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健康资讯
医生资讯
健康问答
医院查找
疾病百科
天气
健康
网站导航
清肝火最好的中成药是什么?
更新时间:2022-04-02 15:35:49

  常常会有些人出現肝火旺的状况,这身后的原因是很繁杂的,例如这些常常抽烟喝酒的人,及其喜欢吃辛辣食物含有刺激性的食物的人,都是吃出肝火旺的状况,值得一提的是,假如一个人长期情绪不好得话,也会造成出現肝火旺,此刻可以吃一些去肝火的中药方剂协助医治。

  去肝火最好是的中药方剂:

  1、黄菊花

  黄菊花含有维生素D,是保护视力身心健康的关键物质,也是中药治疗各种各样眼病的灵丹妙药。黄菊花茶能令人保持清醒、双眼光亮,非常对肝火旺、用眼过度造成的眼睛发干有不错的功效。黄菊花有散风清热解毒、清热去火、护肝降火的作用,可以减轻口苦口臭、头痛、咽喉肿痛等病症。平肝火最好是采用杭白菊或是胎菊(即杭白菊未对外开放的花骨朵)。

  能够 取黄菊花、金银花茶、茉莉各少量,泡茶作奶茶,可清热去火,适用预防风热感冒、咽喉肿痛、痈疮等,冬常服更可下火,有宁神静思的效应。

  2、香薄荷

  香薄荷有肃降肝火的功效,协助疏解因肝火过旺所造成的心态狂躁问题。用香薄荷煮茶喝,有散风清热解毒、减少肝火的功效,并且薄荷茶有清爽感,是清热解毒、祛毒、有利排尿的灵丹妙药。特别注意的是,香薄荷并不宜孕妇及小宝宝应用,应尽量减少。

  美国科学家还强烈推荐将薄荷茶成袋于杯里,放进烧开的水里,过15分鐘,在单方精油不挥发时喝下,那样輔助医治胃胀痛实际效果更强。

  3、莲芯

  莲芯即莲子心,别称莲薏、苦薏、莲心,最开始常见于唐末的《食性本草》中,为睡莲科多年生长 水生花卉莲完善種子中的干躁胎芽。秋天采摘莲籽时,将莲籽剥掉,取下翠绿色胚(莲心),晾干。具备清心火,平肝火,活血,锁精之作用。

  强烈推荐莲芯夏枯草饮。莲芯5克,夏枯草15克,水煎后代茶饮。莲心可以清热解毒除烦,夏枯草具备去肝火、降血压的功效,可用以高血压、闹心发热、眩晕头痛症。

  4、夏枯草

  夏枯草是广东省民俗夏夏天常见于饮食疗法的中药材,属清热利湿类中药材。中医学觉得,它寒性,味苦辛,具备降火、清目、消结、消肿的作用,常见于目赤肿痛,头痛眩晕,瘰疠瘿瘤,乳痈肿疼,甲状腺结节,淋巴结核、高血压和乳腺增生症等。

  要想去肝火,可用夏枯草12克,桑树叶、黄菊花各10克。将夏枯草、桑树叶添加适量的侵泡三十分钟后煮三十分钟,最终添加黄菊花煮3分鐘,就可以代茶饮。能用老冰糖或纯蜂蜜调料。

  5、桑树叶

  桑树叶能消防疏散风寒风热,润肺润肺,舒肝清目,散血活血。桑树叶不但可用以风寒风热造成的眼赤羞明,且可去肝火,对肝火上炎的目赤肿痛,可与黄菊花、决明子茶、盐车前子等相互配合运用。

  肝火太旺能够 试着用“桑树叶黄菊花粥”来调理:先提前准备鲜桑树叶15克、鲜菊花30克和梗米50克。将桑树叶和黄菊花用300ml的冷水煎制,滤掉液汁后,重进300ml冷水煎制。自此,将第一次煎制个人所得的液汁和梗米倒进在其中,用文火煮1钟头就可以服食。每日1次。

  6、龙胆草

  龙胆草为清热解毒化湿类中药材,性苦涩味寒,归肝、肝胆经,有清肝胆湿热、泻下焦郁火的作用,始载于《神龙本草经》就列入中品,在国当药历史时间已十分久远。

  龙胆草泻肝下火,竹子叶净心除烦,先放水煎制10克龙胆草、20克竹子叶,取汁代水添加100克梗米熬成粥,代早饭服用。适合失眠兼急燥爱生气、眼赤口苦口臭,归属于肝郁化火者服用。

  7、蒲公英花

  蒲公英花是普遍种群,并且蒲公英花还具有功效与作用。因此来到春季夏季何不吃点鲜蒲公英花降下火,败肝火。蒲公英花寒性,具清热去火、消痈消结的作用,在中草药材里属清热去火类药。但凡疮毒、疔毒等,以新鮮的蒲公英花捣碎,外用伤处,或独立煎水口服,皆有良效。

  蒲公英花具备非常好的饮食疗法作用,尤其是春季的蒲公英花,最好是挑选在早春的四五月间,蒲公英花盛开以前采摘,那时候其降火、消炎、防癌的作用最好。如今许多乡村也有吃蒲公英花的习惯性,是一种生活中山野菜。一般水焯过以后苦涩味降低,随后用些蒜泥、生抽酱油、米醋、芝麻油、盐翻拌后吃,味儿芳香,十分祛火。

  除此之外,也有中药方剂菏叶、金银花茶、白花蛇舌草对肝火旺都是有非常好的治疗效果。

标签: 肝火 最好 中成药 什么
  • 教育
  • 美食
  • 健康
  • 数码
  • 家居
  • 娱乐
  • 生活
  • 时尚
  • 旅游
  • 社会
  • 情感
  • 汽车
  • 健身
  • 育儿
  • 科技
  • 游戏
  • 自然
  • 历史
  • 文化
  • 国际
  • 宠物
  • 财经
  • 星座
  • 体育
  • 风水
  • 佛学
  • 军事
  • 生产
  • 房产
  • 手工
  • 技术
  • 摄影
  • 机械
  • 科学
  • 绘画
  • 音乐
  • 其他
  • 养生
健康导航
疾病
医生
中医
男性
孕育
资讯
美容
减肥
医院
女性
老人
饮食
症状
检查
问答
体检
急救
护理
健康
温馨提示
进入夏季是中暑、热中风、肩周炎、水中毒、肠炎等疾病的高发季节,同时也是腹泻、消化不良的高发季节,广大网民要高度重视做好这些疾病的预防,网民如出现低血压、休克、心律失常、腹痛、腹泻、恶心、呕吐、发热及全身不适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Copyright © 2000-2017 jiankang4.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电话: 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