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健康资讯
医生资讯
健康问答
医院查找
疾病百科
天气
健康
网站导航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及心理护理
更新时间:2010-12-29 10:18:47

精神分裂症患者随着病程的发展,可逐渐出现精神缺损。患者表现为思维贫乏,情感淡漠,孤独退缩,接触被动,生活不能自理。 精神分裂症患者随着病程的发展,可逐渐出现精神缺损。患者表现为思维贫乏,情感淡漠,孤独退缩,接触被动,生活不能自理。这种患者经过及时的治疗和心理护理,加强组织管理,培养锻炼其劳动能力,其精神状态和社会功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1 临床资料本组30例,男25例,女5例,年龄35~70岁,均为治疗三次以上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表现以阴性症状为主。30例均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2]。2 典型病例患者男,46岁。首次起病于1978年,曾九次住院治疗,均诊断为精神分裂症。此次表现孤僻,不合群,生活懒散,意志缺乏,无主动语言,对周围发生的事情漠不关心。经多种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效果差。后经加强心理治疗,患者症状改善,意志增强,不仅能搞好个人卫生,还能主动打扫病房卫生,积极参加娱乐活动。关心家人,痊愈出院。3 心理护理3.1 加强组织管理,防止精神进一步衰退 首先,应熟悉病史,了解发病原因,与患者建交良好的护患关系,寻找机会接触患者,督促和带领患者参加文娱、体育活动,如看电视、下棋、打扑克、打球等。组织他们参加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学习,尽力提供他们与外界接触的环境,以及人与人交往的条件。减少患者单独相处的机会,活跃患者的情绪,丰富患者的精神生活。3.2 开展心理测评,掌握情绪波动的规律,实行对症处理 由于经常住院,一些患者丧失治疗信心,容易产生自卑心理和悲观厌世情绪。通过心理测评,可以掌握患者低落及焦虑、烦躁情绪,有针对性地对患者进行心灵沟通和心理疏导,控制情绪恶化,保持愉快心境,增加欢乐,增强信心。3.3 应用行为治疗,改善患者生活自理能力 此种患者往往脱离现实,生活懒散,严重时生活、起居均依赖他人料理。所以对这类患者,我们首先要建立一套有规律的生活制度,制定行为量表,督促患者实施[3,4]。先着重训练个人卫生、饮食、衣着等项,持之以恒,再引导患者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使患者过上正常化的生活。3.4 应用认知治疗,促进患者自知力的恢复 此类患者一般自知力缺乏,不能主动配合治疗。我们可以采用对比的方法,将患者发病前后的表现加以对比,或与周围正常人相比较,指出异常点。耐心诱导患者,让患者认识到自己发病时的表现是不正常的,自己确实患有精神病,使患者主动接受治疗。3.5 对患者家属进行心理宣传教育,使其对精神病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对患者家属做好精神卫生宣传,纠正对精神患者的错误观念,鼓励家属经常探望,关心患者。尊重患者的理智与感情,减少环境中的不良刺激,使患者感到他已受到了应有的尊重和关怀。消除悲观厌世的想法,树立坚强的意志,提高患者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责任编辑:滕清娜

  • 生活护理
  • 身体护理
  • 临床护理
  • 慢病护理
  • 急救护理
  • 婴儿护理
  • 日常护理
  • 女性护理
  • 老人护理
  • 皮肤护理
  • 眼部护理
  • 乳房护理
  • 口腔护理
  • 手部护理
  • 私处护理
  • 内科护理
  • 儿科护理
  • 肿瘤科护理
  • 外科护理
  • 男科护理
  • 妇产科护理
  • 肝病
  • 胃肠
  • 心血管
  • 呼吸
  • 秘尿
  • 血液科
  • 内分泌科
  • 神经科
  • 风湿免疫科
  • 手术科
  • 术后护理
健康导航
疾病
医生
中医
男性
孕育
资讯
美容
减肥
医院
女性
老人
饮食
症状
检查
问答
体检
急救
护理
健康
温馨提示
进入夏季是中暑、热中风、肩周炎、水中毒、肠炎等疾病的高发季节,同时也是腹泻、消化不良的高发季节,广大网民要高度重视做好这些疾病的预防,网民如出现低血压、休克、心律失常、腹痛、腹泻、恶心、呕吐、发热及全身不适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Copyright © 2000-2017 jiankang4.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电话: 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