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健康资讯
医生资讯
健康问答
医院查找
疾病百科
天气
健康
网站导航
糖尿病病人胃“瘫痪”了咋办
更新时间:2010-12-29 10:19:50

一般人只听说过人会瘫痪,没想到人体内一个小小的胃居然也闹“瘫痪”。张先生患了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经抢救后虽已脱险,却从此感到进食后肚子胀鼓鼓的,打饱嗝,时不时恶心、呕吐,呕出不消化的食物,还带有一股酸臭味,好像吃进去的东西堆在胃内下不去一样,抽血化验和胃镜检查均未发现明显的异常。消化内科教授会诊后,诊断为糖尿病性胃轻瘫。张先生很不解:“胃也会‘瘫痪’?这是怎么回事?”胃动力发生障碍教授解释说:胃轻瘫,也称为胃轻瘫综合征,属于消化道动力障碍性疾病,以往称做胃麻痹、胃无力、胃潴留等,检查可以发现胃内食物排出减慢、胃窦运动功能减弱或不协调。胃具有储存食物和泵的双重功能。胃的结构从上到下大致可分为胃底、胃体、胃窦,与十二指肠交界的部位是开合自如的幽门。胃底和小部分胃体的主要功能是贮存食物,运动功能较弱,主要是紧张性收缩,以提高胃内的压力,使胃液渗入食物内,并对食物施加持续而稳定的压力,促进食物向下排出;而胃体的大部分和胃窦的惟一运动形式是像潮汐一样涌动,沿胃壁向幽门方向推进,促使食物与消化液充分搅拌,最后一起排入十二指肠。尽管胃轻瘫的发病机制还未完全明白,但是如果手术和糖尿病神经病变损伤了支配胃肠运动的神经,系统性硬化症使胃壁变硬而活动减弱,或其他的因素影响了胃运动的协调性,就有可能使胃紧张性收缩和蠕动发生障碍,即胃动力障碍,显著减慢食物的排出,使胃液和固体食物在胃内潴留,这就是胃轻瘫了。该病患者可出现早饱、餐后饱胀、恶心、呕吐或发作性干呕、反复呃逆,这些症状往往与进食有关,进餐时或进餐后更加明显,也有的出现在空腹时。呕吐物含有4~6小时前吃过的食物,或为前一日的食物,有种难闻的酸酵味。长期患有此病者会有消瘦、全身乏力、营养不良和精神委靡等症状。有些病人可有原发疾病如糖尿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等表现。γ照相机,一照便知“真面目”胃镜、B超和X线钡剂造影等检查可能仅发现有胃潴留,给人的感觉就是这时的消化系统如同一台收音机,零件都是好好的,但接收效果却不尽如人意。核医学检查即可发现问题所在。即进食含放射性核素标记的食物,用γ照相机直接观察记录胃内食物的排出情况,往往发现有食物排出减慢。这种方法被认为是测定胃排空的金标准。胃电图记录的胃电节律紊乱可以为诊断胃运动异常提供有用的参考资料,可间接反映胃运动功能障碍。“那我想马上做一下这种检查。”张先生着急地说。教授笑着说:“诊断你患有胃轻瘫应该没有疑问,能做详细的检查当然更好。但你首要的任务是控制糖尿病,糖尿病好了,胃轻瘫才不会加重。” 瘫了,怎样“站”起来?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大多数胃轻瘫经内科治疗可取得较好的效果。胃轻瘫有急性和慢性之分,急性多发生于胃手术后或应用大量的吗啡等药物时;慢性一般有3个月以上的病史,可继发于糖尿病、系统性红斑狼疮或治疗溃疡病的迷走神经切断术后等情况。不明原因的就称为原发性胃轻瘫。糖尿病是导致胃轻瘫的常见病因之一,占胃轻瘫就诊患者的17%。糖尿病引起的胃轻瘫多发生在未经治疗、治疗不当或治疗不规则的糖尿病患者中,以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多见。胃轻瘫治疗的主要措施是消除病因、增强胃动力和缓解症状。消除病因或控制原发病是治好本病的基础,如情绪不良、精神紧张、长期劳累、吸烟等诱因。对于某些由心理因素诱发的胃轻瘫应根据情况的不同采取相应的心理治疗。对继发性胃轻瘫患者应加强原发病的治疗。在补充足够热量和营养素的前提下,摄入以低脂肪食物为主,避免刺激性大的食物。为了促进胃内食物的排空,在食物的选择上,以流质和半流质为好,可少食多餐,避免挑食、偏食和无规律进食。应用促胃动力药是良好的对症治疗措施,可选用胃复安、吗丁啉,有时选用纳洛酮,可改善某些原发性胃轻瘫患者的症状。外科手术是不得已的方法,仅有少数患者因症状顽固或反复发作,长期内科保守治疗无效,才考虑外科手术。经过一段时间治疗后,张先生的症状逐渐消失了。

  • 生活护理
  • 身体护理
  • 临床护理
  • 慢病护理
  • 急救护理
  • 婴儿护理
  • 日常护理
  • 女性护理
  • 老人护理
  • 皮肤护理
  • 眼部护理
  • 乳房护理
  • 口腔护理
  • 手部护理
  • 私处护理
  • 内科护理
  • 儿科护理
  • 肿瘤科护理
  • 外科护理
  • 男科护理
  • 妇产科护理
  • 肝病
  • 胃肠
  • 心血管
  • 呼吸
  • 秘尿
  • 血液科
  • 内分泌科
  • 神经科
  • 风湿免疫科
  • 手术科
  • 术后护理
健康导航
疾病
医生
中医
男性
孕育
资讯
美容
减肥
医院
女性
老人
饮食
症状
检查
问答
体检
急救
护理
健康
温馨提示
进入夏季是中暑、热中风、肩周炎、水中毒、肠炎等疾病的高发季节,同时也是腹泻、消化不良的高发季节,广大网民要高度重视做好这些疾病的预防,网民如出现低血压、休克、心律失常、腹痛、腹泻、恶心、呕吐、发热及全身不适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Copyright © 2000-2017 jiankang4.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电话: 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