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健康资讯
医生资讯
健康问答
医院查找
疾病百科
天气
健康
网站导航
中国主要气象灾害有哪些 气象灾害预警信号的颜色是什么
更新时间:2022-06-17 15:12:27

  导语:按照突发事件发生的紧急程度和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来分,气象灾害预警有一般、较重、严重和特别严重4个等级。那么,大家知道中国主要气象灾害有哪些?气象灾害预警信号的颜色是什么?一起来看看。

  中国主要气象灾害有哪些

  中国主要气象灾害有20多种,具体如下,

  1、暴雨:山洪暴发、河水泛滥、城市积水;

  2、雨涝:内涝、渍水;

  3、干旱:农业、林业、草原的旱灾,工业、城市、农村缺水;

  4、干热风:干旱风、焚风;

  5、高温、热浪:酷暑高温、人体疾病、灼伤、作物逼熟;

  6、热带气旋:狂风、暴雨、洪水;

  7、冷害:由于强降温和气温低造成作物、牲畜、果树受害;

  8、冻害:霜冻,作物、牲畜冻害,水管、油管冻坏;

  9、冻雨:电线、树枝、路面结冰;

  10、结冰:河面、湖面、海面封冻,雨雪后路面结冰;

  11、雪害:暴风雪、积雪;

  12、雹害:毁坏庄稼、破坏房屋;

  13、风害:倒树、倒房、翻车、翻船;

  14、龙卷风:局部毁坏性灾害;

  15、雷电:雷击伤亡;

  16、连阴雨:对作物生长发育不利、粮食霉变等;

  17、浓雾:人体疾病、交通受阻;

  18、低空风切变:航空失事;

  19、酸雨:作物等受害。

  气象灾害特点:

  1、种类多。主要有暴雨洪涝、干旱、热带气旋、霜冻低温等冷冻害、风雹、连阴雨和浓雾及沙尘暴等其他灾害共7大类20余种,如果细分;可达数十种甚至上百种。

  2、范围广,一年四季都可出现气象灾害;无论在高山、平原、高原、海岛,还是在江、河、 湖、海以及空中,处处都有气象灾害。

  3、频率高。中国从1950-1988年的38年内每年都出现旱、涝和台风等多种灾 害,平均每年出现旱灾7.5次,涝灾5.8次,登陆中国的热 带气旋6.9个。

  4、持续时间长。同一种灾害常常连季、连年出现。例如,1951一1980年华北地区出现春夏连旱或伏秋连旱的年份有14年。

  5、群发性突出。某些灾害往往在同一时段内发生在许多地区如雷雨、冰雹、大风、龙卷风等强对流性天气在每年35月常有群发现象。1972年4月15-22 日,从辽宁到广东共有16个省、自治区的350多个县、市先后出现冰雹,部分地区出现10级以上大风以及龙卷风等灾害天气。

  气象灾害预警信号的颜色

  新版气象灾害预警信号一般分为、四个等级,颜色等级由低到高依次为蓝色、黄色、橙色、红色,分别代表一般、重、严重、特别严重。

  预警信号由名称、图标、标准、防御指南组成,分为台风、暴雨、暴雪、寒潮、大风、沙尘暴、高温、干旱、雷电、冰雹、霜冻、大雾、霾、道路结冰等。同时用中英文标注,与所有国家应急处理等级和颜色一致。台风、暴雨、寒冷的黑色预警信号已成历史,红色为比较别。

  全国各地的预警管理计划基本相同;但不同省(市、自治区)对相同或不同类型的预警有不同的标准:当一个气象要素在一个地方构成气象灾害时,在另一个地方不一定是气象灾害,可能是预警规定的类型和时间不同造成的。寒潮、霜冻、低温的预警标准,各地差别很大。

  为何气象预警发布后仍有悲剧发生

  在近年发生的郑州大暴雨、白银马拉松中,气象部门都提前发布了极端天气预报和预警仍然没能避免悲剧的发生,因此,我们应当树立对气象预警的正确认识,避免预而不警、应对意识弱,减少本可避免的悲剧。

  气象预警到“最后一公里”

  在科技发达、信息传播渠道丰富的城市地区可以通过短信、互联网、APP、电视、报纸、车载信息终端、楼间显示屏等渠道发布,还能与支付宝、微信、微博“无缝对接”等多种终端同步推送预警信息。

  但在手机和网络信号较差且居民多为老人、孩子的山区、农村地区,可以采取当地“土”办法大喇叭及时广播,信息员入户提醒山洪来袭前等关键时刻,网格化信息员还会敲锣发出警报、组织大家撤离。

  越是尺度小的突发性强天气,预警时效越短,大家稍不注意,就可能忽略提示信息,所以呼吁大家,要对气象预警引起足够的重视。

标签: 中国 主要 气象 灾害 哪些 预警 信号 颜色 什么
  • 教育
  • 美食
  • 健康
  • 数码
  • 家居
  • 娱乐
  • 生活
  • 时尚
  • 旅游
  • 社会
  • 情感
  • 汽车
  • 健身
  • 育儿
  • 科技
  • 游戏
  • 自然
  • 历史
  • 文化
  • 国际
  • 宠物
  • 财经
  • 星座
  • 体育
  • 风水
  • 佛学
  • 军事
  • 生产
  • 房产
  • 手工
  • 技术
  • 摄影
  • 机械
  • 科学
  • 绘画
  • 音乐
  • 其他
  • 养生
健康导航
疾病
医生
中医
男性
孕育
资讯
美容
减肥
医院
女性
老人
饮食
症状
检查
问答
体检
急救
护理
健康
温馨提示
进入夏季是中暑、热中风、肩周炎、水中毒、肠炎等疾病的高发季节,同时也是腹泻、消化不良的高发季节,广大网民要高度重视做好这些疾病的预防,网民如出现低血压、休克、心律失常、腹痛、腹泻、恶心、呕吐、发热及全身不适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Copyright © 2000-2017 jiankang4.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电话: 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