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健康资讯
医生资讯
健康问答
医院查找
疾病百科
天气
健康
网站导航
浅淡慢性外阴营养不良
更新时间:2011-06-01 15:29:46

小许和小宋,郎才女貌,本是天生的一对,可结婚不到一周就闹起了别扭,原来小宋阴部皮肤发白。

其实,外阴白斑是30~60岁女性的一种常见的外阴疾病,由于近年来报刊上过份宣传外阴白斑与外阴癌关系,也有人将其称之为“癌前病变”,因而使一些患者“谈斑色变”。

外阴白斑的发生与外阴营养不良有关,国际外阴病研究会于1975年将本病更名为“慢性外阴营养不良”。同时,根据其组织病理变化的差异,分为增生型营养不良、硬化苔藓型营养不良、混合型营养不良。经外阴组织病理检查,增生型和混和型营养不良又分为无非典型增生、非典型增生两种,后者还分为轻、中、重三种类型。

至目前,慢性外阴营养不良的病因尚未完全明了。近年来西方学者通过辨氚标记胸腺嘧啶测定认为,患者真皮中存在一种能掏表皮细胞分裂与生长,具有组织特异性的蛋白质激素,仅作用于局部表皮,使结缔组织增生。对慢性外阴营养不良的确诊并不困难。其主要症状为外阴奇痒,而且时间较长,短者2—3大,长者可达几十年之久。瘙痒剧烈,无季节或昼夜差异。局部有不同程度的皮肤粘膜色素减退,常伴有水肿、皲裂及散在的表浅溃疡。如同时患有滴虫性阴道炎或霉菌性阴道炎,症状会更加明显,分泌物会更多,局部烧灼感、刺痛更为严重。不同类型的慢性外阴营养不良,临床表现各不相同。

增生型营养不良,外阴奇痒难忍,抓伤后疼痛加剧,年龄在30—60岁之间,病变范围不一,发生在大阴唇、阴唇间沟、阴蒂包皮以及后联合等处,对称分布,病变局部增厚,貌似皮革样隆起,有皱褶或有鳞屑、湿疹样改变,其颜色呈暗红或粉红色,夹杂界限清晰的白色斑块,很少有萎缩或粘连。

硬化苔藓型营养不良,发病年龄在40岁上下,病变部位瘙痒不太严重,大多在外阴皮肤、粘膜和肛周皮肤,患处变白变薄,表面干燥易皲裂,弹性差,阴蒂往往萎缩,并与包皮粘连,小阴唇平坦消失,晚期皮肤菲薄皱缩,犹如卷烟纸样,阴道口挛缩狭窄,影响性生活,性交时疼痛明显。

混合型营养不良兼有上述两种表现,在菲薄的外阴发白区附近,伴有局灶性皮肤增厚或隆起。

慢性外阴营养不良除可患者带来难以忍受的痛苦外,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癌变的可能。据临床统计,约有2%的病人有可能发生恶变。恶变多发生于上皮非典型增生的患者,常以原位癌或浸润癌多见。为此,有不少学者主张手术切除,但术后复发率较高,难以达到根治目的。

鉴于这种情况,医学家们把研究的重点放在药物治疗上。大量的临床资料表明,及时有效地进行药物治疗是可以取得良好效果的。当然,对那些芗久治不愈,特别是增生型营养不良而又有溃破或硬结者,应密切注视病情变化,必要时应进行手术,以防发生不测。

在治疗方面,增生型外阴营养不良以止痒为主,常用1%氢化可的松软膏止痒,可以改善局部病变。对硬化型外阴营养不良,可给予2%丙酸睾丸酮鱼肝油软膏治疗,每日涂搽3-4次,直至皮肤软化、粘连松角和瘙痒消除为止。如为混合型,可用氢化考的松软膏等治疗。激光对本病也有一定的治疗效果。可用CO2或氢氦氖激光治疗硬化苔藓型外阴营养不良。

中医中药对本病具有标本兼治的效果,可用有祛风止痒、消热解毒、养血活血、化瘀软坚等功效的药物进行治疗。使用时要辨证施治,内外结合。内用药以龙胆泻肝汤加减,外用药长期的简便易行,可用防风、苦参、白藓皮、黄柏、赤芍、川椒、蛇床子、土茯苓、艾叶、荆芥、蝉蜕等药,效果较为理想。

对于本病的预防,主要是应保持外阴清洁,忌用肥皂、过浓的PP粉或其它刺激性药物搽洗,瘙痒严重时不可搔抓;衣着应宽大、舒适,勤洗勤换,以吸水性强、刺激性小的棉织品为宜;在饮食方面,忌食辛辣、热性酒类等具有刺激的食物。一旦罹患本病,应积极治疗,不可讳疾忌医,精神上不宜过于紧张,更不能将慢性外阴营养不良与癌症等同起来。只要充满信心,积极配合医生治疗,治愈本症完全有希望。

  • 生活护理
  • 身体护理
  • 临床护理
  • 慢病护理
  • 急救护理
  • 婴儿护理
  • 日常护理
  • 女性护理
  • 老人护理
  • 皮肤护理
  • 眼部护理
  • 乳房护理
  • 口腔护理
  • 手部护理
  • 私处护理
  • 内科护理
  • 儿科护理
  • 肿瘤科护理
  • 外科护理
  • 男科护理
  • 妇产科护理
  • 肝病
  • 胃肠
  • 心血管
  • 呼吸
  • 秘尿
  • 血液科
  • 内分泌科
  • 神经科
  • 风湿免疫科
  • 手术科
  • 术后护理
健康导航
疾病
医生
中医
男性
孕育
资讯
美容
减肥
医院
女性
老人
饮食
症状
检查
问答
体检
急救
护理
健康
温馨提示
进入夏季是中暑、热中风、肩周炎、水中毒、肠炎等疾病的高发季节,同时也是腹泻、消化不良的高发季节,广大网民要高度重视做好这些疾病的预防,网民如出现低血压、休克、心律失常、腹痛、腹泻、恶心、呕吐、发热及全身不适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Copyright © 2000-2017 jiankang4.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电话: 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