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健康资讯
医生资讯
健康问答
医院查找
疾病百科
天气
健康
网站导航
巧帮您的宝宝辨五彩世界
更新时间:2012-10-08 23:25:17

从孩子最初看到这个世界的时候,你给了宝宝怎么样的方法来辨别这个五彩世界呢?如果您是新手妈妈,看看吧!

当孩子出世后,第一眼面对的便是五彩缤纷的色彩;在孩子三、四个月时,就有了对色彩的感受力。如果父母抓住教育的契机,帮助孩子认识颜色,对孩子以后的智力发展是大有裨益的。然而,视觉是成熟最晚、发展最慢的一种感觉。虽然基本视觉皮层能在怀孕7个月时从胎儿眼中接收讯号,但视觉通道的神经细胞在出生后数月仍不成熟,对宝贝来说,世界大都是模糊的。

父母可以采取以下方法来帮助宝宝辨别颜色。

(一)多看:孩子出生后,在他小床的正上方挂满各色大汽球、纸花等,并不时摆动。孩子稍大时,可换一些小点的东西,如:色彩艳丽的小绒球、小玩具等。在这种有意无意的色彩刺激中,孩子迈出了逐渐认识颜色的第一步。

多为宝宝提供一些丰富的色彩,宝宝感觉像住在色彩世界里。婴儿房装饰色彩应该清爽、明朗、欢快,不宜用深色。研究证明婴儿喜欢自然的颜色,如粉红、浅蓝色、和柠檬黄、明亮的苹果色或是草绿色,用原色喷出的图画也会使房间显得明亮、活泼。房间里挂些彩色汽球、彩色吹塑玩具等,并经常更换,让宝宝感受到不同的色彩。可以在宝宝的居室里贴上一些色彩调和的画片挂历,在宝宝的小床上经常换上一些颜色温柔的床单和被套,小床的墙边可以画上一条七色彩蜡。在宝宝的视线内还可以摆放些色彩鲜艳的彩球、塑料玩具等,充分利用色彩对宝宝进行视觉刺激,对宝宝认识颜色有很大的帮助。

(二)多讲:6-11个月之间,孩子似乎对色彩有反应了,他会盯着看或用手抓。父母这时应当指着这些物件,温柔亲切地说:“这是红汽球,这是黄汽球。宝宝,往这看,这是朵绿花。”通过加强语言刺激,从而巩固认识。

当宝宝长到1岁多,咿呀学语时,成人和宝宝可以一起做“我说,宝宝指”的游戏。例如:你指着几种颜色的气球问“哪只是红气球,哪只是蓝气球­”让宝宝用手去指,指对了就亲亲宝宝,并说:“宝宝真乖,这是红气球。”如宝宝指错了,就说:“再看看,哪只是红气球­”宝宝还是指不出,成人就要反复指着红气球说“这是红气球。”宝宝认识红以后再认识绿色。也可变换说:“这是红气球呢,还是绿气球­”让宝宝学发“红、绿、蓝”的音。还可放上各种颜色的玩具,让宝宝按成人的要求拿出同颜色的玩具。

(三)多认:1-2岁的孩子会说话了,这时父母可采用玩游戏的方法加强孩子认识颜色的能力。小游戏的方法很多,如“猜猜看”的游戏,玩法是父母把各色小球或其它单一颜色的小物品藏在小袋中,和蔼地问:“请把红色小球拿出来,好吗­”“宝宝,哪只是绿色的小球­”孩子找到后让他重复说一下“红的、绿的”等等。由于孩子对颜色的辨别还不稳定,因此要交换角度多玩游戏。

认识色彩,始于三原色。虽说这时孩子对彩色的东西都很敏感,但用什么样的色彩,效果会更好也是有区别的。三原色红、黄、蓝,纯度高,易于辨认,属于首选色彩。可以利用与宝宝洗澡的时间,在洗澡盆内放进红、黄、蓝三只小鸭子,然后拿起红鸭子说,红鸭子游呀游,亲亲宝宝的脸蛋;再拿起黄鸭子说,黄鸭子跳呀跳,亲亲宝宝的小脚丫;最后拿起蓝鸭子说,蓝鸭子蹦呀蹦,亲亲宝宝的小手手。每次洗澡的时候都和重复宝宝重复即便,加深宝宝对三种颜色的印象。这样的游戏方式还能让宝宝认识自己的小手、小脚、脸蛋或者是身体的其他部位,可谓一举两得

宝宝到1岁时,成人可用各种颜色笔画些宝宝熟悉的植物、动物、水果等。如:太阳、草地、花朵、树叶、苹果、小鸡、小狗、小兔、小鸭等,并边画边说:“这是红太阳,这是绿色的草地,这是小黄鸡”等等。也可把各色蜡笔放在一起,让宝宝帮助拿颜色,如画红花,成人可说“请宝宝拿红蜡笔给爸爸画红花……”只要反复训练,方法得当,循循善诱,宝宝到3岁时,完全可以认识“红、黄、绿、黑、白”五种颜色了。慢慢的宝宝就记住了那些颜色了。

  • 生活护理
  • 身体护理
  • 临床护理
  • 慢病护理
  • 急救护理
  • 婴儿护理
  • 日常护理
  • 女性护理
  • 老人护理
  • 皮肤护理
  • 眼部护理
  • 乳房护理
  • 口腔护理
  • 手部护理
  • 私处护理
  • 内科护理
  • 儿科护理
  • 肿瘤科护理
  • 外科护理
  • 男科护理
  • 妇产科护理
  • 肝病
  • 胃肠
  • 心血管
  • 呼吸
  • 秘尿
  • 血液科
  • 内分泌科
  • 神经科
  • 风湿免疫科
  • 手术科
  • 术后护理
健康导航
疾病
医生
中医
男性
孕育
资讯
美容
减肥
医院
女性
老人
饮食
症状
检查
问答
体检
急救
护理
健康
温馨提示
进入夏季是中暑、热中风、肩周炎、水中毒、肠炎等疾病的高发季节,同时也是腹泻、消化不良的高发季节,广大网民要高度重视做好这些疾病的预防,网民如出现低血压、休克、心律失常、腹痛、腹泻、恶心、呕吐、发热及全身不适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Copyright © 2000-2017 jiankang4.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电话: 邮箱: