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健康资讯
医生资讯
健康问答
医院查找
疾病百科
天气
健康
网站导航
打农药中毒怎么办
更新时间:2022-04-02 16:30:27

  当一些农户在地里边喷药的情况下,因为自身的实际操作不善,非常容易造成农药中毒。这个时候应当立即的将中毒了的人抬上自然通风的地区,脱去患者的衣服,用肥皂液清理中毒了的位置,如果是内服用了化肥,要立即的将患者送到医院开展清洁灌肠解决,期内要积极主动的相互配合医师开展医治。

  打农药中毒该怎么办?

  1、一旦产生有机磷类中毒了,应该马上救护。

  2、快速将患者抬至自然通风、气体新鮮处,脱去环境污染的衣服,用肥皂液和冷水反复完全清理触碰化肥位置皮肤。

  3、误食者马上刺激性舌松部以吐,并且用很多温开水或2~5%碳酸氢纳水溶液洗胃,但敌百虫中毒禁止使用偏碱液洗胃,硫代磷酸脂类化学农药如1606、l059、3911、乐果等中毒了,不能用高锰酸钾液洗胃。

  4、食物中毒症状显著者宜送医院门诊救护。

  5、阿托品类独特解毒剂的运用甚为关键,依据病况轻和重,阿托品l~10mg,每10分钟~2钟头1次,出現眼瞳较前散大、口干舌燥及皮肤干、面部通红、心率加快及肺部罗音消退为阿托品化征。

  6、立即运用氯磷定或解磷定。

  7、在救护全过程中,可给氧,快速消除呼吸系统分必物,肌肉注射呼吸中枢激动药,留意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抽动者能够水合氯醛清洁灌肠。

  8、查清中毒了化肥的种类,对抢救有关键实际意义。

  农药中毒有哪些症状?

  1、皮肤、粘膜刺激性病症 经口误食后,口腔粘膜、咽喉过度紧张,有痛感和轻微烧灼破溃,产生口腔溃疡;目艮部受环境污染有结膜炎预兆;没经稀释液的中药制剂环境污染皮肤,部分过度紧张致发痒,可出現红斑,极少数病人有皮肤过敏。

  2、消化系统反映常是亚急性经口摄取中毒了的临床症状,除口腔粘膜肿胀外,经常出现恶心想吐、呕吐、上腹部疼痛,情况严重还有消化道出血及腹泻。

  3、呼吸道危害 吸进者能致咳嗽、喘气,肺内有啰音,经口中毒了的比较严重病案,易产生吸入性肺炎及(或)肺水肿,出現咳嗽、胸闷气短和呼吸不畅,情况严重可因呼吸衰竭至死。

  4、心脑血管病危害 除心跳过速或过缓外,经常出现血压减少,前期血压降低可能为血流量减少的影响,但中后期则为毒剂自身的功效。给狗各自静脉注射纯草甘膦和表活剂,发觉注射表活剂者血压减少。一部分病案肌酸激酶(CK)上升。

  5、中枢神经系统病症 除头晕目眩、困乏、流汗外,一般无比较严重危害;但大使用量经口比较严重中毒了时,也由此可见神智不清出现异常、抽动和昏迷。

  6、肝、肾危害 损伤一般比较轻,常可全自动修复,但某些病人可能因溶血,导致偏重的肾危害,乃至产生急性肾衰竭。

  怎样安全性应用化肥?

  1、选购化肥时最先留意化肥的包裝,避免破漏,留意化肥的产品名、成分成分、生产日期、使用说明书等,辨别不玉秀到期无效的化肥禁止应用。

  2、运送化肥时,先要查验包裝是不是详细,发觉有漏水、裂开的,运用要求的原材料再次包裝后运送。

  3、化肥不可与谷物、蔬菜水果、瓜果蔬菜、食品、生活用品等混载、混存,要有专职人员存放医`学教育信息网收集整理。

  4、危化品化肥如羟基1605、1059、久效磷、甲胺磷、呋喃丹等,禁止用以蔬菜水果、新鲜水果等农作物,禁止用以喷雾器。带有甲胺磷、对硫磷、甲基对硫磷、久效磷、磷胺等5种高毒有机磷类的混配中药制剂不可运营和应用。

  5、在化肥应用时,配液工作人员要戴胶皮手套,禁止用力拌药。如薄膜包衣種子开展手撒或点种时,务必戴防割手套,防止皮肤消化吸收中毒了,剩下的毒种应消毁,禁止作为粮食或精饲料。

  6、喷药前认真仔细药械电源开关、连接头、喷嘴,打药全过程中如产生阻塞时,肯定严禁用嘴吹吸喷嘴和过滤网。

  7、盛过化肥的包裝物件,禁止用以盛谷物、油、酒、水等食品和精饲料,要集中化运输医`学教育信息网收集整理。

  8、凡体质虚弱者、患皮肤病或以及它病症并未尽快恢复者、哺乳期间、怀孕期间、生理期的女性、皮肤损害未好者不可喷药。

  9、喷药工作人员在喷药期内不可喝酒,喷药时要戴防毒口罩,穿长袖上衣、运动长裤和袜子,在实际操作时严禁吸烟、饮酒、吃东西,被农药污染的衣服裤子要立即勤换。

  10、喷药工作人员每日喷药時间不可超出六小时,应用背负式机动性药械要两个人轮着实际操作。持续喷药3~5天之后应歇息一天。

  11、实际操作工作人员若有头痛、头晕目眩、恶心想吐、呕吐等病症时,应该马上离去喷药当场,更换环境污染的衣服裤子,并漱口清洁,清洗手、脸和别的曝露位置,立即到医院门诊医治。

标签: 农药 中毒 怎么办
  • 教育
  • 美食
  • 健康
  • 数码
  • 家居
  • 娱乐
  • 生活
  • 时尚
  • 旅游
  • 社会
  • 情感
  • 汽车
  • 健身
  • 育儿
  • 科技
  • 游戏
  • 自然
  • 历史
  • 文化
  • 国际
  • 宠物
  • 财经
  • 星座
  • 体育
  • 风水
  • 佛学
  • 军事
  • 生产
  • 房产
  • 手工
  • 技术
  • 摄影
  • 机械
  • 科学
  • 绘画
  • 音乐
  • 其他
  • 养生
健康导航
疾病
医生
中医
男性
孕育
资讯
美容
减肥
医院
女性
老人
饮食
症状
检查
问答
体检
急救
护理
健康
温馨提示
进入夏季是中暑、热中风、肩周炎、水中毒、肠炎等疾病的高发季节,同时也是腹泻、消化不良的高发季节,广大网民要高度重视做好这些疾病的预防,网民如出现低血压、休克、心律失常、腹痛、腹泻、恶心、呕吐、发热及全身不适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Copyright © 2000-2017 jiankang4.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电话: 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