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健康资讯
医生资讯
健康问答
医院查找
疾病百科
天气
健康
网站导航
中国金矿最多的省 中国金矿储量最大的省份
更新时间:2022-05-01 18:08:09

  导语:金矿是有许多用途的,它提炼出来的金,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导热性、导电性等等,在工业产品上发挥着极大的作用。那么,大家清楚中国金矿最多的省是什么?中国金矿储量最大的省份是什么?下面是小编精心准备的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国金矿最多的省

  金矿最多的省是山东省,山东是我国“金矿之都”,是我国金矿最多的省份,10年新增金资源储量近3000吨,所以河南的比例相对山东来说,真的是“大巫见小巫”。当然,这并不是说河南的金矿少,只是从已知的金矿数据来看,的确山东是最多的。

  按照山东自然资源厅发布的2011-2020年的数据显示,山东胶东地区在国内率先实现了具有世界级影响的深部找金重大突破,新增金资源储量2957.62吨,所以是近3000吨,相当可怕。

  其中三山岛、焦家、玲珑三个千吨级金矿田令胶东地区一跃成为世界第三大金矿区,稳固了山东省全国领先黄金生产基地的地位。所以河南的确相比山东少一点,山东也算是我国的老牌金矿区域了,可能还有更多没有发现,到底全国有没有哪个省份能够超越,只有未来才知道。

  而对于我国黄金的总存储量来说,根据《中国黄金年鉴2020》显示,截至2019年底,全国黄金查明资源储量14131.06吨,比上年净增492.66吨,同比增长3.61%。我国黄金资源储量已连续5年突破1万吨大关,自2007年起我国黄金产量连续13年位居全球首位。所以中国的金矿越来越多。

  金矿主要产区

  中国各省市区除上海外,都有金矿分布。主要矿床和产地分布有:山东、河南、贵州、黑龙江、陕西、广西、云南、辽宁、河北、新疆、四川、甘肃、内蒙、青海、安徽等省区。

  我国主要黄金产区有四处,即胶东半岛、小秦岭地区、滇黔桂金三角及西北地区几省(新疆、青海、四川等省),其中,山东地区的金矿产量占居我国黄金生产的大部分,如今仍有较大的发展潜力,而其它几个主要产地的产金量近些年来虽不断增长之势,却还难以形成对山东老黄金产区的绝对替代作用。

  除了几个主要黄金产区,我国绝大部分省区都有黄金生产,按产量大小,我国主要产金的省区排位大致为:山东、河南、陕西、贵州、新疆、云南、广东、广西、湖南、黑龙江、内蒙等(未按确切资料排位)。其它省区如海南、江西、福建、湖北、辽宁、西藏等省区,亦为我国的重要黄金生产省区。

  我国金矿资源的主要特征

  (1)金矿床空间分布具有区域性集中的明显趋势。我国各省区均有金矿床产出,但各省区的金储量却判若霄壤,大部分黄金储量分布于滨太平洋成矿域中,其次为古亚洲成矿域和特提斯-喜马拉雅成矿域。受成矿背景的制约,在各成矿域中的金矿床分布也极不均衡,大多数金矿床产于古地台区及其边缘坳陷或断陷带中,如胶东金矿集中区拥有我国已探明金储量的30%,黑龙江沿江地区集中了我国大部分的砂金储量,长江中下游是我国最重要的伴生金产区,其伴生金储量占该带总储量的74%。

  (2)大型金矿床较少,中小型金矿床居多。至1992年,在已探明的1057个金矿产地中,大型矿床占4.7%,中型占20.5%,小型占74.8%。近年来,我国金矿床地质勘查工作得到飞速发展,加之对金矿床成矿理论、成矿模型、成矿系列认识的深化,大型矿床的比例有增加的趋势。至1993年6月,在被统计的346个岩金矿床中,大型矿床66个,其储量占61%,其中有30个是近期发现或储量大幅度增长的大型矿床(潘辉逖,1994)。可以预料,随着地质工作的不断深入,大、中型矿床的比例将有所增加。但是与国外富金国家相比,我国金矿床规模普遍偏小。据不完全统计,国外金储量大于1000t者7个,500~1000t的12个,100~500t的59个,而我国单个金矿床储量绝大多数均在100t以下,这与国外黄金储量绝大部分集中在少数超大型矿床中的情况不同。

  (3)伴生金矿床在我国具有重要意义,其探明储量约占我国金储量的30%以上,而其保有储量约为32%,说明伴生金矿床的利用率较低。应该指出,我国许多伴生金矿床均属于大型矿床之列,如江西德兴铜厂铜矿田中的伴生金达二百余吨,是我国金矿床储量之最,但是这部分金只能伴随主元素开采,形成“细水长流”之势。

标签: 中国 金矿 储量 省份
  • 教育
  • 美食
  • 健康
  • 数码
  • 家居
  • 娱乐
  • 生活
  • 时尚
  • 旅游
  • 社会
  • 情感
  • 汽车
  • 健身
  • 育儿
  • 科技
  • 游戏
  • 自然
  • 历史
  • 文化
  • 国际
  • 宠物
  • 财经
  • 星座
  • 体育
  • 风水
  • 佛学
  • 军事
  • 生产
  • 房产
  • 手工
  • 技术
  • 摄影
  • 机械
  • 科学
  • 绘画
  • 音乐
  • 其他
  • 养生
健康导航
疾病
医生
中医
男性
孕育
资讯
美容
减肥
医院
女性
老人
饮食
症状
检查
问答
体检
急救
护理
健康
温馨提示
进入夏季是中暑、热中风、肩周炎、水中毒、肠炎等疾病的高发季节,同时也是腹泻、消化不良的高发季节,广大网民要高度重视做好这些疾病的预防,网民如出现低血压、休克、心律失常、腹痛、腹泻、恶心、呕吐、发热及全身不适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Copyright © 2000-2017 jiankang4.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电话: 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