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健康资讯
医生资讯
健康问答
医院查找
疾病百科
天气
健康
网站导航
中国人去年吃了3.9万亿 最喜欢吃火锅
更新时间:1970-01-01 08:00:00

  我国古语有云:“民以食为天”,不管在什么时代,人们对于吃总有着无限的热爱。到了生活水平迅速发展的今天,人们拥有更丰富的食物资源和更具创意的烹饪方式,可以说是更能吃也更懂吃了。

  据中国烹饪协会统计,在刚刚过去的2017年,全国餐饮收入预计将超过3.9万亿元,同比增长达10.7%。那么在过去的这一年里,最受人们喜爱的食物是什么呢,就让饮食文化为你带来盘点。

  餐饮业态趋于多元化

  中国烹饪协会发布的《2017年度美食消费报告》显示,2017年,中式正餐仍占据强势主导地位,市场份额最高,占到一半以上,占57%。

  在中式正餐中,其中最受欢迎的还属火锅。新颖的设计,时尚的店面,风格各异,2017年,许多新派火锅成为年轻人的首选。

  除中式正餐外,休闲简餐的发展也非常迅速,在全国餐饮业态比重中已占到16%。同时,西餐、日本料理、韩国料理等国际美食市场需求也越来越大,三者各占一定的比例。

  “90后”和“00后”餐饮消费占比50%

  在餐饮消费的人群中,年轻一代已成为新的主力,其中,“90后”和“00后”贡献了餐饮消费50%左右的订单。各个年龄阶层对不同食物的偏好也不一样,“90后”对蛋糕甜品的喜爱超过中餐。

  70后:90%以上的人对传统中餐情有独钟,占比达92%。

  80后:中餐的消费比重占68%,而小吃快餐、蛋糕甜品、外国餐厅的占比分别为13%、7%和4%。

  90后:中餐的占比仅仅有19%,低于蛋糕甜品店的25%。

  2017最受欢迎的菜品味道——咸鲜

  消费者在选择餐厅时,最关注的因素是“就餐环境”,占19.2%。其次是菜品口味,占17.8%。食品安全、价格被别排在第三位和第四位。2017年,最受欢迎的口味是“咸鲜”,超越了热门选手“麻辣”和“酸辣”口味。

  湘菜、粤菜、江浙菜、东北菜、川菜等受到大众欢迎。据美团点评公布数据,最受消费者喜爱的菜品种类前十位分别是:小龙虾、牛排、烤鸭、寿司、酸菜鱼、潮汕牛肉火锅、米线、拉面、麻辣香锅和炸鸡。

  六成的消费者每周至少吃1到2次宵夜

  据统计,超过六成的消费者习惯吃宵夜。调查显示,仅有20%的消费者从无吃宵夜的习惯,超过六成的消费者每周至少吃1到2次宵夜。

  在众多的城市中,广东包揽了最爱点夜宵城市前十的六个席位。其中,广东揭阳更是位居全国第一,成为全国最喜欢点夜宵外卖的城市,其夜宵外卖订单比例占比全天的20%。

  2017年外卖市场预计突破2000亿元

  中国烹饪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预计2017年,中国外卖市场规模突破2000亿元。2017年饿了么的平均外卖客单价突破40元大关。上海外卖客单价更领跑全国,外卖客单价达到54.5元。

  销量最高的餐品——皮蛋瘦肉粥。2017年,某网上订餐平台共销售了近1900万份的皮蛋瘦肉粥。

  外卖“最强王者”——浙江温州的一位用户,一年点外卖1639单。他也是夜宵订单最多的用户,达635单。

  骑手“最强王者”——位于黑龙江牡丹江市的骑手吕建国,2017年跑单量高达26674单,平均一天75单。

  订单备注之最——2017年,“二人用餐”打败“一人用餐”,成为全平台订单备注最多的关键词,这表明一起吃外卖成了一个新的趋势。

  最值得一提的的备注——2017年9月底,某网上订餐平台列出“无需餐具”的选项,截至年底,该平台上的无需餐具外卖达到了980万单。

标签: 中国人 去年 喜欢 火锅
  • 教育
  • 美食
  • 健康
  • 数码
  • 家居
  • 娱乐
  • 生活
  • 时尚
  • 旅游
  • 社会
  • 情感
  • 汽车
  • 健身
  • 育儿
  • 科技
  • 游戏
  • 自然
  • 历史
  • 文化
  • 国际
  • 宠物
  • 财经
  • 星座
  • 体育
  • 风水
  • 佛学
  • 军事
  • 生产
  • 房产
  • 手工
  • 技术
  • 摄影
  • 机械
  • 科学
  • 绘画
  • 音乐
  • 其他
  • 养生
健康导航
疾病
医生
中医
男性
孕育
资讯
美容
减肥
医院
女性
老人
饮食
症状
检查
问答
体检
急救
护理
健康
温馨提示
进入夏季是中暑、热中风、肩周炎、水中毒、肠炎等疾病的高发季节,同时也是腹泻、消化不良的高发季节,广大网民要高度重视做好这些疾病的预防,网民如出现低血压、休克、心律失常、腹痛、腹泻、恶心、呕吐、发热及全身不适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Copyright © 2000-2017 jiankang4.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电话: 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