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健康资讯
医生资讯
健康问答
医院查找
疾病百科
天气
健康
网站导航
断指再植术后的护理治疗
更新时间:2010-12-29 09:59:46

随着断指再植理论研究的深入和技术水平的提高,断指再植的评价标准已从早期单纯追求成活率转到断指的功能康复。恢复手指功能的关键,除了术中良好的骨与关节保护及固定,满意的神经肌腱修复外,术后进行合理和长期的护理治疗也是十分重要的。为此,我们从 2004 年以来对 198 例再植成功的断指开展了断指再植后功能的护理治疗,取得满意效果。 1 临床资料 本院自2004年9月至2007年9月共进行断指再植198例计257指,男122例,女78例,年龄21~49岁,其中拇指96指,食指137指,中指24指,致伤原因:挤压伤113例,切割伤49例,撕脱伤26例,爆炸伤20例,绞轧伤10例,均在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下行断指两端清创,缝合两侧指动脉,同时缝合2条静脉,修复两侧指神经,修复指屈肌腱!伸肌腱,行克氏针内固定术"随访1~2年,根据顾玉东(2000年)断指再植评定标准进行功能评定:优105例,良57例,可28例,差3例。 2 护理治疗 2.1 病房及体位需求 术后应安置在清洁、安静、室温适宜的病室,以防寒冷刺激诱发血管痉挛,病室每日紫外线常规消毒2次,限制探视,病室内严禁患者主动或被动吸烟,将患肢放在略高于心脏水平位置,以利于静脉回流从而减轻局部组织水肿,若出现动脉供血欠佳,应将患肢放于心脏水平位,患者须平卧位,局部制动,避免大幅度变换体位及患肢位置,引起血流方向改变导致血管危象。本组曾有1例男性患者术后第5d起床活动,发现再植食指色泽转紫色,经平卧、制动,罂粟碱解痉处理后再植食指转红润。 2.2 局部血液循环的观察 指体!甲床颜色可反映可靠的客观指标"在整体护理中加强巡视,密切观察再植指的指端色泽!血运!毛细血管充盈时间,皮肤温度及肿胀程度,由于血管危象多发生在术后24h内及3~5d,术后7d内应每小时观察并做好显微外科病情记录单。 2.3 观察用药反应 术后按医嘱及时准确应用镇痛、解痉、抗凝药物,并注意观察患者有无头晕、鼻出血等倾向,发现症状及时通知医生处理。 2.4 健康教育指导 2.41指导患者消除紧张情绪,防止因心情紧张而引起血管痉挛"在护理中应鼓励患者以积极的心态面对今后的生活,促使其多想留下了什么,而不是沉浸在失去了什么的痛苦之中,从而有效地摆脱不良情绪的困扰,逐步建立起自信心。 2.42 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 断指再植术后10~14d血液循环稳定后,即指导患者锻炼再植指对掌对指功能,术后4周拔除克氏针后开始主动作伸屈功能锻炼,5周后作掌指关节及指间关节被动活动,并进行感觉训练"通过健康教育指导,使患者都能意识到康复锻炼的重要性,出院后能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地进行功能锻炼。 2.5 护理体会 在护理中不仅掌握患者手外伤后也存在的心理状态,还要根据病情预测其心理动态的发展趋向,防患于未然;不能仅满足断指的成活,还应重视手功能的恢复"所以护理人员应做好断指再植术后功能康复的健康教育,使患者加强功能锻炼,最大程度地恢复伤指的功能。 我们在功能锻炼的治疗中,除了重视患者运动功能康复外还加强患者感觉康复训练,训练方法合理、科学,并体现循序渐进的原则,但在感觉训练中应注意:在训练前,由护士向患者宣教感觉再教育的原理!重要性及基本方法,并建立患者康复档案,要求患者在训练中严格遵守训练方法,持之以恒,不能时断时续,也不能急于求成,训练的要领是通过眼看手摸,然后集中精力,闭眼用心体会这种刺激是什么, 过眼看手摸,然后集中精力,闭眼用心体会这种刺激是什么, 各种刺激之间有何差别。训练一般在术后4周开始为宜因为此时神经再生的轴突多已长入末梢感受器,每次训练时间不要过长过频,以免大脑疲劳,影响效果。触觉训练与温觉训练在初步恢复后,两者可同期交叉进行,触觉训练必须有护士协助,其它训练内容教会患者后自我训练。

  • 生活护理
  • 身体护理
  • 临床护理
  • 慢病护理
  • 急救护理
  • 婴儿护理
  • 日常护理
  • 女性护理
  • 老人护理
  • 皮肤护理
  • 眼部护理
  • 乳房护理
  • 口腔护理
  • 手部护理
  • 私处护理
  • 内科护理
  • 儿科护理
  • 肿瘤科护理
  • 外科护理
  • 男科护理
  • 妇产科护理
  • 肝病
  • 胃肠
  • 心血管
  • 呼吸
  • 秘尿
  • 血液科
  • 内分泌科
  • 神经科
  • 风湿免疫科
  • 手术科
  • 术后护理
健康导航
疾病
医生
中医
男性
孕育
资讯
美容
减肥
医院
女性
老人
饮食
症状
检查
问答
体检
急救
护理
健康
温馨提示
进入夏季是中暑、热中风、肩周炎、水中毒、肠炎等疾病的高发季节,同时也是腹泻、消化不良的高发季节,广大网民要高度重视做好这些疾病的预防,网民如出现低血压、休克、心律失常、腹痛、腹泻、恶心、呕吐、发热及全身不适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Copyright © 2000-2017 jiankang4.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电话: 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