响身心健康。仅仅互相相抵了饮食疗法功效。

  8.冬瓜 虾

  虾仁中带有多种多样营养元素,与冬瓜另外服用,能与在其中的阿拉伯胶反映,转化成无法消化的物质,造成痢疾。可以用黑豆、甘草祛毒。

  9.冬瓜 油菜子

  冬瓜和油菜子与含维他命C丰富多彩的食品配搭吃,便会把维他命C毁坏。

  10.冬瓜 朝天椒

  朝天椒与南瓜相克,朝天椒中的维他命C会被冬瓜中的溶解酶毁坏。

  11.冬瓜 牛肝

  冬瓜中的膳食纤维素碰到牛肝中的铜,会减少对铜的消化吸收,还可能导致腹胀。

  12.冬瓜 淮山药

  淮山药与冬瓜不可以同食。冬瓜中带有维他命C溶解酶,若与淮山药同食,维他命C则被溶解毁坏,进而减少了山药的营养使用价值。

  13.冬瓜 鳝鱼

  冬瓜和泥鳅一起吃导致功效互相相抵,无利于身心健康。

  冬瓜最营养成分的食用方法

  1.绿豆南瓜汤

  原材料:绿豆,老南瓜,食用盐适当。

  作法:将冬瓜削皮、去瓤,清洗后切片预留。先取绿豆煮至盛开,下冬瓜,煮至熟烂后食用盐调料服用。

  作用:可清热去火、利尿通淋,适用畏冷尿赤、心悸、胸闷气短等,是糖尿病患者的理想化饮品。

  2.南瓜小米粥

  原材料:米、水、冬瓜、老冰糖、鲜百合。

  作法:米清洗,水烧滚,将米放开水内,改成低火煲40分钟。冬瓜削皮及瓤,切割成1/2吋丁方。鲜百合取下瓣,冲净将冬瓜放粥内,续煮20分钟,添加老冰糖调料。最终放进鲜百合瓣,滚翻便出。

  作用:可益气、祛毒除虫,适用脾胃虚寒、营养不良、肺痈、火水烫伤、下肢溃疡等。

  3.玉米馒头

  原材料:老南瓜适当。

  作法:将冬瓜削皮,清洗,切片,煮熟。然后捣匀,做成小饼,放热反应锅中中煎至双面金黄色即成。

  作用:可降血脂降血糖,适用血脂异常、糖尿病患者的饮食疗法。

  友情提示:依据口味,老、青南瓜的最好吃法也各有不同,老南瓜多作烹煮、蒸食,或煮开捣碎拌小麦面粉做成糕饼店、鲜面条等,还可生产加工做成南瓜粉。青南瓜则可切成片,荤、素炒食,还可熬汤、作馅。

标签: 南瓜 什么 搭配 营养
  • 教育
  • 美食
  • 健康
  • 数码
  • 家居
  • 娱乐
  • 生活
  • 时尚
  • 旅游
  • 社会
  • 情感
  • 汽车
  • 健身
  • 育儿
  • 科技
  • 游戏
  • 自然
  • 历史
  • 文化
  • 国际
  • 宠物
  • 财经
  • 星座
  • 体育
  • 风水
  • 佛学
  • 军事
  • 生产
  • 房产
  • 手工
  • 技术
  • 摄影
  • 机械
  • 科学
  • 绘画
  • 音乐
  • 其他
  • 养生
健康导航
疾病
医生
中医
男性
孕育
资讯
美容
减肥
医院
女性
老人
饮食
症状
检查
问答
体检
急救
护理
健康
温馨提示
进入夏季是中暑、热中风、肩周炎、水中毒、肠炎等疾病的高发季节,同时也是腹泻、消化不良的高发季节,广大网民要高度重视做好这些疾病的预防,网民如出现低血压、休克、心律失常、腹痛、腹泻、恶心、呕吐、发热及全身不适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Copyright © 2000-2017 jiankang4.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电话: 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