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健康资讯
医生资讯
健康问答
医院查找
疾病百科
天气
健康
网站导航
吃火锅注意事项 看看这几点
更新时间:1970-01-01 08:00:00

  现在的天气越来越寒冷了,很多人都吃起火锅来了。火锅应该算是最简单的一种料理了。只要准备好汤底,要吃什么直接就拿进去烫就行了。那么吃火锅要注意什么呢?本期的火锅文化,为你解析。

  1、清汤锅底最养人

  100克麻辣锅底的热量是517千卡,而清汤锅底的热量仅为10千卡,差了50倍!清汤锅底不但含脂肪较少,还能减少汤中的亚硝酸盐危险,并避免上火。除了清汤锅底,海鲜锅底也是低脂又清淡的选择。如果实在喜欢重口味的火锅,可以点一个鸳鸯锅,用清汤锅底来涮绿叶菜等吸油多的菜。

  2、顺序换换:肉-菜-肉

  传统吃火锅的顺序是先吃肉,因为这样才能带出汤底的好味道。其实现在很多锅底本来味道就够香浓,可以在刚开始涮火锅的时候,涮两筷子肉,然后放一部分低脂的蔬菜豆腐,再继续涮两筷子肉。这样交替食用,就可以避免荤素比例失调。

  3、茶和蛋白饮料是首选

  搭配火锅的最佳饮料是清茶、植物茶和蛋白饮料。蛋白饮料比如椰汁、杏仁露、豆浆、酸乳饮料等,最宜餐前喝,能提供碳水化合物,也能帮助保护肠胃。清茶能解腻去火,更能突出火锅的风味;而菊花茶、大麦茶等植物性的茶水不含热量,有的可以清火,有的能够助消化。

  4、晾凉再吃不着急

  又辣又麻的火锅最伤食道。一项资料显示,嗜吃火锅的四川、重庆等地的居民患食道癌的风险在全国居首位。要避免吃火锅烫伤消化道黏膜的事情发生,也很简单:吃火锅的时候,告诉自己不要着急,把菜夹到碟子里晾凉,然后放在小料中蘸一蘸吃,一定要做到“热不灼唇”。

  5、锅底类型要斟酌

  现在除了传统的麻辣锅和清汤锅,又有许多新鲜的花样火锅,比如粥锅底、鸡汤锅底、海鲜锅底、滋补锅底等。这些锅底都加入了盐和鲜味剂,不及清汤那么健康。其中鸡汤锅底和海鲜锅底不适合痛风病人。滋补锅底加入了保健食材,但正因为此,它并不适合所有的人,因为每个人的体质不同,千篇一律地用同样的“滋补”方式,对于部分人来说反而是有害健康的。

  6、杂粮薯类助消化

  人们总是肉和菜吃得肚子圆滚滚了,才想起来该吃点麻酱烧饼或是米饭。这样不但不利于蛋白质的利用,而且不利于控制血脂。其实可以早一点吃主食,不但能调剂口味,还能补充碳水化合物。涮杂粮面条是个好主意,最好是直接涮点红薯片、土豆片等,其中维生素和矿物质比较多,较多的纤维还能促进肠胃蠕动,并有利于维持营养平衡。

  7、别忘配盘小凉菜

  在吃火锅的时候,可以搭配一些简单清淡的凉菜来平衡,不但能避免上火,还能补充更多的维生素C和B族维生素。凉拌莴笋丝、小黄瓜、凉拌苦菊菜等都非常好。

  8、半小时内先喝汤

  研究证明,在开始涮火锅后的半小时内,火锅汤中亚硝酸盐的含量是很低的,嘌呤也低一些。因此,只要喝半小时内的汤就不会有多大的麻烦。另外,酸菜锅底、海鲜锅底等危险性大一些,清汤锅底更加安全。

  9、小料口味要清淡

  对于尿酸过高的人来说,酱料就尽量不要再选择海鲜口味,以免嘌呤过高。蒜泥香油蘸料脂肪含量较高,高血脂人群不适宜。芝麻酱营养价值最高,还能提供大量的钙和维生素E,比较适合高血压、高血脂患者,如果没有尿酸过高的问题,选择海鲜汤料是最清淡的,适合需要控制体重的人。或者可以用酱油、醋、腐乳、葱、姜、蒜等来自己调配低脂调料。小料不要太咸,一来更健康,二来不会夺了汤底的味道。

  10、吃火锅时间别超过1小时

  研究显示,某些火锅汤底烧煮90分钟后,亚硝酸盐含量会增加近十倍之多!大量亚硝酸盐可使人直接中毒。虽然我们平常吃的火锅汤中的亚硝酸盐含量不至于这么高,但亚硝酸盐与火锅汤中的氨基酸分解产物结合,可能形成致癌物亚硝胺,吃时不可忽视其健康危险。

标签: 火锅 注意 事项 看看
  • 教育
  • 美食
  • 健康
  • 数码
  • 家居
  • 娱乐
  • 生活
  • 时尚
  • 旅游
  • 社会
  • 情感
  • 汽车
  • 健身
  • 育儿
  • 科技
  • 游戏
  • 自然
  • 历史
  • 文化
  • 国际
  • 宠物
  • 财经
  • 星座
  • 体育
  • 风水
  • 佛学
  • 军事
  • 生产
  • 房产
  • 手工
  • 技术
  • 摄影
  • 机械
  • 科学
  • 绘画
  • 音乐
  • 其他
  • 养生
健康导航
疾病
医生
中医
男性
孕育
资讯
美容
减肥
医院
女性
老人
饮食
症状
检查
问答
体检
急救
护理
健康
温馨提示
进入夏季是中暑、热中风、肩周炎、水中毒、肠炎等疾病的高发季节,同时也是腹泻、消化不良的高发季节,广大网民要高度重视做好这些疾病的预防,网民如出现低血压、休克、心律失常、腹痛、腹泻、恶心、呕吐、发热及全身不适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Copyright © 2000-2017 jiankang4.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电话: 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